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农业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2021-12-27梁月庆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主体农业

梁月庆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扶贫信息管理中心,广西 南宁 532799)

隆安县属于山区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岩溶山地。因奇特的地理环境影响,致农业经济发展程局限性。2015年,隆安县所管辖131个村、1247个自然屯当中,按照自治区当时最新精准识别统一的标准,精准建立档案卡63个贫困村638个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627户71152人。隆安县成为我国扶贫攻坚政策的重点县。隆安县坐落于北回归线以南,环境多雨湿润,且日照充足,具备持续性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优良条件。隆安县耕地面积93.67万亩,林地202.6万亩,前景优良,近年,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建立标准化农业示范区,经过全面种植和当地农业产业的崛起,完善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标准化。依靠当地特色产业逐步发展才是解决脱贫的首要任务,近些年,全线大力开发当地特色农业,根据当地独树一帜的天然环境,发展该县本土特色农产品。为推动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本研究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以其促进长效脱贫的必要性入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借鉴先进经验。

1.隆安县推广本地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业根基不全面

首要是全县可耕种面积较少,且实际每年水利灌溉面积仅达到60%,干旱、水涝等问题频出,农业预防、抵抗自然灾害问题较为严重。其次全县大部分乡村道路条件较差,导致农业及相关产品运输有较大程度困难。并且该县中低量产土地占大部分,面积达到44万亩,田地质量较低。农业整体根基较差,限制隆安县发展农业产业的脚步。

1.2 部分地域条件较差,贫困面大

隆安县属于大山石区,天然条件较差,土地坐落不完整,目前贫困人口约有11万多,大部分居民住在天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内,不科学的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成为主要收入,非常容易因为灾难、染病等不确定因素成为贫困户,加大农民收入是首要难题。

1.3 农业产业无法与现代科技化水准接轨

农业科技无法完美匹配当地农业发展与农户的实际所需。针对农业科技宣传的专业人员极少,专业度及架构有所欠缺,专业人员当中老龄化,农作物、水果等种植专业人才匮乏,对当地农产业的发展难有助力。

1.4 再加工及产业链新颖度不足

当地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链重度闭塞,严重缺乏针对农作物研发、再加工、销售的各类专业人才。没有为特色农产品建设全面产业链,因此大多数农作物都是直接销售,没有利用上特色农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值。

1.5 脱贫主体与企业缺乏完善的共赢机制

脱贫主体与企业应以利益为纽带,在生产经营中各自分工合作,共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贫困人口处于弱势地位,贫困户与企业之间未建立长期利益关系,两者关系松散,甚至部分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压价,农民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维持长期利益。同时,贫困主体与企业之间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如何确保农民的预期收益和零风险、如何实现双方合作的互惠互利、如何确保政策对贫困主体及市场主体的支持效益等问题缺乏完善的制度。此外,对于企业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企业在得到政府扶贫资源情况下,未准确评估该产业企业有多大的带动作用,如何发挥对贫困人口的指导、示范、帮扶及增收作用,从而难以确保隆安县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2.实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思路

2.1 加强基础,夯实公共设施,巧妙利用土地资源

首当其冲的是合理、科学的规范土地资源,根据天然环境,引导农户适度探索新型农产品,合理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结合全县不同地区地质地貌及水土灌溉问题,耕种适合当地特色农作物。加大力度防范不同天然灾害为地区造成的损失,当地气象局、自然资源部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合开展针对天然灾害的预防及有效处理的宣传及教学工作。且筹集多方资金,继续投入到交通道路方面,平原道路夯实道路基础、质量;山区道路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修建道路,加宽车道,方便运送货物的各类基础车型畅通,带动一方经济面貌。

2.2 规划土地种植及人口居住,鼓励贫困户搬迁工程

推广土地流转,提高综合土地利用率,部分农户可以承包他人土地,发展自身种植优势,从而带来不菲的效益,同时让更多农户从依靠土地生活走出来,引导搬迁城镇,向农产品相关产业链转移工作,同时要为居民提供更便利、优质的公共服务。尝试城镇化建设,建立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实现脱贫致富的任务。

2.3 以人才为导向,培育、引进农业技术人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支撑。鼓励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带动当地群众生产致富,拉动贫困村农民增收。推动各类人才形成合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创业,同时创新方式吸引资本和人才参与,带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内外合力,打造专业的农业人才工作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同时,强化科技,培育人才。加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打造乡村信息人才队伍,促进乡村全面融入信息化浪潮,依靠互联网高效接受新政策、 新技术、新思路、新商机,切实提高信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2.4 以点带面,加强对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培养

扶持培养龙头企业及当地农产品相关产业链的经营主体作为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点来抓。积极为龙头企业及经营主体解决资金、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及经营主体申请贴息 贷款,加强服务,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把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增强其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的能力。同时,鼓励企业 加强研发创新、扩大销售渠道,不断延长产业链。

2.5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企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隆安县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隆安县农业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共同盈利、共同承担风险的互惠共赢机制,防止企业与农业主体在利益上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双方应明确责任,在产业发展中做到有效衔接,使农业与企业结成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鼓励脱贫主体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模式,还能保障企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隆安县作为传统农业县,虽目前已经摆脱国家级贫困县,但农业标准示范区建立较少,农业标准化意识不高。应当以各方新、老媒体为载体,加强宣传农业标准化的工作,提高全民意识。改变全民格局,在重视耕种及数量的同时,也不要轻视质量、标准和销售的问题。提高地方农民种植技术和市场经济敏感性,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把农民变成市场经济的理性人,解放农民思想,开拓农村意识,促进当地村民创业创收,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改变农村村容村貌差、法律意识不强、经济规律不懂等诸多问题,以点带面地逐步提高隆安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隆安县农业产业扶贫攻坚任务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跟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隆安县农业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主体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论碳审计主体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