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槟榔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控策略分析
——以海南槟榔为例

2021-12-27符宗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3期
关键词:槟榔虫害螺旋

符宗美

(海南省屯昌县新兴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屯昌 571600)

槟榔属于常绿乔木植被,同其他棕榈植物类似,在生长和发育期间,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一方面海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温床,另一方面,我国人工规模化槟榔培育历史较短,多数都是由当地农户自发种植,因此容易产生“重种轻管”、“重收轻营”的现实性弊端,科学防控力度不高,防控措施不健全,槟榔抗病抗灾抗害的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影响槟榔整体创收。因此笔者认为,科学防控槟榔病虫害是极其必要的。

1.槟榔病害种类及防控策略

根据笔者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海南槟榔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病害,主要包括芽腐病、地衣病、烟煤病、日灼病、基腐病、煤烟病、根腐病、叶斑病等。本文主要以黄化病、炭疽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为例,探究槟榔病害发生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

1.1 黄化病

1.1.1 发病表现

黄化病是槟榔常见的多发病,同时也是当前海南省槟榔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黄化病在发病初期,叶尖部分(主要指树冠下层3片叶之间)出现黄化,花穗短小并少量变黑,无法正常展开也不能食用,经常提前脱落,如果此时不及时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整株叶片都会逐渐出现黄化现象,在降水少的时节更为明显,腋芽呈水渍状,整株叶片不能开展,基部出现浅褐色,多数病株在感染之后的6年左右就会出现枯顶现象,直接降低槟榔产量。产生黄化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一些种植户在栽培期间施肥不合理,引起钾素营养不平衡,也可能因为长期粗放管理模式,农户难以及时发现病理特征,最终引发菌原体细菌。

1.1.2 防治措施

对于黄化病的防治,农户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混合施加氮、磷、钾肥,适当施加镁肥,做好保水保肥工作,及时清除病株并焚毁,降低病害的扩散和蔓延,提高植株抗病力。其次还应该科学引种,对每一次引株都要查清引源,避免从黄化病区进行运输。最后,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采用化学药剂喷施法,在槟榔抽叶期间,喷施敌杀死2000倍液,或者速灭杀丁1500倍液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1.2 炭疽病

1.2.1 发病表现

炭疽病是次于黄化病的另一大病害,在染病前期槟榔叶片呈现水渍状小圆斑,边缘有黄晕,随着病情的不断加大,颜色逐渐变为褐色,形状逐年成为多角形和呈圆形,最大可以达到2cm,在发病后期叶片产生少量小黑粒,如果病情严重整个叶片也会干枯而死。炭疽病可以影响槟榔的叶、花和果实。如果在坐果期染病,果皮表面先呈现出病斑,病斑呈椭圆形并伴有黑色凹陷,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剧,果实内部逐渐腐烂。

1.2.2 防治措施

加强槟榔的日常管理,搞好田间卫生,及时发现病叶、病果,并及时清除染病植株,集中烧毁。其次,增施草木灰等农家肥,在发病初期利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1%的波尔多液,也可以喷施50%多菌灵1500倍液,70%甲基布托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还可以利用咪鲜胺、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每2个星期喷施一次,以此来提高槟榔的抗病能力。

1.3 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和叶鞘,严重时会蔓延至槟榔茎部,在1947年左右开始迅速爆发。尤其是多发于高温、高湿、高降水季节。对于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农户要科学灌溉,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禁止大量施加氮肥,清除病株残体,及时排除积水。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利用25%绿乳铜600倍液,30%氧氯化铜500倍液,1%波尔多液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0.5%链霉素,25%青枯灵 600 倍液等药剂加以根治,每2周喷施一次,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每1周喷施一次。

2.槟榔虫害种类及防控策略

根据笔者调查结果,海南槟榔种植区的害虫种类有很多,比如红脉穗螟、椰心叶甲、基斑毒蛾、螺旋粉虱、红棕象甲等,常见的槟榔害虫超过15种,笔者不一一赘述,本文以红脉穗螟、螺旋粉虱和椰心叶甲为例,给出具体虫害防治措施。

2.1 红脉穗螟

2.1.1 主要危害

红脉穗螟是槟榔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同时也是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害虫。以槟榔心叶、花序、果实为食,在幼虫期间就可以取食,尤其在开花期间,花序受害是最严重的,幼虫最开始在花序上取食,其食物残渣和丝状粪便直接导致花穗延展受损,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花叶脱落、果实脱落。如果叶片顶部开始发病,幼虫可以直接造成组织坏死,引发束顶症状,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幼虫还会在内层叶鞘处形成虫粪隧道,更加方便幼虫进入内层叶鞘,阻碍槟榔生长速度,甚至直接引起死亡。成虫和部分幼虫会啃食槟榔外表皮,蚕食果实内部的种子,形成木栓化硬皮,也可能造成流胶影响槟榔品质。

2.1.2 防治措施

在暴发红脉穗螟时,应该及时清除被蚕食的果实和花穗,在减少虫源和虫卵数量的同时,进行集中损毁。其次应该利用化学药剂,比如2.5%敌杀死 3000 倍液,0.1%敌百虫1000倍液,20%速灭杀丁4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蔓延。

2.2 螺旋粉虱

2.2.1 主要危害

螺旋粉虱的传播和蔓延速度较快,并且寄主比较广泛,在所用槟榔种苗基地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该种病害的危害性和风险性较大。在发病初期,幼虫主要寄生在叶片部位,吸食叶片背后的汁液,久而久之叶片正面也会出现绿色斑点,随着虫害的不断加重,斑点面积逐渐增大,最后呈现集中式、连片式黄斑,植株光合作用减弱。螺旋粉虱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很容易诱发煤烟病,因此要加大对该种虫害的预防和治疗。

2.2.2 防治措施

对于螺旋粉虱的防治,首先应该加大物种引进防疫检测力度,尤其对于国外引进的繁殖材料,一定要进行染虫检测,如果发现运载工具和植株中有螺旋粉虱虫卵和病变,必须进行除害处理,集中焚烧销毁,禁止其进入本地槟榔种植区。其次还应该在日常管理时,引入螺旋粉虱天敌,螺旋粉虱的天敌种类有很多,基本以捕食性为主,比如小毛瓢虫、海地恩蚜小蜂、釉小蜂等,都可以有效防止螺旋粉虱的大规模繁殖和蔓延。也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法,利用灭多威、乙酰甲胺磷、啶虫脒、三唑磷、联苯菊酯、功夫水乳剂、高效氯氰菊酯、久效磷、敌杀死等杀虫性药剂,可以有效防止螺旋粉虱成虫和幼虫生长,减低虫害发生率。

2.3 椰心叶甲

2.3.1 主要危害

椰心叶甲是2000年之后在海口和三亚地区被物种侵袭,由于椰心叶甲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因此本地没有生物天敌进行制约,直接导致该虫害迅速蔓延,在5年之内就入侵18个市县地区,槟榔受损面积超过43万公顷,受损植被超过17万株,产量大大降低,为海南省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发病前期,椰心叶甲主要蚕食槟榔心叶并至其枯萎,造成花叶干枯,严重时会大量脱落。

2.3.2 防治措施

使用椰甲清粉剂,对槟榔植株进行挂包处理,放置于心叶部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幼树、矮树。其次还应该加大防疫力度,禁止疫区之间槟榔的调运,对于成年树,可以采用天敌防治法,引进椰心叶甲啮小蜂,利用放蜂器或者形管放蜂法,将椰心叶甲啮小蜂投入槟榔园区,有效降低椰心叶甲的数量,控制虫害发生率。也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法,利用敌百虫、功夫菊酯或者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施和滴管,有效提升防治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气候原因和人工规模化种植的时间短,海南省槟榔管理存在一些现实性弊端,加大槟榔病虫害发生率,比如黄化病、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红脉穗螟、螺旋粉虱和椰心叶甲等,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加大园区日常管理,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法相结合,有效提升防治效率。

猜你喜欢

槟榔虫害螺旋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