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的困境与改良探析
2021-12-28马钰刚
马钰刚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邮政是由国家兴办、利用运输工具传递信息的通信行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邮政”发端于清朝末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办于1896年的大清邮政随即更名为“中华邮政”,并颁布邮政法,由交通部邮政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中华民国初期,随着裁驿归邮政策的实施,“中华邮政”逐渐发展为官方垄断,面向公众的通信组织,邮政机构逐步完善、邮政业务种类增加、邮路得到扩展。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邮政”遭到严重的破坏,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邮政当局虽积极恢复和发展中华邮政,但仍面临多种困境,邮政当局是如何采取措施对邮政进行改进,取得了哪些效果,积累了何种经验,值得我们去探讨。近年来,学界对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成果颇多,胡中升的《近代中国邮政人事制度探析》论述了近代中国的邮政人事制度发展历程。徐琳、王颖的《试论民国时期的邮政储蓄1919—1937》从近代中国邮政储蓄的发展过程以及经营的主要业务方面,对近代邮政储蓄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贾秀堂的《民国时期邮政简易人寿保险的开办》探讨了中国邮政简易人寿保险的开办历程,认为国民政府的简易人寿保险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人们的保险意识,对中下层民众生活起到了保护作用。张劲的《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抗战时期的中国邮政述论》主要探讨了战前中国东北邮政的沦丧,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中华邮政”和抗日根据地邮政的发展历程。从以上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邮政制度、邮政金融以及抗战时期邮政的研究,对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的困境与改良尚未有专门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从其面临的困境、改良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讨论。
一、“中华邮政”的困境
(一)“中华邮政”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中华邮政”向来采取以邮养邮的政策,抗战前物价相对稳定,邮政勉强能够自给自足。抗战时期,中华大地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就连地处后方的贵州全省“遭到日机405架次的轰炸38次,投弹数达到630枚,造成死亡人数1 051人,受伤人数1 881人,共计2 932人,造成灾民20 550人”[1],给贵州造成严重的灾难和损失,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交通通信设施也遭到破坏,这些无疑对邮政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由于战争的影响,“‘中华邮政’从1940年起开始连年大量亏损,至1945年抗战结束,邮政收支悬殊已相当大。”[2]136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立即开始全面接收沦陷区的邮政。1945年8月,“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相继颁发了四个收复邮政的文件,即《收复沦陷区邮政紧急措施办法》《接收收复区及光复区邮政办法》《恢复收复区及光复区与后方邮运办法》《接收收复区及光复区邮政办法暨接收沦陷区邮政补充办法》”[3]333-334,这对沦陷区邮政的接收和复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邮政总局对沦陷区邮政状况进行了初步整顿,但因遭受战争摧残时日较长,破坏较深,邮政实际运营仍是困难重重,难以适应社会的广泛需要。此外,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朽,加上蒋介石勾结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战火日益蔓延,导致交通受阻,通货不断膨胀,物价直线上升,使“中华邮政”事业面临空前的危机。邮政经济亏损,愈益严重。“由于通货膨胀,交通阻塞,物价高涨,运输成本增加,而邮资不能与物价比例调整,于是邮政经济遂遭到空前的危机,不特无丝毫盈余,而且亏损不赀。”[4]以邮资来说,“在战前,一封平信5分,抗战胜利后,经数次调整增加至100元,比战前增加了2 000倍,而在兰州发行的一份报纸在战前每月订费1元,现在每月订费9 000元,增加了9 000倍。由一月份物价指数证明,战后比战前增加了约28 000余倍,而邮资仅为2 000倍”[5]。由此可见,邮资的增加远远落后在物价之后。交通部长俞大维曾说:“即照现价增加,每月尚须亏损二百余亿。”[6]7为了使邮资赶上物价,邮政总局多次对邮资进行调整,但调整方案提出后,需要经过立法程序通过,这期间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导致每次调整后的邮资,跟不上物价的上涨,造成亏损严重,如1947年邮政收入较1946年增加约5 556亿元,但支出却增加约11 051亿元,亏损增加约5 494亿元,实际亏损约6 463亿元,约为1946年的6.7倍[7]44。此外,抗战胜利后,各地忙于复员,交通尚未完全恢复,邮政运输迟缓,邮政业务无法正常有序开展,业务量较小,还因文具、纸张等邮政必需物资昂贵,造成了邮政经济连年亏损,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困境。
(二)“中华邮政”面临效率低下、发展不平衡、服务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困境
抗战胜利后,邮件传递多有延误,邮运效率低下。一方面因战争结束后,各地忙于复员,被战争破坏的邮路尚未恢复,而且缺乏现代化的邮运设备,如汽车、飞机等;另一方面因收件人门房或仆役或转件人延误而归因于邮局,更有院落住户过多,信差辗转询问,因而发生延误;再加上较为烦琐的邮件收寄手续,都严重阻碍了邮政效率的提高。而“中华邮政”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都市与乡村邮政发展不够协调。邮政当局为征求改进意见,向公众发放试验函及改进邮务意见书,1947年共收到公众意见书1 923件,反馈意见如下:要求发展乡村邮务占百分之二十七;加速邮运及追查占百分之十六点八;提高员工服务精神占百分之十三点四;加强邮件安全性占百分之八点八;此外,还有要求加速汇款兑付、改善邮件投递方法、简化办事手续、延长营业时间等[7]31。从中可以看出最多的就是要求发展乡村邮政,抗战胜利后乡村邮政还不够普遍,一切邮政新设施都注重于城市,而忽略了偏远的乡村,乡村邮路少,邮运迟缓,邮政设施不健全、级别低、数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1)交通困难,地广人稀以及治安问题。(2)教育不普及,邮件过少。(3)邮政经济困难,代办所及信柜设置不普遍,邮路班期稀疏,酬金低廉,机关民众不愿代办业务。(4)公众缺乏邮政常识,信面地址欠详,村镇地名相同者甚多,乡村居户多不编订门牌号数,信面地名等使用便体别字。(5)邮政设施未周,管理较松散,新式及快速交通工具未能及时利用,转口手续过多,投递班次太少。”[8]16-17这些都是造成乡村邮政发展落后而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所以乡村地区邮政表现为邮件少,发展缓慢,服务不周,“如信差一人在城市中每日投递信件500件,而农村投信每日只能投出10件或15件”[9]。乡村仅有少量代办所、信柜及邮票代售处,其中代办所、邮票代售处都委任他人代办,常常存在各种困难,“邮件存所候领,几乎无人投递,部分业务无法代办,浮收邮资,延搁邮件等种种缺点,久为乡民所指摘”[10];而且在乡村,乡民往往无法就近投递信件,需长途跋涉几十公里;邮件安全性也较差,邮件经常面临丢失;小店铺之类兼理的邮政代办所会不负责地将待取信件遗失或任他人拿走,或者因为邮件死信、雨淋等因素,导致邮件无法投递或受损;此外,邮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差,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
二、“中华邮政”的改良措施
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面临多种困境,为扭转这一局面,国民政府当局由交通部长俞大维牵头,授意邮政总局对邮政进行改良。于是,从1946年冬季开始,邮政总局发起了以“快、安全、普遍、服务”为原则,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基点的邮政改良运动,这次邮政改良运动从沿海城市逐渐向内陆省份推进。此外,还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措施以挽救邮政经济危机。
(一)邮政改良运动
1.提高邮政效率
为了提高邮政效率,“中华邮政”从加快运输、收寄、投递三方面入手。在运输方面,首先确定了航空运输,邮件第一的政策,邮件可以优先空运。规定:“末纳航空邮费的信函明信片,凡全程或全程之部利用航空运递者,一律交由航空运递。”[11]72实行无限制收寄邮件的政策,并指定成立了航空邮运中心局及航邮储转站,以“上海、南京、济南、北平、西京、兰州、迪化、汉口、重庆等二十七处为航空邮运中心局,上海、重庆、武昌、兰州各地设置机场航邮储转站,经转各地邮件”[7]2;其次,增辟邮路。“仅1946年5月至1947年4月间,新增邮差里程33 562公里,铁路里程11 932公里,汽车里程6 653公里,航空里程12 028公里。”[12]162还扩展自办邮政汽车路线,“主要有上饶——南昌——长沙线,共计663公里;南昌——赣县线,共计503公里;衡阳——桂林线,共计362公里;兰州——酒泉——哈密——迪化线,共计2 078公里”[13]3。
在收寄方面主要采取了简化挂号快递邮件手续、设置赶班信筒、用机动车收信等措施。过去交寄挂号快递邮件时要出具执据,并在上面填写收寄件人姓名住址,作为将来查询凭证,手续比较烦琐,而且邮局营业窗口经常拥挤不堪,导致公众寄信等候费时。所以简化挂号快递邮件收寄手续,收据上不填收寄件人姓名住址,只需盖戳即可。并设置专收挂号快递邮件信箱,如寄件人等候不及,便可投入信箱,仍按照挂号快递邮件处理。1947年5月起,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汉口、广州、西京等大都市陆续设立赶班信筒,“凡投入赶班信筒的邮件,寄往外埠者,赶送最先开行的飞机或车船发出,寄本埠者,上午投入,最迟下午送到,下午三时以前投入,当天送到,三时以后投入,至迟次晨送到”[7]10。赶班信筒邮件提取时间,距离运输飞机或车船开行时间较短,所以需要用机器脚踏车或小型汽车提取,才能争取时间。“1947年曾购置机器脚踏车300多辆分发各大都市邮局应用。”[7]11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加快了邮件收寄速度。
在投递方面采取了分区投递制、推广寓所信箱加速邮件投递。首先,1947年,陆续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实行分区投递制度。因这些大城市地区辽阔,街巷非常多,分拣邮件费时,邮局便将城市分为若干投递区,编订号码。分拣邮件时,只按号码,便可节省很多时间,使信件可以快速送出;其次,因邮件投递到收件人住所后,由其仆人或同户他人代收,未能及时转交收件人,或因遗忘,导致邮件延误。为此,邮政总局张贴广告积极推广寓所信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保障邮件安全
为了保证邮件的安全,采取了邮件保险、防护等措施。在邮件保险方面,首先,创办报值挂号邮件。为了使公众交寄的重要单据、文件、汇票等获得可靠的保障,“1947年1月创办报值挂号函件业务,按报值百分之一点五收取报值费”[7]16,所寄邮件如有遗失,除了因天灾及不可抗力因素外,邮局都按照报值价进行赔偿;其次,恢复保价邮件业务。抗战时期交通梗阻,保价邮件停办,1947年1月恢复保价邮件业务,可以交寄珠宝钻石等贵重物品,7月又开办航空保价业务,如有遗失或损毁,邮局按保价进行赔偿,使邮件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此外,改善遗失邮件补偿办法。主要是简化补偿手续,先由邮政公款赔偿,再进行彻查,责任到人。对于邮件遗失问题,还实行员工无限保证,抗战以前邮政员工保证金额为200~1 000元,抗战胜利后,币值低落,保证金难以经常调整,所以实行员工无限保证办法,这样一来,邮政人员因负有连带赔偿责任,对邮件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起来,对解决邮件遗失问题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防护措施方面,实行稽查制度。各邮局信差若达到十人,加派稽查一人,专门负责稽查信差工作,加强邮件安全保护。此外,添置防雨设备。因邮件被雨水淋湿,导致字迹模糊不清,无法投递,并且内件损毁,为此邮局添置遮盖邮袋油布等进行防护;邮局里还有大量因字迹不清楚,或用铅笔书写地址,因摩擦看不出地址,无法投给收件人,也无法给寄件人退回的死信,“根据邮政总局统计,1946年共收信一百一十亿四千万余件,无着邮件有二百四十万件,平均每一万件信有二十四件是无法退还,每四百六十封信有一封是死信”[14],对于这类问题,邮局指定邮件安全服务员,督导试投工作。1947年还利用陈列窗、传单、广播、标语、广告函、记者报道宣传如何寄信,提高民众意识,减少死信。
3.增办邮政新设施
为了使邮政设施更加普遍,方便民众交寄邮件,设立服务地域普遍和服务时间普遍的行动邮局和通宵及例假邮局。行动邮局就是利用运输工具收寄、分拣邮件。最先实行的是火车行动邮局,早在1914年就已产生,1946年在南京至上海、上海至杭州铁路上恢复,1947年扩展至津浦、平汉、北宁、中长、陇海、粤汉、浙赣等铁路线上,年底共设有26局;1947年7月先后在国营招商局沪汉线上的江顺、江泰、江汉、江新、江安5艘轮船上设置轮船行动邮局;1947年3月在南京开始设置汽车行动邮局,按照规定时间,经常在距离邮局较远的机关、学校、工厂等地收寄邮件。行动邮局可以应付多处地方的需要,上海、杭州、汉口、北平等大城市陆续设置,年底共有16所汽车行动邮局。为了能够服务偏僻狭窄的地区,1947年12月在汉口试办三轮车行动邮局;为适应各大城市火车站、轮船码头、飞机场等地的需要,并节省设置邮局的大量开支,还创设新式邮亭,年底共设157处;为了服务时间普遍,1947年开始各地指定邮局于星期及例假照常营业,5月起,在上海邮政管理局及南京太平路邮政支局通宵营业,每日午夜交寄邮件,第二天早上均可发运[7]18-21。这些措施不仅达到了服务地域和时间普遍的效果,大大便利了民众交寄邮件,而且使邮件得以快速发运。
4.发展边疆邮政
边疆地区邮政设施较为落后。比如近代新疆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新疆与内地之间货运不畅,运输工具落后,运费昂贵。运输方式主要以人力、畜力为主[15]。为了宣传政令,沟通文化及便利边疆同胞通讯起见,邮政总局决定对边疆地区邮政进行改良。1947年规定下列地区为发展范围:云南邮区:滇西、滇西北、滇南及滇西南各地;西川邮区:西北、西南、西康全省及代管青海省境内部分;甘宁青邮区:甘肃西北部及宁夏青海二省;新疆邮区全区;北平邮区:察哈尔、绥远二省;广西邮区:桂省西南部;陕西邮区:陕西北部[7]27。发展方法主要有:(1)选派擅长边地方言之视察员实地调查需要情形;(2)洽请各盟旗、喇嘛庙、土司及其他地方首长推派适当人选,代办邮务;(3)于需要之处及各设治局所在地酌设四等邮局;(4)尽量利用往来边疆各地之迅捷交通运输工具的运递邮件;(5)无适当交通运输工具可资利用之线,视情况增辟邮路;(6)加强并加速现有各类邮路。在此发展方法的指导下,边疆地区邮政管理局积极开辟邮路,增办邮政机构:1946年将陕甘邮政汽车邮路延伸至酒泉,1947年又扩展到新疆、青海、宁夏、包头等地,还购置汽车49辆,以发展边疆邮政运输。1947年底边疆地区共计增加邮政机构298所,增辟邮路里程8 606公里[7]28。
5.扩展乡村邮务
“中华邮政”的发展,侧重于繁华的都市,而忽略了偏僻的乡村。当时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遍布广大的农村。就邮政经济而言,乡村代办所及信柜,平均收入多,支出少,常有盈余;都市邮局,则反之。这是因为“邮政的开支,以人工费用为最巨,约占总收入百分之七十”[16]38;此外,乡村邮政机构设施落后,效率低下。1947年8月交通部举行邮政工作检讨会议,俞部长指示应快速改进乡村邮递,邮政总局拟定改进乡村邮递大纲,规定改进原则三项:(1)利用最速运输工具;(2)由封发或转发至投递,以不逾旅客所需时日为准;(3)改进区域范围主要是管理局四周20~50公里以内各地,一二三等邮局所辖村镇信差路线及所属代办所与信柜所在地及四周乡村。因全国乡村范围辽阔,短期内很难全部改进,邮政总局确定了53个乡村邮政改进示范区,进行改进,按照改进效果,逐渐推广到全国各乡村[7]22。
6.提升邮政服务质量
交通各业,无论路、电、邮、航都是服务行业,都应以便利民众为主。“邮政是为公众服务的行业,必须以满足大多数民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办好邮政,不仅要从邮政内部去倡导一种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要到社会上去听取各方人士的建议,根据多数人的愿望来改进邮政部门中存在的弊病。”[2]136为了提高邮政服务质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增进与公众的联系、改良服务态度。首先,为了与公众密切联系,使公众熟悉邮政,设置公众服务机构。1947年1月起邮政总局设立服务课,各邮政管理局设置公众服务组,在一些一等邮局设立公众服务柜,目的是使邮政与公众能相互了解,建立善意的关系。1947年内又寄发“征求改进服务意见书”“试验函”、举行民意测验及访问等方式了解公众对邮政的意见。此外,邮政为了使公众充分了解邮政各项业务及其规章制度,利用陈列窗、新闻纸、广播等方式传播邮政消息,普及邮政常识,并在各地报纸举办邮政问答或直接答复公众来函,1947年共答复来函20 078件,举行邮政问答报纸23家[6]32;其次,改良服务态度。过去邮局设备,不太整洁,窗口拥挤不堪。根据试验函的揭示,邮局决定改造邮局营业地方的形式,原则是要寄信人进出停留的地方要宽大,环境要整洁调和,光线要充足,设备要便利。1947年4月首先在南京创设示范邮局,以树立邮局营业部门的楷模,年底共设立甲种示范邮局27处,乙等示范邮局8处[7]33;此外,整理各支局门面,尽可能使邮政支局门面一律,邮局外部全为奶黄色,邮局二字是仿宋体的大绿字,非常显眼[17]。民众交寄邮件,可以一眼看到。为了解决邮政员工态度傲慢的问题,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精神,制定窗口人员奖惩办法,试办窗口人员服务竞赛,订定窗口人员团体考核办法。“还采取悬挂值班员工姓名牌,使不满意邮局值班员工服务的,可以指名告知主管人,并通令各局员工注意服务时应绝对谦和。”[13]4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服务精神。
(二)实行开源节流的措施
1.扩展邮政业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物价猛涨,邮政收支难以平衡。为了增加邮政收入,邮政当局积极扩展邮政业务。首先,各邮局积极发展函件、包裹业务。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新闻纸、传单、货样、诉讼文书、小包邮件、图书小包等11种。1947年全国收寄总数约为10.2亿件,创邮政开办以来最高纪录,除了新增和恢复报值函件业务和保价函件业务,还大力发展航空邮件,1947年收寄航空函件1.3亿件,较1946年增加百分之十三点一,邮政包裹业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47年共计约260万件,较1946年增加150多万件[7]36-38。邮政总局对业务的扩展,不仅提高了邮政业务总量,而且使邮政收入也大大增加;其次,积极改进和发展储汇、寿险金融类业务。改变过去的储金运营规则;“过去提取存簿储金,每日原订不得超过四次,现已不加限制,过去利息的计算,按每半月计算一次,未满半月,不计利息,现改为按日计算”[18]20;此外,还有简化汇兑手续,改进服务态度,增加服务设备,延长营业时间,征询公众意见等改进措施。并推动寿险业务的发展,人寿保险为社会福利事业,但因我国文化落后,民智闭塞,推动人寿保险业务极为困难,且1946年,人口流动甚大,失效数字激增,而且物价上涨,原定最高保额五万元,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1947年将保额提高到2万元至500万元,以应需要[18]7。通过改进和努力宣传,储汇、寿险业务蓬勃发展,就连经济落后的甘宁青邮区,寿险、储汇业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寿险业务来看“1943年甘宁青邮区仅有保户4 500多户,到1947年达到1 700多户,保额由700多万增加到2.3亿元。就储金数字来看,1947年较1943年增加170多倍。汇兑业务1945年为30万张,款数50多亿元;1946年36万张,款数280多亿元;1947年38万张,款数4 500多亿元;1946年比1945年增加5倍,1947年比1946年增加10倍左右[19]。这足以说明邮政储汇、寿险业务已为社会所重视与利用,而且通过这些业务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邮政收入。
2.裁员简政、节省开支
1947年底,全国邮政员工总数为40 206人,较1946年增加610人,但其中包括复员接收工作的临时员工和东北各区留用员工,将此数减除,1947年较1946年实际减少4 701人。1947年较1946年收入增加多,支出增加少,实际以紧缩人手为主要原因。前文提到邮政的业务开支,以人工费用为最巨,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1947年内,邮政总局对于各地邮政机构,进行了调整和裁撤:在东北地区,将吉林邮区改为长春邮区,哈尔滨邮区因接收人员撤至北平后,5月将其撤销。邮政总局长春办事处完成清理后,8月26日撤销,锦州邮区以地方情形变更,没有继续设立的必要,于12月16日撤销,所辖热河西部邮政局所由北平邮区接管,热东及辽境邮政局所,由辽宁邮区接管;在西北地区,“1947年5月13日甘宁青邮区兰州车站邮局因业务清淡,予以裁撤”[20]。可见,对这些无设置必要的邮政机构进行裁撤与合并,不仅能够精简机构,而且能够大力节省开支。
三、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改良的成效及不足
抗战胜利后,邮政总局实行的邮政改良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各种邮路不断扩展,邮运速率加快,邮政机构更加普遍。1947年5月航空邮路达到了37 329公里,较1945年25 992公里增加了11 337公里[21]7。还开辟了新的汽车邮路,使全国汽车邮运网络更加广泛,人民交寄邮件更加方便,邮件运输速度更加快速。对乡村邮政的改进,使乡村邮递更加迅捷。1947年乡村邮递改进后基本上较原来增速1~2天。边疆地区邮政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47年底增加边疆邮政机构数目:邮局25所、邮亭5所、代办所127所、邮票代售处75所、信柜63所,共计298所。增辟邮路里程:步差5 143公里、自行车差254公里、马差519公里、自办汽车2 690公里,共计8 606公里[7]28。对乡村和边疆邮政的改进使邮政机构更加普遍,邮运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迪化发往南京邮件战前需时30~32天,改进后需时4~11天,发往北平的邮件战前需时29~32天,改进后需时5~12天,昆明发往南京的邮件战前需时12~14天,改进后需时2~5天[7]14。此外,在邮政业务量上创造了以往没有的最高纪录,包裹和邮件数量大大增加。1947年包裹邮递件数已回升260多万件,邮件数目达到10亿多件[22]。所采取的邮件保险、防护等措施,保证了邮件的安全,如开办报值挂号邮件、保价邮件、实行员工无限保证、对邮件进行防雨保护、扑灭死信等,使邮件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其次,在改善服务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是邮政员工办事精神上的改革。邮政是国营并且独占,因为这个特点,过去的邮政工作作风,可以说是以应付为主,改进为辅。经过改良后,邮政员工在工作作风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邮政总局局长霍锡详说,“最近几个月来,邮政员工无时不在认真做事,想求改造,求进步,一有计划,便迅速执行”[13]4。二是邮局对人民态度的改变。以往邮局办理业务,大都以自己利益为依归,对于人民的意见,免不了消极应付的原则,改良后这种作风有了极大的改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南京新民报时论,示范邮局内,“工作人员改变了过去的傲慢、无生气、迟缓的种种不好的表现,青年员工披着特制的米黄色的外套,精神饱满,动作迅速,态度谦和,还有专门预备了代笔人,专门为不识字的人写信、填汇款条、包裹单等,问询处的小姐可以解答各种邮政常识,行动邮局及邮亭使距离较远的市民减少了时间损失”[6]12;此外,邮政总局确定了:“邮政是代表国家为人民服务,服务愈周到愈好,全体人民为邮政的主人,因为在人民与邮政之间应树立一种好感,以取得彼此间的合作。”[13]4邮局还利用发试验函,测验邮件迅速、员工服务态度,印发征求改进邮政意见的小条,对内部对员工展开奖励员工建议,在报纸上创办邮政民意测验,这些措施一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宝贵意见,作为改进业务的参考,另一方面,更树立了公众与邮政间相互关切的好感。
但是邮政改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邮政改良不平衡。邮政当局对大城市的邮政改进较为重视,对乡村邮政的改进较为欠缺,广泛性和深入性还不够,在大城市中也只有南京、上海、北平、汉口等大都市成绩较好,其余小城市,尤其是广阔的乡村,改进成绩欠佳。大公报社论精辟地指出,“邮政改良措施,已博得社会上一致的好评,不过这些措施,一部分只见之于上海,一部分也只实行于几个大都市,还没有做到全国的规模”[13]5。尤其是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约有17 000个邮政代办所,33 000个村镇信柜和邮站,要使这许多邮政机构个个健全,在当时经济困难的情形下,邮政总局制定的乡村邮务三年改进计划,能否在三年内如期办通,实在没有把握;其次,缺乏良好的改良环境。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导致工商业惨遭破坏,农村凋敝,金融失控,物价飞涨,政治经济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的“中华邮政”,虽然积极采取改良邮政的措施,制定发展邮政的良好设想,但这些改良邮措施以及方案和计划因政治经济的崩溃难以支撑下去。
总之,“中华邮政”的改良措施,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加快了邮件的传递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邮政的服务态度,增强了邮政运营能力,尤其是几个大城市邮件运转速度加快,服务态度有所改进,曾一度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好评。但“中华邮政”改良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远远不够,大多数措施仅限于或适合于较大都市,对于广大的乡村和边疆地区,则根本无法实现,并且随着国民党政治经济的崩溃,邮政改良缺乏基础难以实现,邮政困境与改良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四、结语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邮政”处于发展晚期。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华邮政”一度生机再现。本应竭尽全力来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但国民党一意孤行,发动反党反人民的内战,使刚结束战争的中国又卷入战争局面,进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政局动荡、经济凋敝、民心不稳,“中华邮政”再次陷入危机当中。虽然邮政总局曾一度推行邮政改良措施,力图改善邮政运营状况,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国民党发动内战,经济崩溃等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华邮政”的改进和发展,许多邮政改良运动的方案和计划因缺乏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最终未能完成。所以说邮政的发展与改进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当时全面内战、经济崩溃的条件下,是无法完全实现邮政改进计划的。邮政遍布全国各地,要想取得卓越的效果,由都市扩展到全国各地,决不能单靠邮局本身的力量所能做到,需要政府、交通部门随时协助以及广大民众的密切配合,邮政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尤其在乡村,邮政事业发展还不够,如邮件传递迟缓、遗失、业务量较低普遍存在,这是因为乡村地区经济落后,教育不够普及,人民知识水平低下,需要政府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文化,以此来促进邮政事业的发展。反之,邮政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不仅使人民通信便利,而且可促进文化交流,提高民智,改造心理,促进乡村社会的现代化。但总的来说,抗战胜利后“中华邮政”的改良措施,运营的基本架构,开辟的邮政路线,设置的邮政机构,分区投递法等为新中国的邮政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邮政改良的经验教训则为当今社会的邮政改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