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夹漈山
2021-12-28黄文山
黄文山
多年不见,再到涵江,亲切中夹杂着几分疏陌。这座有着浓郁水乡风味的千年古镇,变大变繁华了,城区扩大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触目可见。
在一帘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们来到宫河口。当年繁闹的江南水街景象已全然不见,河口旁仅存的一列欧式红砖拱形骑楼,正寂寞而无奈地凝望着身下淤塞的河道。河边的大树垂拂下枝条,轻轻地拨弄着水面,似乎想捡拾一些往昔的回忆。
社会的进程就是这样,我们正在得到些什么,同时也在丢弃些什么。
这种感觉不断困扰着我,直到我们走进一座山的怀抱,走进一个人的世界。
这座山叫夹漈山。普通地图册上没有它的标识,因为它太小了,如果把戴云山的群峰比作连绵起伏的海浪,夹漈山也许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簇浪花。
《通志》,郑樵编撰
这个人叫郑樵。他是生活在900年前的一位民间史学家。但他编撰的《通志》却是继西汉司马迁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自来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可知郑樵在中国古代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因了郑樵,这座在地图上看不到名字的小山从此被载入了中国文化史册;而郑樵,也因了这座小山而被世人称为“夹漈先生”。
随着车轮欢快的转动,喧闹的城市在我们的眼里渐渐小去,清明的山色,正沿着盘旋的道路尽情铺展。由海至山,竟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已是戴云山脉的东段,处处林幽涧深,闲云优游,野径明灭。与城市的气氛迥然不同,一走到这里,忽然感到生活的节奏放慢了许多,心也变得宁静起来。在一片幽篁中,在一角翘檐下,恍惚中,夹漈先生似乎正缓缓向我们走来。
夹漈草堂遗迹郑樵纪念馆
900多年前的这一位读书人,他憎恶官场黑暗,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却立下宏志,要读尽天下古今之书,贯通世间百家之学。并决意隐居山野,以布衣之身为国家著述一部集古今史学大成的《通志》。
他自筑茅屋三间,取名“夹漈草堂”。他这样描绘自己的选择:“斯堂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丛会,与时风、夜月、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于是“结茅夹漈山中,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
为什么郑樵偏要选择这样一处荒僻之地读书著作呢?
这和南宋初年的时局政治有很大关系。一个动荡的年代最容易滋养浮躁的心态。求功名的人多了,做学问的人少了。“靖康之变”后,年轻的郑樵也曾热血沸腾,多次上书枢密宇文虚中,请缨抗金,报效国家,但皆如泥牛入海。一番冷静之后,郑樵忽然明白了许多,于是收起种种幻想,毅然选择了一条隐居修史的漫漫之路。在当时,私人修史是违法的事。郑樵此举,便注定了他一生要与穷困做伴、与寂寞为伍。
最初与郑樵一起在夹漈山读书做学问的还有他的堂兄郑厚。两人志趣相投,互为砥砺,一块度过了6年的光阴。这6年是兄弟俩最快活的日子,当知道谁家有藏书,他们甚至不远千里结伴前往,必将藏书读尽方归。春暖花开的季节,只要兴致来了,他们就提着酒饭到深山里去,在水石相激处,饮酒赋诗,畅论天下大事。兄弟俩一面读书,一面讲学授徒。他们“讲学于芗林,四方从游者云集”。
郑樵29岁那年,在芗林寺旁建了一座修史草堂,作为今后长年修史著书的地方。他对这座草堂十分满意:“堂后青松百尺长,堂前流水日汤汤。西窗尽是农桑域,北牖无非花葛乡。”但就在这年,堂兄郑厚难耐孤寂,决意下山参加科考,在乡试、会试中均名列前茅。主考官夸赞他的文字:“索之古人中,当无一二。”不久郑厚就被授了官,而且官越做越远,直做到湖南湘乡知县。而坚持在夹漈山读书修史的郑樵却因家庭变故而陷入了极度困穷之中,常常“厨无烟火”,但他仍然“风晨雨夜,执笔不休”,独力著述“汇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志》。
出仕后的郑厚,似乎官声并不显赫,著述也不太丰盛。云谲波诡的宦海,消耗了他的才华,也消磨掉他的志向,此后寂寂无闻。而穷愁潦倒的郑樵,历30年的寂寞和30年的坚忍,却最终完成了200卷近700万字的《通志》,成为一代大儒。
公元1154年,由闽北经福州、莆田前往同安赴任的朱熹慕名登上夹漈山拜访郑樵,特地向他讨教《诗》学。时年50岁的郑樵正在潜心著述《通志》,见年轻的朱熹不辞辛苦攀山前来造访,非常高兴。两人对《诗》学中的《毛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天待客的桌上只有一碟山姜和一碟盐巴,这也是郑樵日常的菜肴。然而朱熹却吃得津津有味。下山的路上,随行的书童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朱熹笑着对书童说,老先生拿出的可都是山珍海味呀。那盐,不是海里才有的吗?那姜,不是山中才有的吗?朱熹因此对郑樵心中更加充满了敬意。
夹漈草堂后山的郑樵石雕坐像
我们登上草堂后山,郑樵石雕坐像就静静地竖立在苍翠的松林里。周围听不到喧闹的人声,只有游云、野鸟、流泉日日和他相伴。夹漈先生左手握卷,右手执管,双目微启,若有所得。这里是先生一生的选择,也是先生一生的境界。
选择僻静、选择孤独、选择坚持,也许,就是选择成功。夹漈草堂远在戴云山东麓,其实,夹漈草堂又近在人们身旁。离尘嚣愈远,离先生愈近;离功名利禄愈远,离先生精神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