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提升对策研究①

2021-12-28潘玉舟

关键词:体育场地利用效率体育场馆

潘玉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辽宁 沈阳110122)

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完善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健全相关部分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共识。辽宁省作为全国体育大省,具有竞技体育强省的传统优势,而且高校数量众多,场馆资源丰富,为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因此,辽宁省有必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体育资源优势,补充和强化短板项目,壮大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活动,这对于未来整个辽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以“高校体育场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2136条,其中学术期刊1437条,学位论文332条。同时查阅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对体育场馆相关政策要求,以上为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理论和政策依据支撑。

2.访谈法

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笔者以沈阳和大连地区部分高校体育专家为访谈对象,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针对高校体育场馆数量、开放程度和运营方式等进行访谈和咨询,为提升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的必要性

(一)丰富高校体育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设施的硬件环境、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以及体育场馆智能化水准对于高校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积极政策,高校加强体育场馆利用效率,承接各类体育赛事,承办区域内大型体育和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内体育文化活动,可以真正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强力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公共体育服务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体育场地354.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9.17亿平方米,国人平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最新的“七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场地类型中数量排名依次为篮球场地、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田径场地。尽管“七普”与“六普”相比数值有所提高,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拥有数量较多体育场地的高等院校中,辽宁省的高校体育场馆在利用率方面,与省外同类院校相比,很明显还存在一定的短板。笔者分析如下。

三、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在开放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辽宁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偏低

目前,我国高校拥有体育场地4.97万个,面积达0.82亿m2,分别占全国体育场地及其面积的2.94%、4.15%。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利用效率不高。调查显示,辽宁省高校共拥有场馆资源2069个,全天开放的有225个,占总场馆10.9%,500个分时段开放,占总场馆24.2%,1344个不开放,占总场馆65%,总体上看利用率偏低,因此,笔者认为,辽宁省高校场馆设施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其所提供的场地和设施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新冠疫情加重了辽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难度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降低这场疫情对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我国教育部门倡导各地区学校采用互联网+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这种信息化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可以居家上课,“停课不停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疫情严重期间学校不能进行线下教学的问题。在疫情严重期间,全省体育场馆紧急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再对社会开放。高校积极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和严格执行学生请假制度,高校实现学生封闭式管理已经成为常态化模式,体育场馆一律不允许对外开放。因此,受疫情的严峻形势的影响,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难度增加。

(三)高校体育场馆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省高校在场馆运营管理方面仍需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一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信息化运营管理方式,传统管理过于教条、死板,创新性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场馆中心与体育部沟通不畅导致影响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服务水平低且模式单一。

(四)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面临着高校本身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供需矛盾

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不足与社会居民的需求成为在体育场馆利用方面的主要矛盾。在现有的体育场地条件下,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一般会首先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另外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运动队和俱乐部,他们的训练时间也以晚上为主。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在周一至周五基本上都要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高校开放体育场馆时间主要以周六和周日为主,这一时间往往只能满足社会居民在周六和周日进行锻炼的需求,而不能全天候地向居民提供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服务。

四、提升辽宁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的策略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实现高校体育场馆化的合理运营,提高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利用效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尽管高校体育场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各个高校,但是要做到体育场馆的安全、协调、有序的利用,仅仅依靠高校是不符合实际的,它需要社会、政府间的密切配合。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本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管理条例等,积极鼓励当地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体育场馆,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解决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维护资金的短缺问题。

(二)高校建立健全场馆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保险机制

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场馆内各场地的管理规定和细则,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对体育场馆内重要器械和重点地区实行重点把控,从而降低运动风险。另外,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受安全性制约较为明显,高校领导对于师生员工及社会群众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发生的意外情况较为担心,如果设立保险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方遭受的利益损失,从而保证解决辽宁省体育场馆利用偏低的问题。

(三)打造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管理和服务团队的素质影响着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效率。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团队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结合我省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有关高校需要对高校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此外,各高校也可以招聘体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场馆管理,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管理公司和团队进行管理。

(四)加快推进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当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化体育场馆管理平台已被广泛应用,该平台能够以先进的智慧体育为核心理念,通过方便、快捷、安全、数据化的运作方式,为体育场馆提供一站式标准智能化服务管理。它凭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化场馆解决方案,为场馆赋能,帮组场馆提升运营成效,有利于实现场馆创收和全民健身的双赢。高校可以推进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打造高校体育场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构建以“体育场馆+商业综合体”为核心,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平台为用户提供场馆预订、票务、培训、赛事、营销等综合服务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整个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和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利用效率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土壤水氮调控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