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摭谈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2021-12-28山东仇钰佳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山神庙林冲风雪

山东 仇钰佳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多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阅读教学方式。针对一篇文章,不断品读,深入挖掘,这固然好,但内容相对固定且单一,这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只局限于教材,阅读量不足,不会举一反三,很难做到活学活用。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会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学科素养难以形成。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群文阅读”教学被广泛关注,新的部编教材在编排上也做了大幅度调整。原来的高中教材多强化文体意识,单元设计多是按文体来编排。而部编教材则打破传统的编排方式,改为按主题来设计单元内容。新的教材设计方式带来新的教学思考,“群文阅读”逐渐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相融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思维层次获得更加丰富的提升。下面,笔者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谈谈“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单元式群文阅读带动文本阅读

部编版教材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侧重于大单元教学,主张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大大加强了课文单元的整体性。单元教学更注重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部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根据该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可以设计如下任务:

(一)通过浅层阅读快速浏览单元文章,了解各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内容,重点提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人物和情节内容并概述。

(二)以主题阅读的方式精读文本。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都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描摹人情世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更理性地看待复杂多样的现实社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古典小说《水浒传》,主要反映了北宋徽宗时期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奋起反抗杀掉陆虞候等人,被逼上梁山,有力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教师在课上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是林冲,面对如此遭遇,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体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民被迫反抗的无奈。接下来再联系本单元其他文章中的主人公,如《祝福》里的祥林嫂、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等,他们都是严酷社会现实的陪葬品,借此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三)设置情境,合作探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考查内容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

从“语文”转向“我”,从“你能做语文的什么”向“你能用语文做什么”转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完本单元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这些小说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特点?你能否运用所学结合当下社会背景,刻画一个典型人物?最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分组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给出综合评价,完成学习升级。

单元阅读是群文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将课内文章进行筛选、整合,进而实现同一议题的多文本研读。教师在教学上如能利用好单元阅读,将有利于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基础性阅读能力。

二、以课外拓展式群文阅读带动文本阅读

温儒敏教授提出,最好的阅读课是向外延伸的,学习部编版教材要重视将阅读向课外延伸,努力构建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比如,我们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一书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与本文相关的章节,如“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林冲的个性形象。课外拓展式群文阅读除了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眼界外,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林冲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交流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他是完全有可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只能选择落草为寇,何其悲哀!由此,学生会认识到,要珍惜现在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大环境,努力奋斗,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教师最朴素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成为阅读的主人,希望探索出一条道路,让学生真正因为阅读而爱上语文学科、爱上阅读。课外拓展的群文阅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让学生真正回归到文学本身,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以比较阅读促进群文阅读

首先,群文阅读是比较阅读的基础,进行比较阅读教学需要在掌握大量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次,比较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延伸,在阅读了大量文本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教学;最后,两者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对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引入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推进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向学生推荐茅盾先生的文章《豹子头林冲》,让学生比较茅盾笔下的“林冲”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的形象有何不同,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具有两种不同的性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交流、探究,会发现这两篇文章中主人公所处的背景是不同的,“林教头”是朝廷罪犯,因此更多的是忍辱负重,直到忍无可忍时才起杀心;茅盾笔下的“豹子头林冲”已是流落梁山泊的江湖人士,所以,此时的林冲性格激烈,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样,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注意,要精准分析人物性格,必须关注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将本课的“雪景”与《祝福》中的“雪景”进行比较,先引导学生梳理两篇文章中描写“雪景”的句子,结合文本细细品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题目中就强调了“风雪”二字,渲染了紧张肃杀的氛围,让读者预测到在这一章节里,林冲注定会陷入一个凶险的境地。接下来再关注文中对于“风雪”的描写: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时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暗示了事态越发紧迫,将情节逐渐推向高潮。这越下越紧的大雪,亦如林冲心中积压的恨,残酷的现实逐渐点燃了林冲心中的怒火。林冲雪夜复仇,自此走上谋求反抗的道路。而《祝福》中的雪景描写,为文章奠定了悲凉沉重的感情基调,大雪中的鲁镇是封建社会的缩影,雪的纯净代表了祥林嫂本性的善良,但在封建礼教的荼毒下她没有丝毫逆转命运的可能,这就深刻揭露了腐朽的封建思想对善良民众的残害。两篇文章对雪的描写虽有不同,但“雪”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却又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同一景物在不同文章中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和作用,这便是文学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支点将几篇文章进行比较,从而强化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山神庙林冲风雪
智海急流
风雪中的等待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风雪兼程
宋代风雪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暮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