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1917—1923)

2021-12-27王晓明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1年6期
关键词:斗争工人铁路

王晓明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山东 济南 250014)

铁路工人队伍是中国最早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工人队伍之一。本文考察铁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指1917年至1923年这段历史时期,中国铁路工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自发斗争上升到自觉斗争的过程。一方面,中国铁路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成熟与壮大也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阶级基础,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一、铁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物质载体

任何思想传播都必须具备一定物质依托。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铁路技术的产生和扩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转型,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进步思想的传播,如1903年通车的中东铁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一度达40万俄国侨民涌入铁路沿线,他们带来了颇具俄罗斯风情的建筑和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马列主义的传播。中东铁路北联西伯利亚铁路,南接大连、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中东铁路工人由于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铁路工人中首先觉悟的部分之一,最早参加了国际无产阶级斗争,为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铁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铁路作为现代工业文明最显著的结果和标志,集中代表了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集中与联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这种集中和联合的最显著特点是铁路作为一架大联动机,具有很强的系统联动性。大联动机的性质也极有利于铁路工人之间的团结与互助。在当时,社会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是依靠交通联动下的人员流动和信件传递,铁路工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团结互助精神要远远优于其他行业。在传递信息的通信设施、报纸杂志的发行都十分落后的旧中国,工人群众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了解甚少,加上反动统治者对革命消息的封锁歪曲,使广大工人群众对于先进思想的影响受到一定的制约。而铁路四通八达,日夜行驶,穿越城市、农村,连接沿海和内地。铁路工人在车站和列车上接触各阶层人士,有机会得到最新消息,包括革命思想。它开阔了铁路工人的视野,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对铁路工人思想觉悟的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

同时,铁路还是联结大中城市、大工业区、矿山、港口的动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铁路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的财富中修筑的,凡是有铁路的地方,都有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统治者的直接利益,因此,铁路工人的斗争,直接打击了反动统治集团的要害,具有强大的威力。从军事角度看,铁路对于运兵、运械、运粮、抢占战略要地作用十分明显,许多重要战役都是围绕着铁路进行的。铁路工人的斗争不仅威力大,而且由于铁路工人的斗争一般都是跨地区的,会对其他地区和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深远,鼓舞着全国人民的斗志。正是由于铁路行业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使得先进的革命知识分子们选择在铁路工人队伍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铁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中国铁路工人队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无产阶级所具有的特点在铁路工人队伍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铁路工人的社会地位、铁路运输生产的特殊环境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历史相联系,铁路工人除了具备中国工人阶级的一般特点之外还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比如铁路工人集中程度更高、联系性更强、文化技术水平较高、受到反动统治者压迫的程度更重等。正是由于铁路工人具备的这些特点,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壮大提供了天然的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铁路工人运动。早在1920年年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就在长辛店创办了铁路工人补习学校,此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逐渐向工会组织形式转变,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工人俱乐部成立后,通过《工人周刊》的宣传,影响迅速扩大。各处纷纷派代表到长辛店参观学习,并仿照长辛店成立俱乐部。比如,津浦铁路济南机厂的李宝臣等人去长辛店参观学习后,按照长辛店的方法,成立了俱乐部。至1922年春,京汉铁路各大站都已成立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实质上是铁路工人自己的工会。

为了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出版了机关报《劳动周刊》。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工人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迅速推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开始,至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历时一年又一个月。据统计,这期间全国共发生大小罢工100多次,罢工人数30万以上。这期间铁路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先锋。如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正太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其中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点的就是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正如学者陈达在1926年所写的长文《近八年来国内罢工的分析》中指出的那样“京汉铁路罢工,长沙华实公司罢工……他们的结果表面上是失败的,但是他们的间接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从此类罢工之后,各地的劳工团体加多,工人们越有团结力并和资本阶级或军阀斗争的精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不仅标志着中国铁路工人在政治上已经成熟,而且也进一步证明铁路工人能够最完备、最充分地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所具有的革命坚决性、彻底性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表现出铁路工人敢于斗争和自我牺牲精神。

铁路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是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铁路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铁路工人比较早地组织起来,充分运用了对敌斗争的优势,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的一支先头部队。铁路工人在这场工人运动高潮中提高了政治党悟,积累了初步经验,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阶级基础,为中国人民进行更大的反帝发封建斗争准备了思想和政治基础。对此,列宁曾做过这样的预言,“铁路工人运动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大的作用。”

三、铁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五四运动以前,早期的铁路工人运动是一种以自发的、分散的经济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的工人运动。由于看不到斗争背后的本质,所以斗争总是停留在局部和分散状态,不能形成有效力量的联合,多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以后,铁路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五四运动时期的铁路工人运动与过去斗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是铁路工人运动同学生运动紧密结合,铁路工人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联合战斗,如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同北京的青年学生、唐山的铁路工人同交通大学学生等。这种结合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迅速实现了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改变;铁路工人则更多地了解到世界革命情况,促进了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觉悟迅速提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极为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铁路工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得到极大提升。铁路工人运动由此也日益发展成为自觉的、联合的政治斗争,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如何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即如何有效地被工人群众理解、消化、吸收并最终转化为工人群众的自觉行动。

俄国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引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关注工人运动的发展,李大钊很早就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并积极领导了北方的工人运动。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到工人群众中去,走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1919年3月,邓中夏、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随后,北京大学的学生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在李大钊安排下前往长辛店给铁路工人讲时事政治,并深受铁路工人欢迎。此后,“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成员定期到铁路工人中间进行讲演,并在长辛店和丰台建立起固定的讲演场所。关于这一点,由1920年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启事》一文可以证实:“我们从前说长辛店各工厂的工人很期望我们去讲演,所以我们就规定隔一个星期派人去讲演一次”。1920年到1921年上半年,邓中夏、罗章龙、张国焘、朱务善等人经常到石家庄车站和正太铁路总机器厂宣传马列主义和组织工人运动。1920年4月,罗章龙到唐山同邓培、梁鹏万等铁路工人建立了联系,同邓培研究了如何组织工会的问题。1921年3月,罗章龙、张国焘又来到唐山,对原来的“职工同人会”进行整顿,改称为“京奉铁路唐山工会”。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王尽美等人经常深入济南的京浦铁路大槐树工厂,了解情况,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在该厂建立了山东的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培养了山东铁路工人的第一批骨干。其他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也都把铁路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李大钊于1921年春,亲赴郑州宣传马列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在京汉铁路职工学校进行了演讲,深受工人们欢迎。当时担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经常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恢复工人夜校,招收工人学习文化知识,经常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同他们喝茶聊天。在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十分注重宣传的方式方法,会选择通俗易懂的话语与工人们进行交流。如李大钊曾多次到郑州调查工人运动情况,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与工人交流的过程中,李大钊非常注重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次讲课中,李大钊写下“工”字,随后又添上一个“人”字。他告诉工人,“工”和“人”加起来是一个“天”字,工人的力量加起来比“天”都要大!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深刻道理讲给工人群众听。这样一来,工人们就感到亲切,也很容易接受他们所宣传的东西。这种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走向大众化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铁路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物质载体和阶级基础,而且铁路也自发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为工业革命的产物,铁路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交集并交融起来。中国铁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进步,而且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中国铁路成为引燃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燎原的星星之火。

(作者系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斗争工人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