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12-28刘芷均胡小安
刘芷均,胡小安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宁 530000)
一、历史教育融入边疆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历史教育是家国情怀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已成为现阶段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与亮点。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历史教师的讲述,能够了解国家安全知识,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目前,大部分历史教师利用红色资源及遗址遗迹展现一堂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有些学校邀请革命军人进校园,向学生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但是,将历史课程融入安全教育,在一些偏远山区或乡镇仍有进步的空间,这主要归因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个别学校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忽视学生的安全意识。因此,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需要对边疆地区的学校及历史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其深入了解边疆安全教育对广大中学生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历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联系工作,推动中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发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中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家安全政策,自觉承担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历史课堂上渗透边疆安全和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与思考,并通过中学生的大力宣传,达到全民认识国家安全重要性的目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将每年4月15日设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历史教师对此进行讲述,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学生要广泛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国家安全法和国家安全制度,从而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新生力量。
二、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
1.广西地区案例分析
广西地区不仅是祖国西南边疆省区,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边疆安全教育上十分重视,且广西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红军革命根据地遗存、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址,历史教师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历史课堂上,有些教师将校训中关于安全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播放安全教育系列视频,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潜移默化地推动安全教育发展。
2019年9月21日,广西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通过齐唱国歌、向国旗宣誓、书写国防字画的方式表达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作为崇左市重点中学,被评为“2018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与崇左高级中学的学生进入崇左武警支队,通过观看军事课目演示、体验军营训练生活的方式,亲身感受国防文化,深刻理解国防安全的意义和价值。2019年11 月7日,广西博白县实验中学举办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讲堂活动,并邀请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郭云疆大校,通过讲述革命前辈为保卫祖国作出的努力,激励其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
2.黑龙江地区案例分析
黑龙江地区作为祖国东北部边疆省区,对于边疆安全教育十分重视,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生在2018年国家安全教育日之前,到武警部队进行体验学习,在部队管理人员播放国防教育视频和细致的宣传教育下,掌握了安全理论知识,通过整理内务,参观军队的荣誉室,体验战士们平时的训练情况,加深了对国防安全的实践认识,切实体会到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这次体验活动给中学生带来心灵和思想上的震撼与鼓舞,激发了对国防官兵保家卫国的敬佩之情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集体展示活动,使部队官兵看到祖国国防安全的未来与希望。
黑龙江省地处边境,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黑龙江省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向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缔造了不朽的东北抗联精神。同时,从现有的史料、文献中也可以找到黑龙江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大量证据[2]。黑龙江地区的红色资源丰富,现存的遗址遗迹较多,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带领学生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邀请东北抗联老战士讲述其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入理解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卓绝,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广西地区与黑龙江地区案例对比分析
广西地区与黑龙江地区同为我国边疆省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在边疆安全教育上也十分重视。两省均举办过中学生体验军营生活、抗战英雄讲述战争经历、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两者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体验学习加深学生的感受,达到边疆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广西地区与黑龙江地区在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过程中,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利用遗迹遗存资源开展开放性的历史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广西地区还是西南多民族地区,这里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12个世居民族,使用普通话、壮语、粤语、平话、客家话、闽南话等几十种方言,现在仍保存民族服饰、饰品等民族风俗,因此在安全教育上凸显了民族性。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广西地区学校适当加入民族教育元素,既保留了区域特色,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黑龙江地区处于祖国东北边疆,在安全教育上以社会性为主。黑龙江的街道、公园、城市等多以抗日英雄的名字命名。例如,黑龙江省尚志市、哈尔滨市尚志大街、兆麟街、靖宇街等。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北麓山脚下曾牺牲12名抗联英雄,此山被命名为“十二烈士山”,国家已将此山定为“中国名山”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激发全民的爱国热情,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有不少边疆地区的学校在落实课程思政、将历史课程融入边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但多数都是借助校外的资源和力量,较少利用校内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运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是历史学科教育任务的要求。
第二,缺乏主动将边疆安全教育融入历史课程教学之中。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有些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任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3]。
第三,由于边疆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偏远地区,经济上距离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乡镇、山区更是如此,这些地区的学校在安全教育上认识不够深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配合不到位,导致安全教育在实施上有所不足。
2.对策
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和边疆安全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边疆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开设主题教育班会课。通过校本课程,加强学生的安全理论学习,进行常态化教育,开展学校与军营、博物馆联合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系统化学习,加深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编写,可以由历史学科组牵头,融合政治、地理、语文、信息等学科内容。
第二,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国家安全教育功能。历史学科内含中华民族和世界悠久的历史,且具有德育功能,能够自然地将历史课程融入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点,巧妙设计历史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课程与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讲述对外交流和经济全球化内容时,可以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述中国近代史部分时,要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外来侵略者的英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本地的历史课程资源融入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安全知识和爱国主义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
第三,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作用,共同提高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要加大对边疆安全教育的推广、宣传工作力度,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举办文化教育演出、开展全民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推进全民安全教育的普及化。政府通过保护历史遗迹遗存,鼓励市民、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园,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英雄人物的名字来命名街道、公园等方式,提高全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形成全社会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并代代传承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