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献:我出门都会带着它们
2021-12-27张蓓蕾
张蓓蕾
前不久,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宋元陶瓷笔记》举行了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该书作者、作家、古陶瓷收藏鉴赏家张文献与行业内相关专家通过对谈的方式为读者解读陶瓷之美。
為此,记者来到张文献的办公处,拜访这位低调的古陶瓷收藏大家。一进办公室,就见到这位样貌和蔼的先生,张文献热情好客,邀我们入座。
张文献,古陶瓷收藏鉴赏家,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人才。曾任苏州市吴中区作家协会主席、苏州东吴博物馆负责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苏州大学博物馆文物鉴定顾问。主要著作有《家在吴中》《明朝中期的苏州》《吴越斋闲话》《宋瓷收藏与鉴赏》等。
据介绍,十几年前,张文献就已经把全国各地宋元瓷器的古窑现场考察了一遍。其优势在于通过实地考察,能知晓当年窑址烧制该批瓷器的原因及时代背景,并能实际上手观察。当年去建窑时,瓷片堆积的数量极大,但现在各窑已管控严格,如龙泉窑,现已成立专门小组,阻止私自开挖等情况。现在各窑址均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文献专注于收藏宋元瓷器差不多已有二十余年。
遍览古籍,归纳编著成书
记者不禁会问,张文献为什么会走向研究宋元陶瓷的方向呢?
张文献说,在最初研究古陶瓷时,看到众多老师及朋友研究的方向是以明清时期为主的陶瓷。明清时期的陶瓷在苏州、南京及北京甚至全国,国家掌握的信息已非常全面,如明清官窑,相对来讲,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库存已非常多,研究起来非常方便,查阅资料也方便,还能经常上手观察,已形成十分完整的体系,且可交易或拍卖。但目前为止,宋元时期的陶瓷文物,国内的法律仍旧不能在市场上交易拍卖。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出土的宋元陶瓷数量十分庞大,国内研究宋元领域的相对较少。当年张文献开始研究时,国内同行业的人寥寥无几。
于是他又花了十多年时间遍览宋元时期各类古籍善本,摘录笔记近百万字,从古籍中归纳整理了宋元时期关于陶瓷的诗文、笔记等文献资料500多条,并加以点评注释,最终编著成《宋元陶瓷笔记》。该书汇集了有关越窑、邢窑、定窑、耀州窑、建窑、萧窑、汝窑、官窑、贡瓷、景德镇窑、吉州窑、哥窑、军官窑等珍稀资料,还对一些古陶瓷做了解读。
据他介绍,这本书相当于宋元瓷器的字典一样。当初找遍书籍,目的就为更加真实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就像纸上考古一样,当然最后,还是要与实物考古相结合,那是最好的。
记者还了解到,若干年前,清华大学为张文献专门出版过《宋瓷收藏与鉴赏》,填补了该行业的空白。该书2017年出版后,一抢而空,2个月不到,立马第二次印刷。在当年印刷发行前,清华大学曾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审核通过。
“我希望我收集的东西,写的文章,能给读者有一些借鉴,在若干年后,仍旧有人愿意读一读,或者当成字典翻一番,研究一下。”这是张文献著书的初衷,也是动力。
艺术、宗教、文学等对人类发展是有创造性的意义的,闲暇时间,张文献喜欢研究,对年轻人来说亦是希望如此。
“我出门都会随身携带几件”
当大众都以为张文献只是位研究古籍的老师时,实际上他的爱好更是丰富。
张文献顺手翻开了一本曾经编著的书,自信地介绍到其版面是自己设计的,记者意外的发现,其装订方式类似于古代奏折的方法,令读者阅读起来也是沉浸其中,饶有趣味。
早年,张文献作为民间收藏家,被国有苏州东吴博物馆聘任常务副馆长。2011年太仓博物馆开馆,邀请张文献举办个人藏品专场,后来,太仓博物馆还向他有偿征集了5件个人藏品,都是唐宋时期的瓷器。这可以说在国内几乎是没有先例的。
第二次拜访张文献,是在他的家中。
记者非常荣幸能进入他的书房内一览群“器”。说是书房,其实可以称它为“展馆+小型摄影棚+书房”功能相结合的房间。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玩具”。只见各类书籍与个人藏品摆满了整面墙的书柜。书桌上也放着满满当当的瓶瓶罐罐,各类可随手把玩的器件。
据介绍,曾有人出高价收购他手上的瓷器,但被张文献都一一拒绝了,只因他喜欢瓷器本身,而非想从中谋取利益。甚至有人愿意把他手上的瓷器推上拍卖会,张文献仍旧谢绝了其好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喜欢瓷器本身,不舍出手。张文献对瓷器本身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非金钱可衡量。
“收藏的这些东西,我都会随身带着一二件,时不时可以拿出来欣赏一番。”张文献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件手掌大小的佛头摆弄着。对于价值不菲的陶瓷,他向来不把它们束之高阁,而是置于手边,随时能拿起来把玩。
“别小瞧它,这可是唐朝的。”张文献介绍自己的藏品就像介绍自家成才的孩子般满眼的自豪。
“对于真正喜欢瓷器,喜欢研究瓷器的人,我很愿意无私的传授,我本身就是本着发展爱好的原则。”最开心的时刻,其实还是学习的过程,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到知识的快乐。张文献在学术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世上的好东西都需要带着眼睛去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会随身带着几件,每次我欣赏它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以至于身边朋友都称呼我为‘瓷痴’。”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内心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