构建科学探究区,“玩”中生长大智慧
2021-12-28杨荔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文/杨荔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在幼儿园教育中,区角布置与创设是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科学区角的布置与创设,依赖于科学材料的合理投放与教师的适时指导,引领幼儿从科学体验中动手动脑,增长智慧,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科学材料的投放并非越多越好,教师的跟进与指导也非面面俱到,要兼顾科学探究目标与幼儿个体实际需要,营造自主、愉悦、多样、合作的科学氛围,让幼儿在“玩”中播下探究的种子。
一、科学区角要因地制宜,兼顾个别与小组活动需要
科学区域,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搭建认识科学、亲历科学探究的场域。在科学材料投放与科学区角布置中,需要结合实际活动区域面积、朝向、班级人数等因素进行合理组织,科学构建,能够兼顾个体与小组活动需要。
1.区域划分要多元,空间布置要恰当。
科学活动区域,总体上强调投放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在区角布置时,要配置水、电,能够整合水源、光源、电源,提供的科学装置、设备要便于幼儿动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同样,科学区域的材料选择,也要注重幼儿年龄、学情实际,分类摆放。通过设置筐子、盒子,增加标签说明材料等,便于指导幼儿完成科学体验。在墙壁美化上,可以悬挂与科学相关的挂图,或者是关于某一科学主题探究的操作方法或说明示意图,也可以是围绕科学探究实验制作的记录图表。另外,一些网管材料、传声筒材料,也可以借助于墙壁进行设计、搭建,增强科学探索的趣味性。
2.材料选择操作性强,突出主题式呈现。
科学探索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提供要做到三点。第一,安全性。科学材料要将安全性作为第一参照条件,避免投放一些带毛刺、有缺角、不卫生的材料。第二,操作性。科学区域材料设置与投放要便于幼儿动手操作,不需要太美观,也不需要太多,而需要更易激发幼儿的动手意识的材料。第三,经济实用性。不同的材料投放,如自然材料、废旧物品,都可以作为科学材料。磁铁、放大镜、电池、电线、钟表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为更被幼儿所熟悉,所以他们参与探索的热情更高。科学材料的组织与投放,则要突出主题性。围绕某一主题投放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材料,如对电的认识,可以投放电线、小灯泡、干电池、开关等材料,便于幼儿自主探索“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活动。
3.注重学段差异性,增强探究目的性。
不同学段的幼儿在材料投放上也要强调年龄特征。科学区域材料的投放,不是将所有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而是要与幼儿科学探究主题相关联,依据不同的探究活动,构建适宜的科学探索环境。如在“观察与比较”主题下,对纸张材料的投放,有不同的厚度、不同质地的纸张,再提供剪刀,让幼儿动手体验剪纸;如观察“纸的吸水性”,可以投放小水杯、水等材料;将纸与尺子放在一起,引领幼儿参与测量体验等。教师在组织材料时,也要考虑到幼儿自主探索的需要,可以适当投放一些其他材料,拓展幼儿科学探索视野,引领幼儿参与探究,在“玩”中亲历科学。
二、把握科学区域材料投放原则,增进幼儿探究意识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科学探究活动要体现“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科学区域材料的投放不能随意,更不能无序,要结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充分贴近幼儿心智发展规律,激活幼儿科学探索的动机,让他们在科学区角活动中认识科学、学习科学、体验科学。
1.把握科学性与教育性,促进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要把握材料的科学性、教育性特征。幼儿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多依赖于感知觉体验。材料投放上要兼顾形、色、声、味等感官体验,帮助幼儿从直接操作体验中获得科学意识。如在“趣味的空隙”科学活动中,对“空隙”的认识,需要从观察、动手操作、对比中获得。我们准备细沙子、不同颜色且大小各异的石头、透明的瓶子、记录本,让幼儿分别将沙子放到装有不同石头的瓶子里,观察空隙的变化。同样,还可以将黄豆、红豆、葵花籽作为比较材料,让幼儿分辨空隙的变化。在科学探索中,幼儿比较不同材料所占据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发现“空隙”的存在。
2.突出层次性与丰富性,促进幼儿获得科学发现。
在科学材料投放上,要确保科学活动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参与探索、发现的需要。对于材料本身,不宜过多,而要体现多样性。太多了,幼儿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不同材料的组织,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心智特点,以适宜的材料让幼儿操作与体验。如设置“绕弯乐园”活动,我们提供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梯形、正方形等常规图形板,让幼儿自己动手拼出“星形”“月亮形”“花朵形”“六边形”“十字形”等图案。生活中的塑料瓶也是应用潜力巨大的区域材料,如利用瓶盖,可以在瓶盖上涂抹不同的颜色,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拼搭不同的花纹图案;对于瓶身,将不同形状、大小、粗细的瓶子整合起来,让幼儿进行分类摆放,增强幼儿的观察力。
3.注重经济性与可操作性,让幼儿获得科学探究乐趣。
在投放科学区域材料时,要把握材料投放的初衷在于探究科学。对科学实验的搭建,要明确探究主题,围绕主题延伸相关联的科学材料。在科学主题下,教师需要制作科学实验步骤图,以形象化的说明引领幼儿自主参与科学实验。很多废旧物品、半成品等材料,如废旧纸杯、水彩笔、光盘等,可以用来制作不同的玩具。比如利用纸杯与餐盒,制作“汽艇”;将纸张用剪刀剪开,变成一个“圈”;观察影子时,投放手电筒,让幼儿从不同照射角度来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对一些常见的生活性材料进行挖掘,可以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不竭资源,通过变废为宝,让幼儿收获探究的快乐。
三、材料投放要做到“精、足、巧”,激活幼儿科学思维
科学区域材料投放,既要突出丰富、可变、多样,更要能够体现“精、足、巧”,精心去选择材料,给予幼儿充足的选择余地,巧妙运用材料,激活幼儿的科学思维,让科学探究闪耀智慧火花。
1.材料要“精心”,指向科学探究的实用价值。
《纲要》强调,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多重感官的探索体验。所谓的丰富与多样,并非“种类多、数量大”,而是在材料选择与投放上,更凸显科学实用价值。如小班科学区域的“神秘的口袋”活动,教师准备了许多物品,有鹅卵石、棉花、刷子、积木、清洁球、苹果等等。将这些物品投放在袋子里,让幼儿伸手去袋子里摸一摸,不同的物品带给幼儿不同的触觉体验。该探索活动的目标在于让幼儿体验物品的软硬、粗糙光滑程度,增强幼儿手的感触力。因为材料投放太多,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却未能收到科学探索效果,费时费力,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为此,建议准备鹅卵石、棉花、积木、清洁球四种材料,分别体会光滑、软、硬、粗糙四种触感体验,具有良好的指向性,科学探究更高效。
2.材料要“充足”,便于每个幼儿都能够体验。
科学区域材料的投放要充足,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操作,感受和体验科学的魅力。如中班的“有趣的连接”活动中,主要材料是回形针、积木、绳子、夹子等,幼儿将这些材料自己动手进行连接,探索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材料在连接时,教师要结合材料特性,指导幼儿尝试和体验,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在合作中体验“不同连接”方式。回形针、积木、绳子等材料,数量要多,要让幼儿能够自主去选择,找到连接的方法。同时,材料的提供要把握时机的恰当,幼儿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具有不平衡性,自制力较差,易受到直观形象的材料吸引。对于不同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摆放要灵活选择时机。不能过早投放,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科学探究质量。在材料摆放时,还要注重材料的分区、分层布置,增强科学探究的有序性。
3.材料要“精巧”,便于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点。
在科学探究中,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还要考虑与探究主题的关联性。什么样的材料呈现,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平淡无奇的材料,幼儿可能会丧失对其探究的趣味。如在“一寸虫”的科学探究中,我们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从绘本中寻找测量方法,以角色替代的方式帮一寸虫想办法,来测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在确立测量主题后,指导幼儿讨论所需要的材料,并让幼儿自己动手测量,幼儿的热情很高,课堂探究效果良好。可见,不同科学探究主题活动,在导入与设计时,要把握“精巧”性,能够引领幼儿开启神秘世界的探究欲望,从问题情境中挖掘科学探究兴致,让科学探究更有价值。
四、教师适时跟进指导,帮助幼儿收获探究感悟
幼儿科学区域探究活动的有序展开,离不开教师的积极跟进和有效指导。对于每个幼儿,教师的启发与引领都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教师要把握跟进时机,恰当参与指导,避免越俎代庖。
1.把握好话语启发,激励幼儿探索科学。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启发方式很多,话语启发能发挥其激励性。在科学探索中,有幼儿问教师:“陀螺怎么玩?”另一个幼儿转头回答:“老师,我知道怎么玩。”此时,教师要给另一个幼儿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间相互帮助。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有幼儿向教师展示陀螺上的“小花”,教师要给予赞许。其他幼儿在看到“小花”后,也纷纷将不同的“小花”粘贴在陀螺上,让陀螺游戏充满了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收获探究的成功体验。
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中,要灵活调整自我“角色”。可以是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是指导者,还可以是观察者。在幼儿遇到困难或者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以“指导者”的角色提出不同的建议;在幼儿获得成功时,以“观察者”的角色给予鼓励;在幼儿需要教师协助时,以“参与者”的角色,来共同打造趣味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思维,增进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体悟。
总之,科学区域材料投放与跟进指导,对教师而言,要明确科学探究主题,合理提供材料,优化材料的结构,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适时给予指导与引领,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