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探源、现实意义和未来指引

2021-12-27洪美云

理论与改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洪美云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的研究成果如井喷式增长。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基本一致地认为,作为词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1962年考古学家夏鼐首次提出的,1986年历史学家黎澍、1987年地理学家周维衍二人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方式各抒己见。[1]之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少有学者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这不仅与当时国内民族学界主要关注族际关系的研究倾向有关,也与此时党的民族工作主要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重心有关。进而言之,理论研究脱离不了社会实践,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在当时是缺乏社会基础和战略需要的。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2020年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至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经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丰富创新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和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基础性概念。由此,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理论问题。

“对一个概念的探究既不能从纯粹语义学的角度来展开,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探究词语的意义以及词语意义的变化。”[2]笔者以为,作为思想的载体,概念应该是历史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是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的统一。虽然当前的学术研究已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然状态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总结,但是如何指导其应然状态的建设,使有理论高度、历史深度、文化广度、情感温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契合,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仍没有统一,如徐黎丽教授指出,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没有统一的概念就没有统一的认识,“如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没有达成共识的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有可能沦为虚谈”[3]。二是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尚待厘清,尤其是在中华民族入宪后,如何认知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联系和区别。郝亚明教授指出,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探讨呈现两个脉络发展,而对于二者的区别鲜有阐释。[4]三是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时代意义的认知有待深化。建设格局和任务的增加,必然要求超出传统民族工作的范畴去认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远意义。[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共同体意识毫无疑问来自于共同体的社会存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应该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发展过程有深刻认知。虽然当前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追溯到了古代,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基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民族实体,而非“想象的共同体”,但笔者以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积极主动建构的民族实体,是在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内在规律、更好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引领人类未来发展走向基础上的目的性建构。因此,为了更好服务于当下和未来,更应该厘清中华民族在自在、自觉和自新(复兴)不同阶段对应的实践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主体意识,才能深刻领悟今天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和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的;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是在近代受外国列强侵略和西方民族主义影响而主动建构的,虽为主动建构,但中华民族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其演进趋势具有某种潜在的“不可选择性”。其中,中华民族主动建构的历程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程相伴而生,中国共产党尊重中华民族内在演进规律、坚守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对具有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民族实然状态的表达。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未来性以及应然状态呢?习近平给出的答案就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既然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已经是一个实然的整体存在,为什么还要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笔者以为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简单的语义重复,而是体现了习近平立足历史条件、时代格局,以更加前瞻的视角对中华民族内涵的丰富和拓展,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性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未来性的崭新期待。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也进一步指明了在中华民族由自觉迈向自新(复兴)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建构中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的努力方向,即当下及未来,我们应该也必须成为包容性和生命力更强的有机体和亲缘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发挥主体性作用。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作为实然状态的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应然状态的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这应该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关键和要旨。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探源

列宁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6]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不是无源之水、无中生有、虚拟想象,而是对中国深厚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既有民族理论的历史继承与发展超越。

1.文化底蕴: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传统以及“和合”的文化传统。思想亦如生命,亦必有它的本源。[7]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传统和“和合”的文化传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源”。习近平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8]“大一统”思想的萌发有悠久的历史,而明确提出是在战国和秦汉之际[9]。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春秋公羊传》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一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10]何为“大一统”,一是指天下统一,定于一;二是指统一乃重大而至高的原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延续不断的“大一统”政治思想,贯穿于整个自秦以降的中国历史脉络,保持了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连续性,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唯一目的,就是建立统一强大的国家。这不仅彰显了各民族共同推动历史上中国与中华民族实现大一统的史实,而且印证了各民族携手创造中国与中华民族历史的规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11]大一统既是我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形成的政治传统,更是熔铸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高的理想追求。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和谐理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2]这种“和合”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西周末年,史伯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13]齐国的晏婴提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14]依据这样的“和合”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5],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16]。而后中庸的理念更是张大了和的范畴,将和与中统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17]。和合,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的是多样性中的统一、差异性中的和谐。“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18]正是因为讲求和而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不断迁徙融合,在交往中寻求生存发展,在经济上取长补短、在文化上不断交流、在习俗上相互感染,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格局。这不仅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恢弘灿烂,而且使中华民族在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更加走向统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和而不同的历史见证。

当然,“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与“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是为了“一家一姓”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通过差序格局构建的“大一统”,强调“华夷之辨”的文化优越主义,决定了其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但是,客观而言,“大一统”与“和而不同”等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价值指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厚植了文化底蕴。

2.思想基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9]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0]。其间,人类既出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普遍交往的进步,也出现了阶级对立的加深、民族压迫的扩大,人类的发展进步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真正的共同体,即“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21]。同时指出,共同体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即个人只有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才能聚集认识自然的智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共同体有三个发展阶段,在原始的氏族社会、部落、城邦、村社中,人为了生存,自然而然形成的自然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将其自身特殊的阶级利益包装为各阶级普遍的利益,但实质上,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的“虚幻的共同体”[22];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3],自由人联合体构成了“真正的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4]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关系,构建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健康共同体等,整个人类的命运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立足于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仅创新性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而且开创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3.理论助力: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一俟成立就高度关注民族问题和国家统一的前途问题,而且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基于长征途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深刻体察,强调中华民族内涵的完整性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的思想逐渐清晰可见。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进行了权威论述:“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25],各族人民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在对广大战士进行宣传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26],充分肯定中国内部各民族同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各民族的一律平等,“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汉、满、蒙、回、藏、苗、黎……高丽、安南人等)宗教,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7],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立志消除民族间的仇恨和歧视,“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28]。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党逐渐加深了对国家、民族等问题的深刻理解,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框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大力揭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锚定目标、接续奋斗。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在1949年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年以及此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民族平等原则。同时,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二是强调民族团结。毛泽东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29]同时,周恩来强调,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必须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共同目标出发”[30]。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31]20世纪80年代,针对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肯定了“两个离不开”[32]的重要论述;1990年,江泽民在新疆考察时,进一步发展了“两个离不开”重要论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33],成为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三是发展民族经济。1963年,毛泽东在对新疆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要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放在民族工作的第一位,以加快缩小和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差距[34]。周恩来指出:“民族繁荣是我们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对此不能有任何轻视。”[35]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改革是需要的,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不能消灭贫困,就不能消灭落后”[36]。1992年,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37]同时,他对民族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也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民族差别、民族问题将存在很长很长时间。进入新世纪,胡锦涛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充分认知民族问题的“四个交织”[38],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定不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做到“三个不容”[39]。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理论成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给养。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践从哪里开始,思想理论创新也必然从哪里开始。无论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国家愿景、国际社会日益加剧的民族竞争的客观现实,还是从国内面临的侵蚀和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凝聚力的各方面因素来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历史基础,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

1.必然选择:应对国内外两个“大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大”“之变”具体表现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的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的革命性变化。一方面,这一变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即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快“自西向东”位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更加趋于均衡,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世界文明多样性愈加彰显,世界各国更加开放包容。另一方面,变局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挑战。其一,世界范围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世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快速发展采取的施压和遏制的手段花样百出,不仅表现在经济贸易战中,也体现在政治领域利用新疆、西藏民族事务恶意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舆论战等方面,对中国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巨大挑战。

2.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和现实共同交织的概念,历史上被强调和使用是因为要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今天被强调是因为要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只有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从中国各民族到中华民族,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呈现的是对认识对象螺旋式的上升和深化的过程。从现实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蕴含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事实和深刻逻辑,更指向强起来的战略发展需要。它使中华民族不再是简单的文化概念,而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对内是整合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对外是提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途径。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成为关乎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性概念。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复兴之路并非坦途,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力量,不断增强和铸牢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我们才能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战胜种种灾难,实现伟大梦想。

3.迫切需要:化解国族建构张力和回应民族政策质疑声音。自近代中华民族被建构以来,在民族学领域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中华民族是实体还是被建构的存在、中华民族与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与西方民族理论间的张力问题等等。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诸多因素尤其是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一定程度上存在被虚化的错误倾向,在实际生活中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的某些“个性”或“差异”越来越被实体化,在政策、认知、实践等多个层面被不断凸显,引致民族意识和个体意识高涨,而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被虚化成抽象的概念、笼统的名词。中华民族究竟是不是一个实体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解构中华民族的声音也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出现的过度关注本民族利益或个人利益、轻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华民族认同缺失等问题,以及基于民族身份确定的民族倾斜政策等,无形之中都框定和强化了民族间的边界,使民族意识出现了日益增长的趋势,甚至在部分民族地区民族认同超过了国家认同,民族身份属性成为一种肢解中华民族整体性存在的消极力量。正因如此,不少学者提出了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所谓的“第二代民族政策”,等等,质疑党的民族政策以及中华民族概念合理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习近平明确回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丰厚遗产”“巨大优势”。统一是中国国家存在的前提、基础和要件,也就规定了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民族是中国国家存在的样态、特色和优势,也就暗含了多元是要素和动力。而如何更好把握一体的主线和方向,习近平给出的答案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来化解国族建构张力和回应对党的民族政策质疑的声音。

四、更好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建构

习近平的“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无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亚非共同体、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等,均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四个共同体具有三重维度的面向,是面向中华民族实体历史演进规律的深刻总结,是面向何谓中华民族的深刻解答,是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破题之举。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靠什么实现中国梦、实现什么样的中国梦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国人的视野中,即中国梦实现的基石在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这就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以时代价值和未来指引。

1.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如何使不同民族汇聚起来奔向共同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自在的中华民族,汉族在其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凝聚核心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近代以来,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在其建构过程中起到了凝聚核心作用,尤其是政治上的引领作用,这一点也毋庸置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探索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凝聚起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巨大力量,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民族识别工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先后成立一些省级自治区以及自治县、乡等,确保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促进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确保了作为实体的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巩固。历史有力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40]。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反复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1]。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和引领的核心作用。一是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领域各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思想优势,把党的政治、组织、思想领导贯彻到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让各民族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2020年,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集“民族身份”与“国家公职人员”于一身,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和积极作用。通过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贯彻,更好发挥党的凝聚和引领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推进中华民族朝着更加紧密的共同体方向发展。

2.制度保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4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之路、中国的民族问题解决之路,这是一条已经被无数的发展成就证明了是无比正确的道路。建党之初,由于缺乏对中国少数民族具体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照搬苏联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曾倾向于通过民族自决、联邦制解决历史上存在的民族不平等和民族发展落后问题,但是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对民族地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局出发,不断修正和调适自己的民族理论,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4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觉意识。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历史充分证明,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前提。离开了国家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同时,要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根本前提下,在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特殊支持和特殊关怀,协调解决好当地的特殊问题,尤其是发展难题。二是要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不能只强调民族,忽视区域,也不能只强调区域,忽视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包含了“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的要素,要做到既确保自治主体——民族的权利,还要有自治的空间,二者紧密结合,自治才能有效实施。

3.物质基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现实保障。民族地区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与全国其他地区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市场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对此,邓小平早就说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44]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性安排支持,如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对口支援、对口援疆援藏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失衡,就会严重影响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尤其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事不关己”必然会被高高挂起。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如果少数民族群众缺少认同意识,缺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置身事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篇章也就无法实现。因此,习近平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必须在经济上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边缘化发展困境,要着眼于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发挥好中央统筹、发达地区帮扶和民族地区自主发展三个积极性。2019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大不能减少。同时,还需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抓好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越来越开放的格局中促进各民族扩大交流、全面交往、深度交融,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和促进民族团结上,实现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4.思想基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5]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归宿,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的源头活水,是民族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因此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

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发挥着价值共识的作用,体现了“最大公约数”。有了这个“最大公约数”,56个民族就有了共同追求和梦想,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就有了灵魂和方向。因此,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心任务就是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为引领,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在细微处、在平常事上下功夫,通过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多方参与等形式,构建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要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力量也是最长久的力量。不同民族的个体往往在最初的环境中获得的是本民族的文化,形成的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处理好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才能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要明确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的恢弘博大、历久弥新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注入;其次要了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在大格局、大视野、大逻辑的前提下,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尤其要充分挖掘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使共有精神家园多姿多样,真正在共有的基础上使各少数民族既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又极大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真正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悖”“百花齐放春满园”。

结 语

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完整严谨,且具有丰富内涵,实现了中华民族过去、现在、未来相衔接的逻辑贯通,解答了当前民族理论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现实困惑,指明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发展之路。回望历史,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主动承担起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正在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建构的政治核心力量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展望未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实然状态的中华民族过去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应然状态的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智慧当为天下计。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响彻云霄的政治口号,不是纯粹的思辨图景,而是需要确立和不断追求的共同信念。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的特征,在接续奋斗中,要更好发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将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推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实现。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