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的历史演变

2021-12-27陈冬冬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话语现代化

陈冬冬 齐卫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在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对现代化内涵的认知有所不同,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经验和教训,但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方向与目标始终不变。正是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党领导人民不断加深对现代化的认知,推进了现代化目标话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国转型”“小康社会”到“民族复兴”的目标演进,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与时俱进的历史脉络。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汲取实践智慧,有助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一、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国家衰败和社会凋敝下工业生产落后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问题,并多次描绘新中国未来工业化的前景。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伟大胜利前夕,毛泽东就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较早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的设想。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为中国人民在抗战胜利之后争取光明的中国之命运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愿景。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基于即将建立新中国并领导国家建设的现实考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最初认知就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开启了以完成由农业国到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建设阶段,实现向工业国的转型成为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最具代表性的目标话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发展现代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实现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的转型成为新中国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党团结带领人民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首次对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从毛泽东对总路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条总路线包括两个核心任务:一是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成为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对现代化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的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首次正式将现代化的目标话语扩充为“四个现代化”,以“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5]为内容建构起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话语。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工业化建设、由农业国到工业国转型是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6],周恩来在谈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时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7]党的八大还描绘了新中国未来工业化建设的蓝图: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到100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结合国家建设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的追求目标。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8]。并明确要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中国共产党“四个现代化”目标话语的完整表达,也意味着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认知形成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追求。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描绘了建立工业国的愿景,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加明确了以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无论是“现代化即工业化”的最初认知,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扩展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都是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话语表达的鲜明特征。

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0],这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中央以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探索新的国家建设道路,在拉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帷幕的同时,重新接续上现代化的追求目标。在经历了长期“左”倾错误指导的曲折后,“现代化”重新回到党的建设目标话语表达中。邓小平再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并在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话语表达。

1979年3月,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中国,邓小平在接见他们时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他解释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1]随后也正式将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调整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谈话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意思,即“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2]这是邓小平首次用“小康之家”的说法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之后又在很多公开场合的讲话中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之家”等同起来。在“小康之家”的基础上,邓小平于1981年4月会见古井喜实为团长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提出了“小康社会”[13]的概念。这个概念很有创造性,它既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话语表述了现代化的概念,又以明确的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搞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区别。

众所周知,“小康”是中国传统社会“大同”理想表达中的一个概念,“小康”代表社会富足、安康、礼义和公正的理想追求。邓小平沿用这个概念不是传统文化的话语重复,而是把中国现实国情与现代化目标有机连接的一种新语境。在邓小平的阐述中,“小康社会”是表达中国追求现代意义上国家建设的社会整体概念。1983年2月,邓小平到江苏、浙江和上海视察,一路上看到各处建设繁荣发展的景象,受到鼓舞。他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并对“小康式”的中国现代化作了具体描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想往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4]这些从现实得到的感知虽然不能代表“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标准,但无疑包含着超越传统认知的新内容。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话语表达中融入了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其实质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明确表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是建成不了的,“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15]。说“小康”不离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用“小康社会”话语表达中国现代化,绝不是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标准上的比较,而是性质上的区别。“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目标追求的概念是质和量的统一。经过数年实践探索,邓小平在1984年对小康社会有了量化标准的具体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6]任何政策的变化都会在话语上得到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标志性话语而深入人心,“小康社会”也成为在综合考量我国实际的基础之上对现代化国家目标作出的新的话语表达。

“小康社会”的内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丰富拓展。进入21世纪,我国如期走完“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实现了总体小康,顺利完成阶段性战略目标。但此时的小康社会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描述的:“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7]换言之,经过努力达到的小康社会还只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推进中一个初步阶段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论述:“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8]这是在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构想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由此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还明确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推进步骤,阐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的内涵从以“经济指标”为核心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要求。

2012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祖国和人民的重任,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新的步伐。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9]很多研究者注意到“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话语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话语表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出现,如“确保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21]。可以看到,在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八大的中央文献资料中并未统一规范使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话语表述。但是,党的十八大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替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意义并不在于字面意义的话语变化,而是意味着历史已经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新的话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论述的话语表达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烈使命感。2013年元旦,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22]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23]2014年6月,习近平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24]2016年1月,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讲话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正式拉开。今后五年,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部署、来落实、来推进。”[25]2021年在元旦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话语传递出明确的时间指令,要求全党对标时间表,努力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砥砺奋进,谱写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时代新篇章。

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用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虽然历经“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话语演变,但其核心要义从未改变,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显著特征。

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时代伟大实践以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和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化,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的创造性作为。在当今世界全球治理遭遇一系列共同性难题的困扰情况下,人们对现代化内涵的认知、道路的选择以及实践的拓展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展现出强大的魅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一以贯之地把为实现民族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而奋斗贯穿于实践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英勇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实现国家富强、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动力推动下,坚持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向直接相联系,民族复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愿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民族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内涵逐渐扩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大要点之一,党的十六大继续强调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27],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8]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伴随着现代化的实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将民族复兴的愿景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第一个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9]2013年5月,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0]“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实现民族复兴与建设现代化国家虽然在话语表述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是目标追求相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是战略步骤相同。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接续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步骤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1]这一新的两步走战略为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指明了正确方向。三是实现路径相同,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左”的和“右”的思潮,自觉抵制“歪路”和“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想,而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特殊内涵的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愿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胜利完成,我国又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肩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砥砺奋进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进军。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演进的经验与启示

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体现了明确的继承性和创新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实现现代化国家始终如一的目标和坚定决心,使中国共产党有信心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战胜各种困难。从现代化的实践历程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顺利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有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续奋斗中再创新的辉煌。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

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为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因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阻力致使他们燃起的希望一次次破灭。这种困局因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得到改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她是领导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而且也用成就证明了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保证。

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时代党的执政实践和历史经验所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32]党的全面领导是当代中国全部事业发展进步的根基与前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大优势和最根本经验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无论是毛泽东强调的“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33],还是习近平提出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4],这些话语表达都体现出坚持党的领导对领导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根本性意义。

其次,坚持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领导是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基础上得出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有了这个开天辟地,才有了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才有了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才有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顺利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把现代化建设引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78年党中央果断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现代化建设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大幅度提升,到2010年,国家GDP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到一个新站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接续奋斗的实践中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得到提高,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最后,中国共产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图伟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35]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要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才能更好地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指的是依靠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保持党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自我革命主要包含内外两种方式和途径,一是通过党内整风和主题、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员自我约束,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端正思想,激浊扬清,防止各种不良风气腐蚀党的肌体;二是通过党外监督,包括党派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让共产党人时刻感受人民的需求,回应人民的期待,满足人民的要求,坚决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中国共产党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

建党百年来,人民话语始终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鲜明体现了人民在我们党执政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一批批爱国仁人志士追赶现代化的奋斗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先进国家发达水平的刺激,他们作出的努力无疑值得后人敬佩。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在于把人民利益的关切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追求,现代化国家的价值旨归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体现了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毛泽东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36]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初心和使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给新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以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工作,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实现温饱、全面小康到逐步走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现代化国家的内涵。习近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强调:“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并具体阐述了五个要点,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37]这些内容涉及面很广,其中人民利益占据突出位置,凸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价值旨归。

(三)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内涵丰富、指向明确的话语表达。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识有助于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其一,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实际领导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和发展环境不同,对现代化道路会作出不一样的选择。虽然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但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坚持却一以贯之。邓小平强调:“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38]其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实践的深入推进,其“全面”的特质日益凸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意义上的考量,无论是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还是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都是从经济尤其是重工业指标着眼;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话语;党的十七大和十九大又分别增加了“和谐”和“美丽”的话语表达,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党的十九大以来,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更加突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人的全面发展等话语表达,现代化的全面性成为显著特征。其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的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美好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建立大同社会的梦想便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话语表达。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更是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描绘2035年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时指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0]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体现了满足物质文化需要与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

(四)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性安排

设立发展目标,并为完成目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划,从战略高度统筹全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41]改革开放开启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党的十二大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2]

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历史关键点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细化为“新三步走”战略,在2000年完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将21世纪前50年划分为:“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作出规划。2017年在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次作出战略性安排,把未来三十年分为前后两个十五年,形成新的两步走战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使得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体现了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经过13个五年规划(计划),我们已经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44]党中央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推进的行动纲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思想指南。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以再创新的辉煌成就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话语现代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