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导师胜任能力模型分析
2021-12-28钟晓欢范冠华谭玉希
钟晓欢 范冠华 谭玉希 陈 非▲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303;2.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21041
引言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计划。然而在实施中,可能是出于安全责任的考虑,学校通常将研学旅行委托给旅行社。而旅行社的从业者难以全面从“立德树人”以及专业教育的角度和深度进行导览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研学实践”活动,难以达到研学旅行的教育目的。原因是缺乏专业化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究其根本,则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研学导师胜任特征指标体系。因此,构建胜任能力模型,为中小学研学导师的开发和培养及为研学导师的选拔和培训、相关的胜任力标准制定提供有效参考[1]。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教育活动。从广义上看,研学旅行是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是参与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而开展的旅游活动[2]。冬夏令营、中小学春秋游、暑期调研等实践教育活动是否属于这个范畴?目前尚有争议。
研学导师:指中小学研学旅行导师,是负责研学课程设计开发,课程教学组织和安全维护等多重功能和责任的承担者。是一个既具有导游服务能力,又具有教育教学水平的新型职业,它服务于中小学生群体,是研学实践工作中的核心人物[3]。
能力特征:能力特征(competency)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即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人潜在的、持久的、深层次的特征[4],是可以被测量并能明显区分优秀绩效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y model) 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5],是对胜任力这一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诠释,也是对胜任力进行具体测评的框架和工具。
对导师胜任能力进行建模分析,不仅有助于员工的工作改进和继续教育,还能够对员工的长期绩效加以预测,从而进一步挖掘员工的潜在能力,达到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目的。
二 研学旅行导师胜任能力模型分析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判断研学导师胜任特征重要性两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又分为研学导师、参与过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及家长。研学导师特征部分根据胜任力模型以及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设计,分为知识、技能、特质、自我概念以及动机等5个维度。
(二)样本构成
本研究遵循便利抽样原则并配合人员访问方式进行,共收集到305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共计297份。样本基本情况为: 在研学导师方面,被调查者大多数年龄分布在 40岁以下,从事研学工作2—5年的人占70%。从专业上来看,被调查者学历普遍在本科及大专上,且专业背景集中在旅游类以及教育类。在家长与学生方面,家长的孩子以及孩子本人所在年级绝大多数在中小学,约占80%。同时90%的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次数为1—3次之间。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知识、技能、特质、自我概念和动机的平均值都大于4.3 (见表1)。其中,“技能”维度平均值最高,它反映了研学导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有能力迅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善于与学生交流并和团队成员有效分工”均分较高,相差不大。表明被调查者中较重视研学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急与沟通能力;其次是“知识”维度,平均值略低于技能维度,它反映了研学导师应具备的各方面知识。其中“具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以及医疗知识”均分最高,可能由于被调查者觉得在研学旅行中,尤其新冠肺炎病毒期间,孩子安全得到保障是最重要的;再次是“特质”与“自我概念”维度,两者平均值相差不大,它反映了研学导师应具备的人格特质以及研学导师的角色定位是怎样的[6]。在特质维度中,良好的外形和声音条件好等形象特质均分较低,表明被调查者认为研学导师形象并不是特别重要。在自我概念维度中,“将自己看成是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人”均分最高。表示被调查希望研学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帮助孩子进步;最后是“动机”维度,它反映了研学导师希望通过这份工作获得的回报,平均值在所有维度中最低。其中“认为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均分最低,表明被调查者中希望研学导师从业是不以经济回报为主要动机。
表1 研学导师各胜任能力特征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2 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来检验研学导师个人特征问卷各量表的信度,一般认为,当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7时,信度较好。
本研究共有28个测量题项,分别为知识、技能、特质、自我概念与动机5个维度。使用SPSS22.0软件分别检验以上题项的CITI与Cronbach's Alpha值,结果显示,本研究5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 0.818、0.801、0.836、0.831、0.808,均符合大于0.7的标准,信度都较高,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 效度分析
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在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应首先对量表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检验量表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当满足KMO值大于0.7且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Sig.<0.005)时,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当问卷满足因素负荷量(Factor Loading)大于0.5时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KMO 和 Bartlett's检验,见表 2。
表2 KMO 和 Bartlett's检验
由表2可知,KMO度量值为0.892,大于0.7.其中Bartlett 的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888.042,自由度为66,P< 0.01,表明研学导师胜任力特征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可进行下一步。
(四)探索性因子分析
1 主成分提取
从表3可以看出,研学导师28个胜任特征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后共得到5个公因子。跟一般情况比较,主成分累计解释达到60%以上就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5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64.145%,大于60%,说明这5个因子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表3 总方差解释
2 旋转成分矩阵
采用主成分分析中的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旋转成分矩阵表明,研学导师的胜任特征包括了5个因素,5个因素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皆达到了测量标准。各因素如下: 因素一为“知识”,包含知悉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以及医疗管理知识、学习过心理知识等6个胜任特征词条。因素二为“技能”,包含根据需求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够坚持不断的学习、面对突发事件有能力迅速找到解决方法等6个胜任特征词条。因素三为“特质”,包含面对工作乐观向上、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经常进行反省和思考等6个胜任特征词条。因素四为“自我概念”,包含将自己看成是教授学生知识的人、将自己看成是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人等4个胜任特征词条。因素五为“动机”,包含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希望能够增强自己的能力等6个胜任特征词条。
三 研学旅行导师胜任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本研究得到的研学旅行导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知识、技能、特质、自我概念以及动机5个一级指标,并分解为28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知识K”的二级指标包括:政策法规知识、应急医疗知识、人文历史知识、导游服务知识、心理知识、研学课程知识;“特征T”的二级指标包括:积极乐观的特征、亲和的特征、良好的外形特征、良好声音的特征、严格的特征、自我反省的特征;“技能S”的二级指标包括:课程设计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研学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概念C”的二级指标包括:作为授课者、作为评价者、作为协同者、作为统筹者;“动机M”的二级指标包括:获得金钱回报、获得能力提升、获得成就、希望反哺社会、获得培育后代能力、希望帮助学生。
四 结语
本研究得到了研学导师胜任能力的5个维度以及28个特征,并据此建构了研学导师胜任能力模型。希望该模型可以为推动中小学校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促进研学运营机构的规范化和实用性,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事业的价值实现和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