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2021-12-28谭清华

关键词:农学农具农事

□谭清华

[内容提要]戊戌变法前后,为了发展中国的近代农业,一些深受西学影响的晚清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向西方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主张。这些主张为西方农业科技的引进创造了思想条件。在这些主张的影响下,不断引进西方近代农学知识与机械农具,并建立农事试验场。罗振玉创办的《农学报》以及《农学丛书》《普通百科全书》对近代农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农学知识,改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更新了人们的农业经营观念,促进了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百姓心目中农业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神农氏炎帝因“教民稼穑”,受到朝野广泛祭祀。我国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广泛传播尚农思想,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并被周边国家广泛引进。但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农业由于广泛运用科学技术,迅速赶上并超过中国传统农业。中国农业怎样才能发展呢?西方科技兴农给清朝有识之士带来了有益启示。特别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近代化思潮,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且在经济上主张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农业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极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然而,至今学术界对戊戌变法前后西方农业科技的引进和传播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一、晚清主张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的社会思潮

近代西方农业在科学技术的装备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些深受西学影响的晚清知识分子,纷纷提出要向西方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主张。启蒙思想家魏源说:“(西方)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以机关,有如骤雨。”[1]王韬主张把西方的机器引入中国,“以兴织纸,以便工作,以利耕播”[2]。郑观应建议清政府派人到“泰西各国讲求树艺,农桑、养蚕、牧畜、机器、耕种、化瘠为肥,一切善法”[3],编辑成书,授之于民。维新思想家马建忠也建议“访求西法,师其所长”[4],用西方农学改良中国农业。19世纪90年代初期,维新志士陈炽认为:“(西方国家)农事有书,植物有学,更进化分土质,审别粗细,故能百产蕃昌,亩收十倍。”[5]他认为西方农业利用农学能带来高产,主张引进西方的农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中国农民。

这些主张和举措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并没有引起晚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1840年以来,清政府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一次次的武装侵略面前,软弱无能,屡屡求和,割地赔款,对内又面对太平天国革命,可以说内外交困,因此没有精力来进行农业改良。虽然晚清政府也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试图通过兴办工业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正如李鸿章所说,清政府搞洋务运动就是要“用土产敌洋货,力保中国商民自有之利权”[6],孙中山对当时忽视引进西方农学的情况也认为:“我国家自欲引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肄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7]

清政府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而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因此彻底破产。由于洋务运动未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当时的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农业上来,认为“商业之盛,本于工;工事之盛,本于农。”[8]“振兴农工,实富强之本”[9],农业是发展民族工商业的基础和前提。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也进行了阐述:“工艺不兴,而欲讲商务,土产不盛而欲振工艺,是犹割弃臂胫而养其指趾,虽有圣药,终必溃裂,今之言商务者,大率类是也。”[10]。张謇也认为:“上溯三代,旁考四国,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有固然。”[11]在这种形势下,要发展民族工商业,使中国强盛起来,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农学。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在西方“农学既明,则能使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他还建议中国购买西方的“农器”以提高生产效率,因为“非有巧器,无以节重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也主张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农业,他认为:“外国讲求树艺,城邑聚落皆有农学会,察土质、辨物宜,入会则自百谷、花木、果蔬、牛羊牧畜,皆比其优劣,而旌其异等,田样各等,机车各式,农夫人人可以讲求,鸟粪可以肥培壅,电气可以速长成,沸汤可以暖地脉,玻罩可以御寒气,刈禾一人可兼数百工,播种则可以三百亩,择种一粒,可收一万八干粒,干粒可食人一岁,二亩可养人一家,瘠壤可变为腴壤,小种可变为大种,一熟可为数熟。吾地大物博,但讲之未至,宜命使者择其农书,遍于城镇设为农会,督以农官,农人力薄,国家助之,比较则弃桔而从良,鼓舞则用新而去实,农业自盛。”[11]

1897年,梁启超在《农学报》序中说:“西国地文学家谓尽地所受日之热力,每一英里,可养至一万六干人,今以中国之地,养中国之人,充类尽义,其货之弃于地者,岂可数计。”又说:“西人推算中国今日之地,苟以西国农学新法经营之,每年增款,可得六十九万一千二百万两,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

同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说:“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究农学,务臻便利,亦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其见于近来西报者,讲以中国今日所由之土田,行西国农学所得之新法,岁增人款可六十九万一千二百万两,然则地宝自在,人事可为。”[11]这些看法和主张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迫切希望用西方农学来改进近代中国农业。晚清主张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的社会思潮为西方农业科技的引进创造了思想条件。

二、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农学知识的引进

近代农学知识的引进开始是同生物学而一起传入的。1858年,英国韦廉臣和中国学者李善兰合作编译出版了《植物学》一书,给中国读者系统介绍了近代西方在植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除此之外,还有艾约瑟译《植物学启蒙》(1886年)、《动物学启蒙》(1888年),傅兰雅译《植物图说》(1894年)等书,这些著作及其传播的知识,虽然并不是农学,而是生物学,但它是近代农学的基础,所以当时梁启超将它作为“农学、畜牧之资”而介绍给读者。梁启超在《中西学门经书·读西学书法》中说:“动、植物学,推其本原,可以考种类蕃之迹,究其效用,可以为农学、畜牧之资,乃格致中最切有用者也。”

我国在引进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也开始传入近代西方农学。最早引入我国的近代农学著作是1877年收录于《格致汇编》中的《农事略论》,文中扼要地介绍了英国的农业情况,主要的内容如下:(1)农业化学。文中说:“凡泥土之原质,各不相同,而农家须知何种土质能生何种植物,如其泥土之原质与欲种之物不合,或缺所需之料,则必添补或加砂灰粉炭等质,使所种之物茂盛,或壅粪等料使所种之土肥沃,故农家能将泥土划分以知其可种何物,则不致有误。”这是用近代科学对圭壤、肥料同作物生长关系的一个说明,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农业化学知识。文中还介绍了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及其学说,文中说:“论农事之化学新得有益之法,大半靠化学家里必格所考出者,其理之大略,在乎查所种地之原则并所配粪等壅培之质。”里必格(Lielbig Justusvon)即李比希。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听到李比希的名字及其学说。其时离李比希于1840年发表农业化学重要论著《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已有37年了。(2)西方的农具。所介绍的农具有轮犁、播种机、收割机、割草机、耙车、打麦机等,都为马拉的畜力农具。此外对“汽机运动之器具”,即以蒸汽为动力的农具作了专门介绍,其用汽机运动的农具有绳索牵引犁,蒸汽脱粒机等。这是有关西方农具特别是蒸汽农具的情况第一次介绍到中国。(3)农政公会。文中介绍了英国农政公会有十项职能,其主要有:第一,“考究农政之书并格致之书,查其所有已试而知有益于农田之事”;“想法教导专靠种地糊口之人,令其能明理法”,即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第二,“凡既知有益之法,而欲试之,则请农家为之,报知如有受亏之处,则照数补偿”;“劝格致家想新而有益之法,造农器或农家之房屋,并考究化学杀有害之种,灭野草等事,如有费用则从会中取之,并将其善法传布人知”,即组织农业技术的研究试验;第三,“函致天下所有之农政会或格致会,问农政之事,从所得之回信中,检出其有益者试行”,即收集有关农事情报;第四,“设立农政汇编”,即编印刊物,从事宣传和普及;第五,“在本国内每若干时请全国大农家聚会,带其田亩所产最佳之物并六畜,便于比较品评甲乙,最佳者有赏”,即组织定期评比。由此可见农政公会实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民间组织。

“戊戌变法”前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进和推广西方农业科学技术,一些西方农学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来。据统计,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先后译出约160种书籍中,属于农学的共9种,分别是:秀耀春翻译的《农学初阶》1卷,卫理翻译的《农学津梁》1卷,舒高第翻译的《农务全书》二编32卷,王汝聃翻译的《农学理说》2卷,秀耀春翻译的《农务化学问答》2卷,傅兰雅翻译的《农务化学简法》3卷,卫理翻译的《农务土质论》3卷,傅兰雅与傅绍兰翻译的《意大利蚕书》1卷,舒高第翻译的《种葡萄法》12卷[12]。

(二)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试验

1.近代机械农具的引进

我国从西方引进农业机械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已经开始,但大量引进却在19世纪中后期。到1910年我国已引进了多种农业机械,详情见表1。

表1 清末农机引用情况

国人在引进西方农业机械的同时,亦开始创制新式农具和改良农具。例如江苏常熟的踏砻,“用二人以足踏之,可省一人(按旧砻脱谷需三人),而出米较多三之一”;江苏扬州有铁匠制提水器,“一人运之,计每日所出水可抵十人”;江苏溧阳的打米机,“每臼纳米五斗,以牛力运轮,较人工约灵捷十分之六”;浙江海宁祝鼎改良缫丝器,“制造简单,而习甚易,大利民功”;福建福州的纺纱机,“经格致家考验,实为民间灵便合用之器”。可以看出,这些农具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农具由手工农具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发展的趋势。

2.农事试验场的建立

一切通过试验而不依靠直接经验,这是近代农业的重要特点。这一时期农事试验场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出现近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1898年上海成立的育蚕试验场和1899年淮安成立的饲蚕试验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这些试验场都是专业性试验场。1902~1906年,先后在山东济南、福建福州、湖南长沙、山西太原、河北保定、北京、奉天(沈阳)等处建立综合性的农事试验场。为了对“各直省解到物品,以及外洋各国选购种子”进行试验,1906年在北京还成立了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标志着全国性农事试验机构的建立。这些农事试验场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农业科研活动反映了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的趋势。

这些农事试验场除了进行农事试验和农事调查之外,还进行长期的农业气象观测和记录,保存了大量当地气象气候科学数据,包括气压、气温、风力风向、雨云阴晴日数、霜雪冰雹、地温、湿度、蒸发量、降水量、日照、云量、水田地温等13项记录内容。这些资料对研究农业气象和气候变化史有着重要的价值。此外,有些农事试验场还出版了大量的农业概况的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在时间上可追溯到19世纪的农业经济情形。[13]

三、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

(一)罗振玉与《农学报》的创办

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近代农学知识在我国广泛传播。这个工作是由中国人自己做的,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罗振玉创办的《农学报》。

罗振玉,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年少“有学稼之志”,他在《集蓼编》中说:“予少时不自知其谫劣,抱用世之志,继思若老不我用,宜立一业以资事畜。念农为邦本,古人不任则农,于是有学稼之志。即服习《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书,又读欧人农书译本,谓新法可增收获,恨其言不详,乃与亡友蒋君伯斧协商于上海,创学农社,购欧、美、日本农书移译以资考究。”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彻底破产。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觉醒起来,开始把注意力从洋务转移到兴办农业上。正式在这样的形势下,罗振玉着手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农学杂志《农学报》(当时报纸与杂志不分,名虽为报,实为期刊)。《农学报》在传播和普及近代农学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学报》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1897年5月)创办,创办的目的是“以明农为主,兼及蚕桑畜牧不及他事”,“详载各省农政,附本会办事情形,并译东西农书农报,以资讲求”。可见它是一份纯学术的刊物。报社的组织是“由伯斧总庶务,予(指罗振玉)任笔削(主编),戊戌冬伯斧归,予乃兼任之,先后垂十年,译农书百余种”。由此可见,《农学报》一直是由罗振玉主办的。出报之初,“每月刊报两次”,是份半月刊,第二年改为旬刊,至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年,前后共出315期。

《农学报》的发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地方官吏纷纷加以宣传和推广。1897年,《农学报》发行不久,杭州太守林迪臣就对《农学报》给予充分肯定:“新出农学报,讨论农田水利,树艺牧畜,并取古今中外良法,最为切实有用。”1903年,《农学报》还得到北洋官报局高度评价:“近数年来,东西各国农书农报,多已由上海《农学报》翻译,该报自丙申创设至今,业经发行多册,其已出之报,并已辑为农学专书数十卷,新理、新法搜采无遗,流布极为广远。”《农学报》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二)《农学报》对近代农学的传播

《农学报》在传播近代农学知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1897~1907年十年间《农学报》发表了大量的近代农学文章,其中主要篇目有430篇[14];通论类的有31篇,如《农学入门》《农学初阶》《种植学》等;作物类有44篇,如《栽培陆稻法》《美国植棉书》《水稻虫害后选择稻种法》等;园艺类有56篇,如《葡萄处理法》《果树盆栽法》《甘蓝栽培法》等;植物保护类有66篇,如《治莱菔虫法》《论麦病害》《害虫要说》等;土壤肥料类有22篇,如《农学肥料初编》《土壤学》《空中游离窒素之利用》等;畜牧兽医类有37篇,如《烘卵养雏新法》《荷兰牧牛篇》《牧草图说》等;蚕蜂茶药类33篇,如《蚕种查验法》《蜜蜂饲养法》《茶说》等;气象类4篇,如《气候论》《人工调制大气法》《防雾法》等;农具类12篇,如《农具图说》《西式焙茶机器图说》《除虫器》等;制造类22篇,如《论人造绢丝》《农产制造学》《干燥蔬菜制造法》等;林业类33篇,如《木材防腐法》《森林学》《樟树说》等;水产类16篇,如《水产学》《殖鲍法》《人工孵鱼》等;此外还有各地物产18篇,各国农业与贸易50篇。罗振玉本人在《农学报》上也发表了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文章,如《废物利用说》《垦荒私议》《日本农政维新记》《北方农事改良》《论农业移殖及改良》《创议昆虫研究所议》《振兴农业策》《郡县设售种所议》《僻地肥田说》等。

《农学报》上翻译的文章,大多来自日本、英国、美国、墨西哥、法国、荷兰等国的农书和报刊,大致反映了19世纪后期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罗振玉文章,主要把国外发展农业科学的经验介绍给中国读者,并建议政府能予仿行。由此可见,罗振玉创办的《农学报》在引进西方近代农学,普及近代农学知识,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改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学丛书》《普通百科全书》对近代农学的传播

除了罗振玉创办的《农学报》传播近代农学之外,罗振玉编辑的《农学丛书》和范迪吉等翻译的日本《普通百科全书》对近代农学的传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学丛书》主要是精选《农学报》上的文章编纂而成的丛书。但在编纂时有时也将新新的专著与译作收入其中。《农学丛书》共出版7集82册,共收农书152种,其中属中国传统农学的有41种,占27%;属西方近代农学的有111种,占73%,系统介绍了有关蚕桑、畜牧、水利、农具等方面的农学知识。《普通百科全书》共100册,如《植物新论》《植物营养论》《霉菌学》《土地改良论》《农艺化学》《肥料学》《应用机械学》《畜产各论》等,其中不少是日本农业学校的教科书。这些农学知识是中国人从未接触过的。

中国人通过学习西方近代农学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农业观念。过去人们把植树造林只看作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手段,但自从学习了近代农学以后,人们对植树造林的看法就不同了。譬如福州太守程听彝对森林的生态功能有了科学的认识,他说:“树气轻清养(氧)气也,人气重浊炭(碳)气也。树得炭气以肥其柯叶,人得养气以畅其形骸,若嘉木成丛,则清汽充溢,一切秽疬之气,不得而乘之,此消疫疠之利。”大豆根上有根瘤,我国早已发现,当时称为“土豆”,并看到了“土豆”的虚浮或坚好同年成的丰歉有着密切的关系。[15]但并不知道根瘤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西方近代农学传入后,人们对这个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教育家黄世荣对大豆根瘤的功用也有了科学的认识,他指出:“豆根上有根瘤,能吸淡(氮)归土。”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戊戌变法以后,西方近代农学已为国人所接受,并作为观察和解释各种农学问题的一个工具而加以使用。

四、结语

西方近代农学和技术的引进,是和维新派人士的鼓吹,开明士绅的努力分不开的。19世纪90年代引进的外国农学,在中国起了启蒙的作用,使中国人获得了许多近代农学知识。然而,引进的农业机械除了在少数地区应用之外,主要还处在试验阶段;近代农业技术虽已引进,但生产上并没有大面积使用,只限于在一些沿海城市的知识阶层中传播,这些都表明近代农学还处在萌芽阶段。当时翻译的外国近代农书,内容多数不适合中国国情;聘请的外国教师,由于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授课只能生搬硬套,对解决中国农业的实际问题作用不大。这反映了清末我国引进的西方农学,尚处于一个机械照搬、缺乏消化的历史阶段。晚清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农业技术,以生物技术居多。据初步统计,从1892年到1907年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良种有20类,引种达40次;而同一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业机械数量都不过几十部,约有23次,规模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1908年引到奉天(沈阳),一次是1906年引到济南,农业生产上用得极少,都在试验场中作试验用,当时翻译的外国农书中,有关农业机械的只占5.5%,多数是关于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重点也都是生物技术。由此可见,我国近代农业一开始走的就是以生物技术改良为主的道路,这和欧美的近代农业走以农业机械化道路为主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清末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还很落后,但随着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农学知识,更新了人们的农业经营观念,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良,为我国近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学农具农事
声明
农事 处暑
劳动者的法宝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基础农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