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份口述档案看新生政权的“战疫”能力

2021-12-28程玉红

兰台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战疫传染性疾病

程玉红

一、一份让人惊悚的口述档案

旧中国卫生医疗事业非常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极差,加之自然灾害和战乱连年不断,人民长期营养不良,传染病流行猖獗,寄生虫病传播广泛,地方病流行地区发病率极高。天花、鼠疫、霍乱、痢疾、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伤寒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得不到控制,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很多村庄成为“寡妇村”“绝户村”,可谓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下面是由熊锦昆、王朝礼、韦朝贵口述,查天明整理的1943年发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大坪镇新地房行政村上新地房自然村一次痢疾病的口述档案材料。看完这份档案材料,传染性疾病给百姓带来的伤害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1943年的五六月间,大坪区新地房乡上新地房村的人民群众,偶然出现了痢疾病,那时一无医院,二无官药,只能找些草药来医,其效果甚微。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的人家乞求巫婆神汉来驱鬼逐妖,有的无可奈何,只得听天由命,结果被这一‘病魔’夺走了几十个人的生命。首先死了几个人,村里的人企图利用迷信方式来制止病情的恶化,将死者的尸体倒抬(即头向前)。结果没有止住病害,死亡仍在继续。随后又叫妇女来抬丧(表示男子已死完,用此来感化神灵),但这些办法都不灵验,就这样,一个18户人家的小小村庄就死亡22人,其中刘天寿一家就死了5人,笔者的父亲查昌才就是那次瘟疫当中去世的。真是家家戴白孝,户户有哭声,闻者不寒而栗,一切亲朋故旧都不敢踏进这个村子,下新地房村赶街的人都要绕道而不敢由我们寨边经过,那种凄凉、阴森、悲惨的情景,的确只能意会,难以言表。

1948年底,上新地房村的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纵部队。在解放后的30多年中,上新地房村共计才死了18人,半数以上还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1]98-99

二、中国共产党的“战疫”措施

旧社会由于缺医少药,普通百姓染上疾病,只能听天由命,祈求神灵,眼睁睁看着亲人撒手人寰,悲痛欲绝,却无可奈何。然而,正如上述档案材料所言:“在解放后的30多年中,上新地房村共计才死了18人,半数以上还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呢?这与新生的人民政权所实行的执政理念和防疫措施是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体育事业,强健人民体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环境卫生,建立防疫机构,加强计划免疫,形成了体育—卫生—防疫“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在较短时间内就基本控制了旧社会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1.体育——开展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要想抵御疾病,必须首先身体强壮,提高身体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为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人民体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1952年6月,毛泽东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各地省、市、县三级政府相继成立相应机构,各行业、各单位普遍建立专门领导职工体育活动的体育协会,全国性群众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一是广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1951年11月24日,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1954年1月,全国总工会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厂矿企业推广工间操活动;该年3月,政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党政机关中普遍建立工间操制度;教育部门在城乡中小学校也广泛组织开展青少年广播体操活动。广大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参加广播体操的积极性很高,每天上午广播一响,人们自觉走出办公室、车间、教室,跟随广播节奏,坚持天天做操,锻炼身体。二是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各单位基层工会利用元旦、春节、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国庆节以及民族节假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诸如打球、跑步、下棋、爬山、游泳、武术、体操等等,让更多的人热爱体育,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各单位纷纷组织了各种运动队。1954年5月,天津塘沽新港的码头工人和筑港工人们成立篮球、排球、足球等18个球队,队员有200多人[2]3;1956年,北京市职工足、篮、排球队增加到2055个,队员25783人。在全国铁路系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不断增加,1950年仅有10万人,到1954年增加到52万人,4年内增长了4倍以上[3]2。三是运动竞赛活动空前活跃。为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在工会的组织下经常举办各种小型的、本单位内部或单位之间的比赛活动。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7年间,在全国32个城市举办了122次运动会,参加运动员36783人,其中全国性竞赛57次(其中重要的有1951年第一届全国篮球比赛大会和1953年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比赛大会,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1955年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会,会前全国12个产业系统分别召开了运动大会,参加选拔比赛的职工多达125万人),县以上的运动会6000余次。而新中国成立前,从1910到1948年的30多年间,全国性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只举行了7次,参加运动员9030人[4]346。

2.卫生——开展以清洁环境为目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要预防传染性疾病,必须首先清除细菌滋生的土壤,清洁卫生的生存环境能有效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减少人们感染病菌的几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当时城乡疫病流行的状况,党和政府号召人民群众行动起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家园。1952年,美国对朝鲜和我国部分地区实施细菌战,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党和政府动员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积极响应毛泽东“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全面进行室内外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清洗,疏通水沟,填平洼地,清理垃圾、粪坑、厕所和蚊蝇滋生地,集中全力消除传播疾病的土壤,不给细菌繁殖留下任何可能的空间。1955—1965年,为了配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实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保护劳动力,我国又掀起了一场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讲卫生、消灭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又在全国农村掀起了“两管”“五改”运动,通过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极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对消灭钩虫病、血吸虫病、痢疾及其他肠道传染性疾病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人们养成了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和大中小学校都设立了卫生扫除日,建立有清洁队,城乡居民养成了打扫庭院、注重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爱护清洁卫生,建设美好家园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卫生环境,铲除了病菌生存的土壤,对抑制传染性疾病发挥了长期持久的作用。

3.防疫——建立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一是从上到下建立一条线领导机构。1955年,中央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及血吸虫防治办公室。各省、地、县政府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与办公室。1956年,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各省、地、县卫生部门建立防治所、站、组。为了消灭流行猖獗的鼠疫,1960年中央又成立防治鼠疫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后又将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也划归此领导小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并由各级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机构,说明党和政府已经把传染病的防治提上重要工作日程,有利于协调各方,形成合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防治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二是建立专业的防疫机构和研究机构。要治理各种传染性疾病,必须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并建立专业的卫生防疫机构,才能扭住疾病的牛鼻子,取得战胜疾病的主动权。1953年1月,经政务院批准,在全国普遍成立省、地(市)、县三级卫生防疫站,基层公社卫生院也都成立卫生防疫组。全国铁路、交通部门以及大型企业(林业、煤炭、农垦、石油等部门)也陆续建立卫生防疫站,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防疫网。三是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逐步开始对少年儿童实行免疫接种。20世纪50年代,全国多次开展秋季普种牛痘运动,使天花发病地区逐年缩小,发病率明显降低,同时在部分城市开展卡介苗、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活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又陆续研制成功一些常用的儿童疫苗,在全国开展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接种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每年冬春季在全国范围开展疫苗突击接种活动[5]78-81。对少年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力保障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大大降低了儿童死亡率。

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疫工作,通过有效的组织动员,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热爱卫生、战胜疫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出了一条成本最小、绩效最好的治理路径,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鼠疫、霍乱、天花、白喉、麻疹等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已被基本消灭,伤寒、百日咳、痢疾、疟疾、伤寒等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人口死亡原因已经由过去的以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为主转变为以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主,死亡人口由过去以青少年为主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主。正如档案材料所说:“在解放后的30多年中,上新地房村共计才死了18人,半数以上还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长期肆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这匹脱缰的野马终于被党和政府牢牢地驯服而恢复了安静。

猜你喜欢

战疫传染性疾病
战疫秦川
团结战疫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致战疫中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