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28吴楷琪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民族文化

吴楷琪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州350100)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教育工作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把人力资本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1];同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要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2];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3];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资源供给”[4]。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和全面推进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通过教育振兴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和铺平道路。

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一些地处乡村的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特殊,长期以来现代文明程度不高、教育资源匮乏、生活环境较恶劣,成为了这些地区整体发展迟缓的主要根源。从总体上看,一个地区的教育程度和它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民族地区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它不仅是开发当地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一、在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要让脱贫群众“站起来”,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是振兴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将高新技术与民族本土特色相结合,为民族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储备新时代的人才;另一方面,倡导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提高人口素质,做乡村文明的传承者和建设者。

(一)教育是扭转贫困文化的内在动力

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一些民族地区仍存在落后守旧的贫困文化思想,他们有一种长期的思维定势,认为贫困是持续性的,是难以用一时的经济支持来彻底根除的。在这种贫困文化思想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也会固有地产生贫困文化思想。在如此循环往复中,贫困文化思想塑造着人们特有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即使在往后遇到了可以脱离当前环境的机会,也难以走出这片发展迟缓的地域。奥斯卡·刘易斯在《桑切斯的孩子们》中阐述了贫困文化的来源,他认为社会底层人民在家庭结构、人际关系、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消费模式和社区观念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进而在群体中产生了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5]。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形,最根本、有效的措施就是从人们的思想入手——通过教育来扭转民族地区群众的贫困文化思想。

要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通过抵制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腐朽的陈规陋习,来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积极性,让一些相对贫困的人民对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繁荣乡村充满信心,从思想上突破贫困文化思想的藩篱,使他们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和向往。

(二)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之策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继续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在党和国家针对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产业扶持、就业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是通过外在“灌输式”方式来拉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教育工作则是“内在性”的措施,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培养与当地产业相关的新型人才,让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通过提高自身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本地区的创新发展。此外,从思想上转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观念、斩断“穷根”,引导他们树立振兴的斗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困境,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巩固脱贫攻坚的优秀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迈出关键一步。

二、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独特性,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未能在民族地区有明显成效的障碍。

(一)教育扶贫资源短缺

第一,教育资金缺乏。民族地区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完整,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第二,教师队伍后备力量不足。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不便、教育资源短缺,导致许多优秀教师资源外流。教师数量整体不足,生师比欠合理,造成仅存教师所承受的教学压力与日俱增。教师外出交流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此外,很多民族地区都具备自己的民族语言,一些学生因为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因素的限制,其汉语水平有限,而能够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数量比例低。

(二)传统思想难以转变

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没有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还保留着一些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普遍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心理。一些老一辈的人更倾向于后辈早点踏入社会、积攒经验,满足于在现有的条件中获得维持自身生活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寄希望于通过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振兴乡村。

(三)与民族特点结合不足

一方面,教育脱贫观念和民族特点缺少相融性。民族地区分布着不同的民族群体,不同民族群体之间有着各自鲜明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习俗习性。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群体所具备的特性,将教育振兴的观念和民族自身特点相融合,否则难以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导致无法融入民族地区、无法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此外,还有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由于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在观念上因循守旧,容易排斥外来思想。他们禁锢于“贫困文化”的思维中,缺少脱贫致富的斗志,排斥教育使民族地区得到发展的观念。另一方面,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民族特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抓住各个地方的共性特征,也要注重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性。如果相关的教育课程符合大多数地区而弱化了民族地区的独特性,忽视了地理环境特征、资源环境优势和群众身心特点,缺乏针对性,那么教育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

三、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工作,就要立足于本地具体实情。本文从建立和创新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民族文化与教育工作相融合等角度来探讨如何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建立和创新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第一,确保资金支持。一方面,民族地区用来从事教育工作的资金有限,因此,需要发挥当地政府部门的主动性,深入民族地区调查教育现状,积极争取教育工作的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获得国家层面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向民族地区进行资金投入,使教育振兴工作向市场化、多元化发展。另外,积极拓展不同的资金来源,共同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提供完备的资金保障。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明确教师队伍对教育工作的重要引导作用,提出要“在脱贫地区普遍增加公费师范生培养供给,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6]。首先,加大对民族地区教师数量的补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师资的培养力度,吸引国内优秀教师前往民族地区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重视对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其次,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地位,并在生活、工作上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使之减少后顾之忧、全心全力地投入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最后,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培养与民族地区实情相匹配、具备相应技能的优秀教师。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增设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和民族教育课程,减少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协助教育工作。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教育帮扶数据库,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二)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民族地区所需的教育资源,成为了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前提要求。因此,将中央和地方财政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工作基金,将中央和地方财政针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拨款进行均衡分配。同时,也要照顾到偏远地区,在资金拨款和其他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另一方面,对于当前一些尚不能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条件的家庭,政府部门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援助和生活保障,确保民族地区每一位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

其次,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比例。在民族地区中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人才选拔考试的招生比例,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最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资源的重心放在城市,主要满足城市学生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而乡镇的教育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要重视民族地区的乡镇义务教育,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有效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

(三)促进民族文化与教育工作相融合,彰显民族特色

一方面,将当地民族特色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将学科设置与当地的民族特色相结合。例如,鉴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考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等,这些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技术课程,为民族地区培育相关优势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

另一方面,在教育工作中体现民族地区的特征。民族地区交相辉映着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入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资源,推动民族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型转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因此,教育工作要以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当地群众的心理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留教育内容的“民族性”,并结合当地民族特色,以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例如,结合现代新媒体手段,开展民俗文化文艺汇演、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道德讲堂等,使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开拓视野、摒弃“贫困文化”的落后思想,尝试接受新思想、新事物,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理解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