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021-12-27张洁

甘肃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洁

【摘要】受《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成果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核心素养为本”转变。纵观古今中外,学生学习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问题便没有学习,问题可为学习提供探究的动力与欲望。提问这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常用,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信息技术怎样更新,又或是学习方式怎样颠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善于提问都是其在课堂行走的重要姿态与基本姿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关注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通过提问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积累、人文素养、语文知识等多方面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160—02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提问的工具性与艺术性价值,凸显学科特色,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谨思密排,提出言意兼得的问题

我国学者王尚文曾就语文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论点:“其他课程不可越过形式而进行内容的把握,形式作为掌握内容的一块重要跳板,即使受到关注,也只是为了可实现对内容的更好理解[1]。而语文课程则不同,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握内容,而是通过学习一些特定形式来学会如何表达特定内容,当然在品味形式的过程中往往也在进行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组织教学。

本文通过哪几件事情来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呢?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时的背景是怎样的?在进行施工线路勘测时,詹天佑如何说和做的,体现出了詹天佑什么精神?为什么在开凿八达岭隧道和居庸关隧道的时候,没有采用同一种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些问题均是教师基于教材内容而设计的。第一问便要求学生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通过引导来进一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关注点由内容而转于情感;而第二三问是存在联系的两个问题,突出詹天佑工作严谨、奉献祖国的精神品质;最后一问强调詹天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根据隧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开凿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由课堂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当中来,这样的课堂提问言意兼顾,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特色。

二、遵从规律,提出语用智慧化问题

在“语用学”研究视域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属于一种言语行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提出的问题应遵循“语用学”规律,突出小学语文学科特色,具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智慧。智慧提问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提问上要赋予问题启发性与趣味性特点,设计具有独特魅力的问题,同时自身具有教学的品味与个性,主要体现于提问策略上[2]。

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秘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一般情况下会将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认识生字、厘清脉络与整体理解文意。而进入第二课时,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秘密,教师可进行有效引导:“经过上一课时的初步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对于‘侦察兵’小海龟的帮助,却给其他海龟带来了灾难,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强调通过教师引导而让学生体悟到大自然的生存之道,教师不仅做到了问题提出的语用清晰化,還运用了语用智慧化策略,由此创设出一个语用情景,通过问题让学生所产生的情绪冲突而激发学生情感波澜。这样的提问方式,可在凸显语文课程人文性及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下,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与情感,促使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思考。

三、创设情境,提出促进思考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特点可通过创设情景来表现,对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科学的问题情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3]。对于问题情景表达方式及创设途径的明确,教师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猜谜语、讲故事、播放视频、引入生活常识、情景表演等方式,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以科学设计问题,通过提问来提升学生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亡羊补牢》这一成语故事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情景表演,通过扮演当中人物来增强学习体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教师还应辅以相关的问题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同学的表演,结合自身想法,大家说说从这一故事中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或是小组讨论,并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而得出“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的正确结论,在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领悟与体会课文的同时,对其以后的生活及学习产生指导作用。

四、因材施教,提出具有层次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而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到不同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将班级学生按照思考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知识接收能力等标准来合理划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设计出适合其学习水平的问题,切实提升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4]。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要提前调查班级中各个学生的思考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知识接收能力等,通过整合、分析、归纳等步骤,将学生分层,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即可。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生字有哪些?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主要体现在哪几段?文章的表达特点有哪些?大家通过学习文章产生了怎样的体验?”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均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做到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紧扣疑问,提出有悬疑的问题

好奇心强、勇于探索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小学生也具有避免失败、希望成功的心理动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紧扣疑问,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出具有“悬疑”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意愿,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例如:在教学《包公审驴》一文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探究竟的热情高涨,都想快速地解开悬疑,揭开谜底。教师从学生的好奇心和疑惑出发,紧扣疑问,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的问题,揭开包公审驴的真实意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二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描写毛驴的话,思考王五面对瘦驴是什么心情?随后,教师继续提问:“面对王五状告瘦驴的奇案,包公是如何进行审理的?衙役和大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三天后继续审驴的时候,驴的状态如何,包公是怎样处理的?”在学生理解包公审驴的整个过程后,教师继续提问:“驴为什么带来差役和王五找到了小偷?包公审案用的方法妙在何处,为什么包公对抓住小偷胸有成竹,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六、创新方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时机和技巧,关注问题的情景创设和设问角度,创新提问方式,采取逆问、曲问、悬问等形式,迂回地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提问具有趣味性、新颖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现提问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结合有关村居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农家生活的安逸,体会民风的淳朴,然后以图片为载体让学生思考农家的生活方式,感受诗词中描绘出的五口之家的生活乐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以从侧面进行迂回,采取曲问的方式,“辛弃疾诗词中描述了一个无赖的小儿,然而却最让人喜欢,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提问既能够将“无赖”的意思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从侧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提问的乐趣,让学生具有新鲜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问题的启发效果,有效地鉴赏诗词,提高教学效率。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以问题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凸现语文的语言特色,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建中.关注学科特点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凸显学科特色[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60-62.

[2]李燕,沈苹.激活学生思维,指向深度学习——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提问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9(13):40-42.

[3]赵永攀.在课堂提问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8(11):26-28.

[4]郝本信.淺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教育观察,2017(24):99-100.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