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农艺师培养策略
2021-12-27李兴霞曾昭倩
李兴霞,曾昭倩
(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3406)
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政府正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将培养重点放在以下6 类实用类型,即行政管理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技术开发与推广型人才、能工巧匠型人才、养殖种植型人才和文化输入输出型人才,使得我国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能够步入正轨。以培养农艺师等实用型人才为中心,进而辐射带动农村地区的农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艺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重要意义
1.1 农艺师的工作性质
农艺师是指在农业技术领域具有较高专业度、经验性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能够在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生产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群体。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出身或愿意投身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人才越来越多。相较于普通农民,农艺师不仅具备更高的学历(平均学历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而且对于农业技术、农村经济也具有更高更强的掌握力、理解力,如在农作物的播种、栽培、施肥等种植管理方面都具有更专业的知识[1]。除此之外,农艺师还可以操作、控制各类适用于农村生产的先进生产设备,并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农艺师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方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身为农村建设的中枢人才,农艺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知识,心系农村,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农村生产建设中来。
1.2 农艺师的工作内容
农艺师的主要工作内容较为丰富且复杂,需要农艺师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与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2]。农艺师需要配合政府宣讲人员对当地的农民进行农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帮助农村法律意识薄弱的农民普及农业法律知识,正确理解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正确理解并学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按照党与国家要求的正确方针路线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农艺师需要积极向当地农民推荐、推广新型的优良粮食、作物品种,介绍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农业设备,并参与相对应的试验与实践,有效将各地区发展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种植栽培技术、新型农药和先进设备等应用向当地农村推广[3],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进展,帮助广大农户更新种植技术、更新农作物品种,为他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捷服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与教育,使农民更多地了解、掌握各类农作物的病虫害特征,从而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在农作物的丰收季节,农艺师需要提前帮当地农民了解当地天气预报,做好合理的抢收组织工作,构建科学的安全抢收队伍,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户一年的劳动成果。
1.3 农艺师的重要意义
振兴乡村经济是我国当前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带动农村的共同富裕,保障农民的增收。实现农民增收,不能只依靠农民外出务工这一条路,还应立足于农村当地的丰富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开辟出致富增收新路子才是重中之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培养农艺师职业,以帮助农民、带动农民,促进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目标[4]。
2 加强农艺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措施
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农艺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专业技术。改善农村农业发展不良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对农艺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促使农村区域的农业发展进一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大对农艺师培养的力度,即加强对农村区域实用性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引进。
2.1 提高农专生的返乡就业福利,吸引成为农艺师一员
我国农业院校众多,可以专门培养农艺师等专业的农业技术类人才。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学校专业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各种优秀的现代化技术,丰富在农业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还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科研活动。这些农业类大学生返乡就业,将会给农村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动力,也会成为农村建设的农艺师后备人才,为乡村农业发展作贡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及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类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关注力度,从政策上提高他们返乡就业的福利[5]。同时,在大学生返乡就业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促使其全心地投入到农村发展建设中来。地方政府部门还应提供有关的对接政策,实行农业大学和农业人才对接的机制,方便农业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中,从而吸引更多的农业专业技术大学生选择返乡就业,发展农村经济。
2.2 创建三级人才信息库,完善我国农艺师的信息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如今,农村地区也普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可配合农艺师助推农村各项经济发展项目的开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农村地区人才发展应积极创建县、乡、村三级人才信息库,加强对农村区域不同类型优秀人才资源的整合,将农艺师人才集中管理并有效调配,共同为农村发展作出贡献。地方政府应设置三级人才管理的专业机构。县人才办作为主要的负责机构,乡镇人才服务机构作为阵地,村人才服务机构作为网点,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人才信息网络,有效实现人才的管理。加强对不同类型优秀人才的科学分配和管理,提高针对农户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3 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补充现代化农村人才进入农艺师队伍
政府及下级农业部门必须认识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改进农村地区传统、落后的农业技艺,更换为科学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实现农村致富创收的重要手段。农民在学习掌握农业技术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先进农业科技及生产方式,使更多的农民熟练掌握相关的农业技术,带动当地的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发展[6]。联合农业高校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当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人才资源。例如,农学、园艺学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具备更系统的农业知识基础和农业实践基础,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保障农业大学的师资力量,聘请农业专家或优秀农艺师代表参与到大学的教学工作中。
2.4 全力开展农艺师的培养计划,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进程
1)为使更多的农户学习、掌握更多的农业致富本领,政府应联合当地人事局、科技局、科学协会等,举办中、大型的农艺师人才培养班,同时吸收当地农村建设部门的高级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典型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2)到外地的农业大学或当地的农业创新孵化基地进行集中教育学习。3)聘请专家、职业农艺师以知识论坛、经验分享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技术知识的传授。4)培养班结业后,应下放至当地的乡镇、村、对农口站所、种养专业户等地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式的科学传授、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当地农户农业知识、技术。5)结合当地各农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培养,不可一概而论。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与目标进行系统地分类培训,让种植、养殖的能手着重学习应用型、技艺型知识;让经纪人队伍学习外交型、公关型知识等。
3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确保我国各大产业持续输出的支柱。实现我国农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是关系重大、意义重大的事业。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强化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基础,必须加大对农艺师等专业化、实用性农村人才的培养与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