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田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021-12-28王丰伟赵凤霞王宝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莲县矮化根系

王丰伟,赵凤霞,王宝华

(1.五莲县于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62318;2.五莲县于里镇人民政府,山东日照 262318;3.山东绿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62318)

1 玉米种植的必要条件

1.1 温度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期温度在20~30℃,拔节期温度在15~27℃,开花期温度在25~26℃最好,近年来随着玉米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选育出了不少适宜当地气候的新品种,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比较强,抗低温能力大大提高,但都要求无霜期为120~180天。

1.2 光照

每天给予8~10 h日光照射。玉米属于短日照农作物,华北地区,一般在短日照情况下均能开花结实。

1.3 水分

一般玉米植株相对较高,叶面积系数大,蒸腾作用比较旺盛,因此需水量也比其他农作物较大。小喇叭口前比较抗旱,但过了大喇叭口至拔节抽穗期,缺水干旱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所以水分比较重要,一般夏季多浇水,其余时间适量浇水,多雨季节时要做好排水措施。

1.4 土壤

玉米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在黑土、草甸土、壤土、黏土、沙土地等都可以种植,而且都能种出玉米并获得一定的产量。但玉米根系庞大需要的养分水分也很多,为保证高产稳产,需要合适的土壤条件。

1.4.1 高产田地块要求必须是土层深厚,最好达到1 m以上,壤土,并且土壤团粒结构应占30%~40%,土壤总孔隙度为55%,毛管孔隙度35%~40%,大小孔隙比例适当,湿而不粘,疏松透气性好,干而不板结,这样的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比较强。

1.4.2 土壤所含的有机物矿物质营养丰富。土壤有机质含1.2%~1.5%以上,土壤全氮含量大于0.16%,土壤有效磷10 mg/kg;土壤有效钾120~150 mg/kg;各种矿物质元素配比协调,必须适合最小养分定律,保正玉米各个生长期养分的需求,这样才不会造成玉米缺肥和早衰。

1.4.3 土壤的pH值必须合适,虽然玉米有一定的耐酸碱性,但过酸过碱必须进行土壤改良,过酸可以撒施一定量的生石灰,过碱增施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进行改良,否则玉米生长受限,不适于高产田创建。

2 种植技术模式的改进

玉米的单产会随着玉米新品种不断增产,产量虽然比以前提高了,但近几年来由于技术瓶颈等原因,单产一直稳步不前。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玉米的有效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单位面积上把玉米种植株数增加,有效穗数相应增多了,虽然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下降,但根据品种特性采用割苗矮化以后,并把土壤条件的不断提高,合理的增加每亩株数,会使单位面积的总粒数显著增加的补偿效果加大,总体产量提高了。实践证明当地老百姓也做出实验评价,于里镇西窑头村支部书记李经民2020年经过缩小株距增加株数800株/667m2,虽然收获时玉米棒相对小了,但总体产量提高了20%以上。我们也是根据启发,并结合耕作模式改良和玉米割苗矮化技术,实现了让玉米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和土壤肥力,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单产提高2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2.1 品种选择

选用株型较紧凑,叶片较窄挺,分布稀疏,透光性好,支持根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抗病玉米品种,如隆平206、208与登海652等。这几个品种在山东省五莲县于里镇推广种植近几年来,性状比其他品种稳定,抗病虫能力强,高抗矮花叶病,抗叶斑病、茎腐病明显,中抗瘤黑粉病、小斑病、玉米螟。

2.2 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改匀行种植为大小行密植

该模式的改进参考引用了80年代小麦宽畦套作玉米的技术,原技术也是实现了宽窄行套作模式,在小麦收获前15天进行玉米套种两行玉米,小麦收获后在畦中间种植一行玉米,由于生长不一致,出现竞争优势,畦埂上的玉米通风光好,边际效应明显,长势远远强于畦内,产量明显,但畦内产量不高,所以总体产量不高,90年代开始实现机械播种,这种人工套种模式基本淘汰。根据这能畦埂种植能发挥边际效应的理念,我们将这种边行优势的技术进行了改良。

一是将原先的等行距进行改进,改为大小行,大行80~90 cm,小行距改为40~50 cm,大行有利于后期追肥,实施中耕划锄作业,给玉米保水保肥。二是适当增加密度,改变传统的单粒匀播为单粒-双粒-单粒-双粒模式,就是一穴单粒下一穴为双粒播种,以此循环,穴距比原先增加3~4 cm,播种量提高了1500株/667m2,大大的提高了整体产量。

有些玉米品种必须进行植株控旺。一般情况下,尤其穗位高的品种,当种植密度超过4500株/667m2时不抗倒伏。必须应用化控技术,在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8~9片叶左右进行叶面均匀喷施300 μL/L金得乐或壮丰灵等矮化调节剂,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2.3 玉米的播种。

春玉米播种要在10 cm地温达到12℃以上时播种,有条件的可以盖覆地膜。夏玉米要在小麦收获后及时保墒,有墒用墒,无墒造墒,尽可能实现早播、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应用割苗技术的不晚于6月8日,其他的不晚于6月15日。

2.4 玉米的施肥

施肥量一般要实现600 kg/667m2以上的产量指标,总需肥量为氮18~20 kg,磷7.5 kg,氧化钾7.5 kg。根据中等土壤的肥力状况,施肥量定位尿素35 kg/667m2、磷酸二铵15 kg/667m2、硫酸钾15 kg/667m2。基肥一般使用三元复合肥50 kg/667m2左右在播种时穴播或条播,微肥可选用1~2 kg硫酸锌、0.5~1 kg硼肥。追肥,在播种后35天左右施入尿素25~30 kg,施肥时开沟不能距植株太近,以免伤根,施肥部位以离植株12~15 cm为宜。五莲县于里镇高标准农田因连续多年进行秸秆还田技术,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已基本达到作物需求,只需按照五莲县农业局的配方施肥技术种植即可。

3 玉米割苗矮化技术

该技术是总结老百姓“牛啃玉米苗”的启发,经实验成功的。具体情况是:某老百姓田间地头的玉米在小喇叭口(6~7片叶)时被牛把上部叶片啃掉了,但到15~20天后,损失的玉米叶片又全部长齐,后期穗位其他的植株下降了20 cm以上,植株粗壮,而且玉米穗比其他的更加粗壮,并没有损失产量。后来经过近两年的实验与分析,玉米通过割苗技术也能实现高产,该技术具体做法,就是在玉米6~7片叶时,留最下面一片叶,其余的全部割除。

玉米割苗的具体优势表现如下:第一,割苗以后根系发达。一粒玉米种子再发牙前,先长根系后发芽,由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供应玉米苗生长,而割苗措施原理就是二次生根发芽,进一步促进根系的二次生长,增加了根系数量和密度,通过几年的观察割苗以后的根系数量平均增加15%以上。第二,抗旱。根系割苗促根后,根系发达了,抗旱效果就增强了,通过实验对照,由于干旱造成缺水的玉米田里,没有采用割苗技术的植株,叶片萎蔫卷曲,而采用割苗技术的,植株叶片平展浓绿,抗旱效果明显。第三,矮化抗倒伏。玉米割苗以后15~20天后,茎叶基本全部长齐,只是所割掉的叶片相对应的玉米节间明显缩短,穗位矮化降低,抗倒伏能力加强了。第四,减少前期病原物和害虫。玉米病菌和害虫易在玉米幼苗时侵染和食用幼叶,通过割苗技术割苗后,会把带有玉米病菌和害虫的苗割掉,有效地预防了玉米病害虫的发生,为有效防治后期病害虫打下基础。

4 防治虫害

春播玉米主要防治蚜虫和玉米螟,秋播主要防治蚜虫、玉米螟、粘虫、以及草地贪夜蛾等,秋播玉米虫害比秋播严重,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5 增产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增加亩种植株数、割苗矮化等系列技术,实现了玉米单产比常规提高150 kg以上的目的,高产地块达180 kg以上。

猜你喜欢

五莲县矮化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矮化果树在北方的栽培技术探究
松景
3种矮化中间砧对鲁丽苹果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我多想去 ”主题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五莲县花生增产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1971~2007年五莲县低劣能见度天气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