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建构与保障机制研究
——以广西靖西市为例

2021-12-28韦联桂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靖西贫困地区绿色

韦联桂

(广西财经学院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广西 南宁 530003)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创业的长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考察调研等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作为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和收入的主要来源,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探索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靖西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份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它的生态农业、旅游、养生健康等绿色产业资源极为丰富。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如何依托该市绿色生态产业资源优势,探索一条符合地区特色并为其带来内生发展动力的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以绿色产业创业带动扶贫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意义重大。

1 绿色产业创业扶贫的主要内涵

随着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扶贫措施与人们生态需求间的矛盾加剧,创业越来越受到扶贫实践者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给予”“灌水”“输血”等扶贫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来看它们的弊端会显露无疑,且很容易出现脱贫后返贫等现象。作为一个内生性的扶贫模式,创业扶贫才是实现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贫困群众减贫脱贫的有效路径。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资源特色及其发展潜力,积极开展绿色产业创业活动,实现广泛带动就业并促进贫困地区面貌改变、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它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和“众创”新时代要求,注重扶贫扶志、志智双扶,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因此可看到,绿色产业创业扶贫的核心是强调以贫困地区绿色生态产业资源特色优势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的发展能力,再有效利用当地政府的扶贫政策,协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创业的方式使贫困群众达到自我脱贫的目的,保证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内源性脱贫。

2 靖西市实施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的生成逻辑

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是在贫困地区的绿色产业创业实践中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力量,促进贫困地区面貌改变、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一种模式。它的产生合乎逻辑,是对传统扶贫的一个重要突破,既回应了新时代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有效发挥绿色产业创业的减贫效应,也诠释践行了靖西市扶贫工作的新要求〔1〕。

2.1 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是回应新时代扶贫实践困境的必需之举

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然而,新时代的扶贫实践面临新的困境:扶贫目标要向注重“两不愁三保障”转变;扶贫方法要向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变,向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转变、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变;扶贫结果要注重脱贫效率和质量,谨防返贫现象。当前,随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扶贫开发需更多考虑脱贫质量及其可持续性。而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它是以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和脱贫热情为切入点,重心在绿色产业创业,落脚点在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贫困群众减贫脱贫,是一种注重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很好地回应了新时代扶贫实践面临的新困境。

2.2 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符合靖西市扶贫减贫的实际

靖西市的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复杂,贫困问题多元化。而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正是在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利用当地绿色产业进行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帮助更多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和本领来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扶贫模式,其核心在于更好地解决扶贫工作多元复杂化问题。加强绿色产业创业扶贫,将生态农业、旅游、养生健康等绿色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物质、政策等资源配置和优化平台,聚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扶贫资源力量,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提升扶贫资源使用效益。同时,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不仅能够带动贫困群众自身脱贫外,还以示范的效应鼓励并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依靠绿色产业创业脱贫的道路,进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和效益。可见,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符合靖西市实际。

3 靖西市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建构的设想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依托靖西市的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健康、特色文化等产业资源优势,提出以创新产业链、新型业态、特殊群体等平台建构绿色产业链—新业态带动—特殊群体带动创业扶贫模式的设想〔2〕。

3.1 绿色产业链创业扶贫模式

依托靖西市烤烟、桑蚕、蔬菜、水果、山茶油、甘蔗等原生态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以及养生健康产业优势,深入挖掘产业资源及特色,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建构绿色产业链。如以烤烟、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建立村级原材料收购、储藏、研发、加工基地群以及有机复合肥经营为平台,引导和培育贫困群众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基于贫困群众缺乏绿色创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考虑,绿色产业链由知名企业负责管理并在当地建立村级创业扶贫基地,以此引导当地贫困群众嵌入到绿色产业链经营,带动他们参与到绿色产业链进行创业,助推他们自身资本向创业资本转化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如成为产业工人、原材料供应商等,从而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达到减贫脱贫的目的。

3.2 新型业态带动创业扶贫模式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旅养融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由当地政府、知名企业以及产业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诸如新业态创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示范村、休闲康养聚集区、民俗文化区等新产业新业态创业平台,通过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嵌入到新业态创业网络中获取创新创业必需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进行绿色创业,提高他们创业的增加值。靖西市可依托其丰富的生态农业、山水田园、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康养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以及文化产业等新型业态,由政府或企业牵头扶持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进行绿色创业,促进他们快速减贫脱贫。

3.3 特殊群体带动创业扶贫模式

特殊群体在绿色产业技术、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可通过这一特殊的群体带动打造绿色产业创业平台,为贫困群众带来绿色产业创业所需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份和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靖西长期有各级政府、高校和企业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等特殊群体投身脱贫攻坚战场。靖西市可依托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优势、创新创业优势,深度挖掘当地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因地制宜选择绿色产业,为贫困群众打造绿色产业创业平台;利用这一群体的人才优势、带动优势,深入开展原生态农产品生产示范、绿色种植田间技术培训,培养贫困群众绿色产业创业能力,提高他们在绿色产业创业机会、资本、技术获得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贫困群众快速减贫脱贫。

4 靖西市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模式运行保障机制的建议

4.1 建构组织引导机制

绿色产业创业既契合国家“生态文明”“众创”战略,又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有助于贫困地区加快摆脱贫困的步伐。推进贫困群众进行绿色产业创业,政府引导是前提、组织保障是关键。政府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绿色产业创业扶贫工程列入地方政府扶贫开发整体规划,健全市-区-镇-乡四级绿色产业创业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晰职责分工,细化配套措施,强化跟踪管理,总结推广实践经验,着力建构完备的绿色产业创业扶贫工作组织体系。设立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服务中心,开设贫困群众绿色产业创业“绿色通道”,建立绿色产业创业项目资源库,引导贫困群众投入前景好、潜力大、收效快的项目。强化政府引导,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移动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创业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树立榜样,吸引更多贫困群众投身绿色产业创业行列。

4.2 健全政策支持机制

政策支持是实施绿色产业创业扶贫的重要保障〔3〕。政府部门要在了解、分析和掌握贫困群众的创业意愿、需求及其条件基础上,结合现有扶贫政策,出台并落实支持绿色产业创业扶贫政策。在产业支持上,给绿色产业予政策倾斜扶持,优先保障绿色产业创业用地,优先配置绿色创业人才、资金、生态补偿、市场等资源。在财税支持上,深入研究与绿色产业创业相关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让贫困群众进行绿色产业创业中享受就业创业扶持和扶贫开发双重税收政策的扶持,加大绿色创业成本减免补贴支持力度。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建立绿色创业人才定向帮扶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建设绿色产业创业品牌,多渠道多途径帮助他们拓宽市场、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知名企业投资,保障绿色产业创业扶贫良性发展。

4.3 完善投融资支持机制

资金和融资支持,是有效实现绿色产业创业扶贫的关键性要素。政府部门要用好金融政策,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完善投融资支持机制。健“政府+银行+扶贫”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通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创业扶贫“造血”渠道。除了直接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要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创业群众进行金融贷款与税收优惠等政策,在贷款条件、方式、担保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和优惠倾斜;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设立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知名企业和社会名流捐赠的绿色创业基金会,成立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积极搭建政府投资、融资和信用平台;积极探索建构政府、社会、贫困群众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多元投入机制,绿色产业创业扶贫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保障绿色产业创业扶贫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4〕。

4.4 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机制

培育优秀的创业文化,有利打破贫困群众对创业认识的局限,增强创业信心和热情,是建构良好的绿色产业创业扶贫环境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以开放的眼界和态度挖掘贫困地区的创业文化基因,不断健全创业文化培育机制。以制度创新的方式,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政府和村级组织在创业文化形成、培育和管理方面的职能;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各类创业文化典型案例,转变贫困群众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全新创业文化理念;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资源等特色优势,发掘和扶持创业“能人”,激发贫困群众创业的内在精神动力;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创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引导他们增强绿色产业创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靖西贫困地区绿色
绿色低碳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罗常乐作品选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法治化背景下靖西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