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27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 刘 旭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了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20年统计数据,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1%,其中,小麦稳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分别超过85%、90%,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在薄弱环节和短板方面,水稻机械种植、玉米机收、棉花机收、油菜机收、花生机收等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较“十二五”末提高了14—41个百分点;畜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产业机械化率也有较快增长,较“十二五”末提高了7—10个百分点。2020年农业农村部分别出台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水产养殖、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农机装备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基于北斗等信息技术的智能农机装备开始装备生产一线,农机化步入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农机试验鉴定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国农机鉴定系统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
国 发〔2018〕42号 文 实施以来,全国农机鉴定推广系统深入贯彻文件精神,积极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一是鉴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完成了新一轮农机鉴定制度改革,发布了新的试验鉴定办法和工作规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鉴定内容程序,畅通创新产品鉴定渠道,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二是鉴定能力稳步提升。各鉴定机构不断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培训技术人员,拓展业务范围,全国可鉴定产品覆盖15大类300余种,共发放3万多张鉴定证书,有效保证和支撑了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三是鉴定技术体系与信息支持系统持续优化。全面梳理并积极开展鉴定大纲制修订,整合优化部省两级推广鉴定大纲,现行部颁推广鉴定大纲达到266项,省颁专项鉴定大纲达到163项,实现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全覆盖。优化完善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与补贴系统联通并实现实时抓取分档数据,工作规范性、时效性不断增强。
(二)安徽农机化和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安徽省农机化工作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居全国第4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高出全国水平(71%)10个百分点。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鉴定能力不断拓展,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许多工作可圈可点。2020年完成国推鉴定项目数量同比增长了一倍多,跃居全国第一,受到总站通报表扬,完成的国推和省推鉴定项目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农机质量监督和投诉工作表现突出,受到总站通报表扬。2020年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农机赛项团体第四名。
二、开展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7月6日召开的全国农机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农机鉴定工作要深入推进农机鉴定制度改革,着力解决鉴定能力不足不平衡、技术发展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完善、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安全适用可靠农机装备供给,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几年,全国农机鉴定机构在增强鉴定能力供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开展合作鉴定、鉴定结果区域互认、站企共建等,实现鉴定资源共享;通过扩大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指定系统外检测资源力量为鉴定机构等,充实了鉴定力量。
这方面安徽省走在了前列,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鉴定效率。开展集中鉴定,通过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鉴定对象,能够实现效率提升、资源节约、周期缩短,有效缓解鉴定供需矛盾。二是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鉴定质量。开展集中鉴定,由相同试验人员,使用同样试验设备,在统一试验条件下对不同企业同类机具进行鉴定,有助于保证试验方法的一致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三是有利于交流互鉴,提升鉴定能力。开展集中鉴定,为学习培训、交流借鉴搭建平台,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环境,更有利于促进鉴定人员能力提升和鉴定工作公平规范,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希望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程序,提炼出适宜推广的方式路径,完善并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为提高鉴定工作效能提供借鉴。
三、协同开创农机鉴定工作新局面
农机试验鉴定作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先进适用、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农机装备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关系到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农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全国农机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立足职责,准确入位,协同发力,奋力开创农机鉴定工作新局面。
一要持续提升鉴定能力。要围绕“提能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要求,把提高粮食生产机具包括机收减损鉴定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加快补上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以及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机产品试验鉴定能力短板,加大新的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配备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提升鉴定服务效能。二要不断强化结果导向。要始终坚持依法鉴定、科学鉴定、规范鉴定、廉洁鉴定,试验鉴定就是要方法科学,过程规范,结果准确,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按规范实施,加强技术和廉政风险,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切实维护试验鉴定公信力。三要不断推进改革发展。要继续坚持农机试验鉴定的基础性作用和公益性定位,以目标、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为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支撑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为农机科研、制造、推广、安全监理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根据农机化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试验鉴定品种结构,优化全国鉴定能力布局,建立形成通畅有序的省际间鉴定业务协调机制,用好市场鉴定检测资源,推动鉴定推广体系互融互促,结果共享互用。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大力支持鉴定推广机构的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补位、互相支持的良好局面,协同推进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一要聚焦农业生产需求,立足补上农机装备短板,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推进各区域、各产业、各品种、各环节努力实现机械化全覆盖。二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先进、安全、可靠、适用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三要聚焦农民需求,转变服务观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农机使用养护难、维修难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四要强化主体责任,深入学习把握政策,诚实守信,规范经营,追求稳健长远发展,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Θ
在新发展阶段,全国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农业农村部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牢记为农民群众“有好机用”把好关、为农民群众“把机用好”引好路的职责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担当奉献,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注:本文选自作者2021年8月3日在安徽省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试点现场观摩活动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