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2-27高丽霞
高丽霞
摘 要:群文阅读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它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对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具有比较深厚的价值。基于此,文章将从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对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进行分析,并从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合理选择阅读素材、引入思维导图工具等方面对其实践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价值;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1-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1.017
一、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发展创新教学形式的背景下,群文阅读成为推动小学语文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将从两方面分析其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增加学生阅读数量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是在多个文本资源的支持下开展教学的形式,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会阅读和分析更多的文本内容,他们的阅读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其次,群文阅读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阅读主题的引领下,学生会主动搜寻课外资源,所以他们的文本积累和阅读量也会有所增加。最后,开展多文本阅读,能够使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而余下的时间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名著阅读,从而增加他们的阅读数量[1]。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群文阅读的背景下,首先,学生能够形成略读和速读的能力,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多个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语言能力。其次,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捋顺阅读思路、明确主要内容,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并进一步转化为阅读能力。
二、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为了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合理选择阅读素材等实践策略开展教学。
(一)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引导性
教师的思想和观念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只有教师树立起正确的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虽然已经实施了群文阅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无法改变单篇阅读的教学思维,所以教学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增强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转变阅读教学观念,通过积极参加培训、论坛等学术前沿类活动以及自主学习和钻研,全面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相关理念和思想,以此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2]。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办的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同与会专家、学者、一线语文教师等进行实时沟通和互动,了解语文教学领域最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有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深入思考本校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初步勾勒出教学方案和计划。其次,除参加公开活动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广泛搜集和整理全国范围内优秀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从中提取出有效经验,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和形式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能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强化自己的引导作用,将学生视为教学中的主体。
(二)合理選择阅读素材,增强教学的精准性
阅读素材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具备契合学生发展且多样化的素材,才能真正完成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精准的素材中发展阅读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作为唯一的素材来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实际需求,所以教师选择的素材与现实情况出现了脱离现象。因此,为了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价值,增强教学的精准性,教师可以合理选择阅读素材,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标准以及兴趣爱好出发,使选择的阅读文本不仅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推动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在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细致研究,综合考量他们的年级特点、个性特征,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要求,列出备选文本单。其次,将文本备选单发放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最后,根据学生的选择决定最终的文本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和阅读方案,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通过合理选择阅读素材,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和尊重,群文阅读教学的精准性也会不断增强。
(三)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线条、文字、图形、图片等可视化元素为主组成的新型教学工具,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明显的发展和增强。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单一性,教师成为绘图、示图的主体,学生很难参与到实际绘图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主能力。因此,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作为阅读工作,让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捋顺阅读思路、明确阅读主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3]。展开来说,首先,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群文自主预习任务,让他们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明确群文阅读的主题,并理清各个文本之间存在的异同,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体现在思维导图的枝干中,从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方案和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归纳和总结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修正在预习阶段绘制的思维导图,填充思维导图枝干、细化思维导图内容,从而完成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通过引入思维导图作为阅读工具,学生能够在工具的辅助下,实现自主预习、自主复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创新阅读学习模式,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参与群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最佳状态的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创新化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那么群文阅读就会体现出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但是在当前的语文群文阅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模式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传统思维以及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定式,所以他们在阅读学习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都不强。因此,为了发挥群文阅读的有效作用,教师可以创新阅读学习模式,以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价值。具体而言,创新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阅读主题和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让他們在小组中明确分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群文阅读中的困难和阻碍,从而提升阅读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其次,实施分层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以他们的综合实力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群文阅读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增加阅读知识储备、发展阅读能力。通过创新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增强阅读教学的科学性,还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多重发展。
(五)采用读写结合策略,增强学生的全面性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也呈现出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割裂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联系,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为了发挥出群文阅读对学生发展的有效作用,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策略,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并通过写作检验群文阅读的成果和不足,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4]。首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阅读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将文本中优秀的语言表达形式、字词语句等记录下来,并在群文阅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续写、仿写等写作练习,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开展科学点评活动,以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以此完成读写结合教学的目标。通过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融合教学中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拓展小学生阅读数量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充分激发群文阅读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学环节、过程和内容等为主要元素,构建起创新性的阅读教学课堂,使小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燕琴.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3):297.
[2] 章玉敏.“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24):352.
[3] 赵常姝.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6):117.
[4] 郭丽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读与写(上,下旬),20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