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史视角下的劳动教育思路研究
2021-12-27卢勇
卢 勇
(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人民政府,甘肃 卓尼 7476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既是对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期望,也是对我国劳动教育的要求。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就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儿童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天然主角,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从历史的视角着手,从儿童史的角度关注劳动教育,将儿童史引入劳动教育是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照,是在历史与当下社会的互动情境之中对儿童群体进行的思考。新时代儿童的劳动教育如何展开,通过儿童史这一角度去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可能会给我们以新的视角和思路,从而真正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让儿童在劳动之中塑造自我,热爱生活,获得发展,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2]。
一、从儿童的角度开展劳动教育
成年人拥有着从婴儿、幼儿时期一直到成年所获得的所有认知模式,[3]认识儿童就是在探索人生命中最本真、最原始的部分。儿童是拥有完整生命和独立个性的个体,经过不断发育、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无论是通过课程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都是在培养、完善一个灵动的生命。顾明远先生谈到教育孩子时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朗性格和开放的心态,重视孩子的爱好与兴趣。顾先生关注的正是孩子的天性与教育者的初心,即教育教学当下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涵育着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关键品质和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将劳动与教育相割裂,也不能就当下而谈当下,就学生而谈学生,而是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有机结合,寻找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历史上的儿童劳动”与我们今日所重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之间找到一根纽带,既能够对儿童群体的需要和发展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通过历史对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劳动价值观和品质有更为丰厚的诠释。
劳动教育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劳动中更为真切地感知与感悟世界,不断成长中的孩子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本身与社会逐渐融合,逐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对少年儿童开展劳动教育首要的是认识儿童、相信儿童,承认且尊重儿童的文化世界。西方儿童史是从阿里耶斯所著《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发端的,该书探讨的一个基本命题即中世纪的西方人没有儿童观念,[4]“儿童观念”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划分出了的界限,在西方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认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孩子并非到了独立行动的年龄就一步迈入了成人社会,他们的生活、劳动、玩耍与成人的活动存在差异,且与社会、学校、家庭的培养模式紧密相关。我国古代社会素来重视儿童教育,关注启蒙教育、儿童健康及游艺生活,《颜氏家训》中的“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物本之道山”,强调通过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来教诲子孙,完善自我。由此可见,儿童在劳动中最本真的获取是教育者对他们的塑造理念、要求、途径与方式的真实反映。据此,我们的劳动教育中不能将孩子的劳动和成人的劳动混为一谈,也不能片面地将劳动教育完全等同于劳动技能的培养。育人者需要明晰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根据孩子的能力与兴趣,培养他们正确劳动观与劳动意识的形成,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掌握参与社会的必要技能。还需要认真思考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孩子获得哪些发展,即从价值角度去定位劳动课程,这是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与实施教学的必要前提。在劳动教育中,正确劳动观与劳动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是学生身心参与活动的开端;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并重,知识和技能需要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其内容与要求是分层次、有梯度、有联系的;劳动素养与劳动精神是在孩子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培育而来的,是重点也是核心。
当然,在社会高度重视“劳动”的新时代,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怀,我们还需要直面劳动教育所面临的现实与困境,围绕孩子的成长提出多样化、情景化、活动化的劳动教育实施策略与路径。
二、借鉴历史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
孩子并不是缩小的成人,儿童的世界是一张绵密的网,既连结着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教学、道德情感、生活文化,也连结着历史中的人与事。历史上的儿童和课堂中儿童的劳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儿童在劳动知识、能力、情感、品质等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将某个历史时期儿童劳动的样式引入当下课堂,在讲解说明、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关键环节可以让“历史上的儿童”发挥作用,通过历史上的“同龄伙伴”,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劳动,该怎样劳动,为什么要劳动等问题,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亲切感。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以儿童史视角思考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迁移尝试。基于对学科交叉和开放的整合式教学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儿童劳动的例子,提出一些关于怎样围绕孩子开展劳动教育的想法。
(一)重视儿童史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中小学阶段劳动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更加明晰。活动内容是在一定的策划设计、技能指导、组织实践和交流反思中完成的。将儿童史引入劳动教育开展活动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劳动教育课注重语言的交流,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讲述历史上的儿童劳动的故事,孩子在生动情节中知道劳动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共情,通过语言来传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质朴真理;二是劳动教育课可以还原历史上儿童的劳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使用过去儿童的劳动工具,理解过去的劳动技术,了解过去的劳动形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三是教育工作者在查阅儿童史资料时,离不开对儿童的生活与教育内容的了解,可以借鉴其中优秀的劳动内容进行活动策划,对特定历史时期使儿童身心损害的劳动环境与具体操作进行反思,对不合理的教育手段和不利于儿童发展劳动内容有效规避。
劳动教育的中心是“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教师需要精心地构建,让劳动课程有趣、有理、有意义,汲取历史智慧,站在儿童的角度,组织孩子在活动中接受锻炼、体验劳动,更易于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培养,抓住劳动教育的核心。
(二)正确、准确选取历史故事
1.工业革命时期扫烟囱儿童的命运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城市乡村众多高耸的工业烟囱和看似浪漫温馨的壁炉是需要定期清理的,工业化背景下劳动力的短缺和狭窄曲折的烟囱导致无数幼小的扫烟囱儿童出现。一些穷困的儿童会被当作“人体扫帚”清理设计复杂的烟囱,清扫中他们的身体会被擦伤,还有被卡在烟囱里或被烟灰堵塞窒息的危险。为了逼迫这些“人体扫帚”在烟囱中向上爬,师傅会用点燃的干草烧他们的脚掌。[4]扫烟囱儿童的悲惨境遇使我们看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一小部分儿童劳动的真实情景,同时这段历史也让我们反思儿童在劳动中的处境,劳动对于儿童身体与情感的意义。我们在对“人体扫帚”命运产生同情时,更加注重环境对儿童劳动的影响。由此,我们需要教师在劳动教育中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劳动环境,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证学生能够在劳动中既能磨炼意志也能够热爱劳动,体悟劳动的价值。教学中也可以从理解劳动与自由的关系,劳动与幸福的关系进行立意。
2.抗日根据地中的儿童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在山西的抗日根据地里,河曲民教馆的一部分小学生和少先队组成卫生组,既负责清扫工作也负责卫生宣传,成为农村保持卫生环境的重要力量。当时,学龄儿童同样是家庭生产的重要劳动力,因此许多学校将教学内容和儿童的家庭生产相结合,还有年龄稍长的儿童担任“小先生”帮助群众脱盲,“小先生”的教授识字牌上写有劳动工具名称、家畜名称、地名等。[5]这种根据学生身体发育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的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据此,在劳动教育中我们可以尝试让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同一场域参与劳动,劳动的内容应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孩子在劳动中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通过主动服务他人和相互帮助,使孩子们可以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劳动意识、担当精神、团队意识。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儿童群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历着各异的生活,正确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儿童对劳动的认识是在劳动之中产生的。儿童的劳动在不同时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特征诠释新的劳动意识,培养新的劳动技能。
3.以史为鉴在劳动教育中突出价值观培养
教育引领着人的价值追求,劳动教育同样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教育功能。新时代劳动教育囊括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儿童在生活起居、校园活动、职业启蒙与体验中丰富对劳动的认识,增长劳动智慧,更为关键的是劳动教育是指向真善美的教育,真实的劳动过程是儿童与生命、社会、自然的互动,从而完善孩子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
教师在对历史上儿童劳动的内容、模式、工具、活动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课堂,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要使儿童产生共情,最简单且有效的途径就是使其身在其中,虽然我们无法实现历史穿越,但在情境创设之中让孩子体会“历史上儿童”的劳动,既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使他们对历史环境和当下生活有思考。在技能和经验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有所感受,对勤俭、奋斗、奉献精神有所传承,对劳动人民心存尊重与热爱,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中育人的核心目标,让孩子们真正体悟到有意义的生活、有价值的生命、有善与美的人生。
三、儿童史视域下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一)劳动教育应重视价值引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单纯的知识传授培养不出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今后一段时间育人重心应该着重学生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以时代性的视角来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立意。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实例。将儿童史作为一个切入点来思考劳动教育中的情感迁移和价值培养,实际上是发挥了劳动和历史的双重育人价值。鉴古知今,围绕孩子展望劳动教育,即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孩子对劳动的认识、幸福的理解、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作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完善人格。顾明远先生强调: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毅力和责任心。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和劳动光荣的观念以及将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使学生真正学会劳动,既要知道如何劳动,也要知晓为何劳动;通过对“历史上儿童”劳动的了解,孩子们更易发觉劳动者身上所体现的善与美,汲取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这都有益于孩子们人格与品性的提升。
(二)劳动教育应注重课堂结构化
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就要发挥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与社会关于劳动教育的效用。所谓课堂结构化,在于强调课堂的立体性、内容的梯度性以及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阶段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具有层次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劳动课堂,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应该借鉴历史经验,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劳动技能的习得经由一个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劳动的认知经过一个由浅层至深层的变化。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围绕孩子实施最好能够从“乐做”“乐学”出发,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开发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从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到职业体验、服务性劳动,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在环环相扣的劳动课堂中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成长。
(三)劳动教育开展应体现常态化
劳动教育贯穿人一生的发展,故劳动教育需常在常新。我们讨论课堂中的劳动教育,使之具有设计感,让孩子通过课堂学习对劳动能够有所感知感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劳动教育存在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而非拘泥于某一堂教育课之中。围绕孩子展望劳动教育,需要直面的是劳动教育资源的不断挖掘,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以及劳动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使劳动教育呈现常态化,教育在点滴之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最后,教育者需要具备长远的目光,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形势、未来智慧性劳动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与研究,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找到成长的支柱,谋寻奋斗的动力,逐步成长为一个善于劳动、享受劳动的社会中的人。
(四)劳动教育开展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首先,学习与创新先进经验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早在20世纪中后期,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教育的顺畅开展。例如,英国《中等与初等教育法》提出要为学生升入大学以及培养其职业劳动意识做准备。日本《教育基本教育法》在教育目标第二条便提到了要尊重个人价值,增长其能力,重视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并养成勤劳的习惯。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法,为劳动教育在我国各级学校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其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科体系。德国是典型的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科教学的国家,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涉及职业、学业导向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巴伐利亚州《小学艺术/手工课教学大纲》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比如要求1~4岁学龄段的学生掌握绘画、印刷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织物的缝纫及纺织技术,了解常用材料的属性及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等内容。所以,我们应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中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容,并且学校、家庭、社会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实施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