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猪链球菌病综合防治措施
2021-12-27丁祥云
丁祥云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司马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邵阳 422400)
引言
猪感染病菌是导致生猪养殖业产生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猪链球菌病具有发病快、影响大的特点,严重威胁到生猪的健康,链球菌是导致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来源,在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速度分为慢性型、急性型、最急性型,感染后极易导致猪的死亡。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患病猪,对传染源进行隔离处理,避免进一步传播扩散,导致猪大批死亡。
1.链球菌的主要特征
链球菌是一种化脓性球菌。利用革兰氏染色对其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后呈阳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病菌呈现出链状形态,与佛珠形状相似,因此称为链球菌。链球菌的分布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在自然界的水、空气、土壤中都有分布,此外在动物的泌尿生殖道、肠道中也较为常见。链球菌由于菌群种类的不同,致病性强弱也有所不同,其中呈腐败菌形式的菌群不具备致病性,一些致病性较强的类型则能引起多组织炎症。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接触性疾病,人在患病后会出现一些肠胃炎症状,例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因此对链球菌进行防治时,需要考虑到人患链球菌病的渠道,加强对肉类、乳制品的防控。
链球菌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营养摄入,主要依靠血液或血清培养,在外培养时将其放置在肉汤中观察不到细菌生长,对温度进行调整后判断出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6.5±1.5℃。链球菌能够在7.5左右的pH值中得到良好的生长,将血清肉汤作为培养材料时,链球菌初始呈现出浑浊状态,随着细菌的成型逐渐转变为颗粒状,并且在管底发生沉淀。通过实验可知,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链的长短影响到其具体生长状况,较长的链通常具有溶血性。
2.临床特征
2.1 根据发病位置分类
2.1.1 关节炎型
链球菌病在关节发病通常发生于猪的后肢跗关节和前肢腕关节,发病时会出现关节肿大的现象,患病生猪会出现跛行的特征,关节炎型链球菌病通常发病时间较为缓慢,主要对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致死率较低。
2.1.2 败血症型
出现败血症型链球菌病的生猪会出现体温偏高的现象,患病猪体温能够达到42℃,在新疫区患病率更高。感染细菌的生猪食欲大减,或是完全不进食,并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现象。在皮肤上有明显的表现,四肢、腹下、耳上皮肤上能够观察到血性红紫癜,败血症型的链球菌病通常在2~5d后完全表现出来。
2.1.3 脑膜炎型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是致死率最高的类型,并且爆发时间相对较短,患病较为突然。脑膜炎型的突出表现神经性症状,病猪会出现磨牙、口吐白沫等现象,并且无法对肌肉进行控制,会导致病猪全身肌肉震颤、盲目向前冲。脑膜炎型链球菌并会导致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出现全身性症状,导致病猪在1~2d内出现死亡。
2.2 根据发病时间分类
2.2.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链球菌病的发病时间较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生猪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发病时间只有数小时,缺少治疗时间,病猪死亡率极高。最急性型在发病前通常缺少显著表现,因此养殖人员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病猪的死亡也较为突然。
2.2.2 急性型
急性型与最急性型相比,通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以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型为主,潜伏时间为1~3d,感染链球菌病的生猪首先会突然出现食欲下降的问题,随后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并且还会在肌肉控制上存在一些困难,出现走路不稳的问题。急性型链球菌病在感染时还会导致猪的缺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会相继出现便血等问题,最终在2d左右因缺氧死亡。
2.2.3 慢性型
慢性型细菌感染通常以关节炎型为主,患有慢性型链球菌病的生猪会出现行动困难的现象,影响到其正常活动,导致进食受到限制,并且会遭受其他猪的攻击。由于患病时间较长,病猪体重会逐渐减轻,严重影响到猪的健康生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病灶会出现扩散,最终导致死亡。
3.流行特点
链球菌的感染、发病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通常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因此盛夏季节链球菌病的爆发率相对较高,并且发病时容易导致病猪出现应激反应。养殖场内的蚊虫还会导致病菌的进一步扩散,造成较大的影响,出现地方流行性特征。此外疾病的传播还受到猪群抵抗力的影响,在抗病能力较强的猪群中,爆发疾病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致死率较低。同时养殖环境也会影响到病菌的传播速度,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小规模养殖场中,疾病暴发的速度相对较快。由于链球菌病的爆发速度快、致死率高,通常会对养殖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受到流行性疾病的侵害,养殖户应该加强疾病预防,提高生猪抗病能力,并且注重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
4.病理学变化
在对病例进行观察时发现,因为链球菌致死的病猪通常具有败血症症状,细菌感染会导致病猪出现全身器官充血,病灶在淋巴结组织上的体现较为明显,对病猪淋巴结进行观察,发现病变后呈现出深紫红色。在对病死病例解剖后发现,淋巴结边缘存在梗死现象,此外一些病例还会呈现出脑膜充血的状态,导致脑膜组织产生脑膜积液或淤血。对病例的关节部位进行进一步解剖,会在内部发现大量积液,积液呈黄色浑浊状,发病时间较长的病猪还会导致关节的坏死,同时导致淋巴结周围出现菜花状赘生物或黄色胶冻样液体。
5.链球菌病防范措施
5.1 优化养殖环境
为了因为疾病的大范围传播,避免为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需要养殖人员对养殖环境进行优化,并且加强对生猪状态的观察,及时发现感染病菌的情况,对病猪进行隔离。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猪圈进行清理,确保其干净整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对猪圈和食槽进行消毒。消毒时需要采用1:300复合酚和3%的氢氧化钠。此外在母猪分娩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起消毒工作,在仔猪断脐过程中应该及时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在日常养殖中应该始终保证猪圈的干燥通风,做好蚊虫防治,降低患病后病菌的传播范围。
为了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黄氏多糖。在生猪饲料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搭配,确保猪能够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必需的营养。发现病猪后为了避免造成地区间的流行性疾病,需要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对病猪进行科学隔离。
5.2 及时接种疫苗
疫苗是降低生猪患病概率的最佳手段,在接种疫苗前需要对猪群的免疫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确保母源抗体能够与疫苗产生的抗体进行有效结合,针对实际情况对疫苗接种方式进行适当修改。当前猪链球菌疫苗的形式较多,需要养殖人员根据血清型判断,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进行接种。仔猪通常选择多价灭活苗进行接种,为了保证抗体产生效果,在疫苗接种后短时间内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随着流行病种类的多样化,当前生猪免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因此在接种链球菌疫苗后应该对猪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时发现过敏反应,进行药物注射,降低疫苗中致敏因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注射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通过提高猪的免疫力来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避免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导致猪的死亡。
5.3 药物防治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定期进行预防性用药能够提升猪对链球菌的免疫力。根据猪不同时期生长特点选择性用药,不仅能增强猪抵抗链球菌的能力,还能加强对其他流行疾病的抵抗,确保猪的健康生长。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猪的免疫力,会选择复方敌菌净、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四环素等,对猪进行连续饲喂,能够预防猪感染链球菌病。在养殖场发现患病猪后如果缺少对应的链球菌疫苗,利用药物能够预防其他健康生猪受到感染。饲养人员需要将四环素加入饲料中,用药量根据猪的体重判断,控制在125~200g每吨,用药需持续4~6周。在流行病多发季节,可以采用强力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提高猪群抵抗力,用量为600~800g每吨,用药时间持续7d,在已经发现病猪后可以采用阿莫西林和磺胺五甲氧嘧啶,加入饲料中,用量分别为200g每吨和300~400g每吨,持续用药7d。
6.猪链球菌病治疗措施
6.1 发现病情后采取的手段
生猪饲养户应该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做好疾病风险预警,对链球菌病的防治手段进行充分了解,确保在发现病情后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手段展开治疗。首先在发现生猪健康状况异常后需要及时对病症进行确诊,对链球菌病的诊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养殖人员需要对猪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确认关节部位是否出现了炎症,饲养人员应该对猪是否感染了败血症和脑膜炎进行判断,仔猪在感染病菌后会出现运动失调的问题,进而产生一些转圈、发抖的现象。针对已经病死的猪,需要对其进行解剖,观察器官充血情况,患有链球菌病的猪呼吸系统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脑积液,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关节炎。由于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通常会将链球菌病和急性猪瘟、慢性猪丹毒等混淆,因此需要对病猪进行细致检查,避免出现判断失误,确保用药正确。同时养殖人员需要及时将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于对病猪展开细致的实验室检查。
在对病猪进行确诊后首先需要将病猪隔离起来,设置封闭疫区,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有关部门,对周边猪场进行排查,避免病菌感染规模的扩大。随后养殖人员需要对猪圈进行全面消毒,对器具进行清洗,保持猪圈的干燥通风。此外养殖人员需要对猪群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健康猪群中不存在潜藏病菌,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6.2 链球菌病治疗药物选择
在链球菌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或西药都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其中西药主要采用青霉素G钾、维生素、头孢氨苄、氧氟沙星等。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连续4d使用400~800万单位的青霉素G钾(0.236g),能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每天两次通过肌肉注射使用维生素C,用量控制在4g。或是每天两次通过肌肉注射使用头孢氨苄(0.125g),按照猪的体重控制用量为15~25mg/kg,能够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利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需要将0.2%的氧氟沙星粉剂(0.1g)加入饲料中,连续用药5~7d,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随后连用5d0.1%的复方新诺明。
治疗链球菌病的中药药剂主要包含两副,其中一副为七叶一枝花与白毛夏枯草各10g,紫花地丁、忍冬藤、野菊花各15g,将中药煎水后灌服,或是将30g紫花地丁与30g蒲公英煎水后加入饲料中,每日喂服2次,连续用药3天。
6.3 链球菌病的治疗原则
在猪感染链球菌病后首先需要秉承着尽早发现、尽快治疗的原则,对病猪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为了降低病猪的死亡率,需要及时对病猪注射高敏感抗菌药,确保剂量和疗程满足疾病治疗的需求。在注射高敏感抗菌药前,首先需要对猪进行药敏试验,确保不会出现抗药性,为了降低出现抗药性的风险以及治疗成本,可以选用头孢菌素。
6.4 链球菌病治疗方法
在链球菌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病症的不同采取所对应的治疗方法,其中在关节炎型病猪的治疗中应该采用青霉素(0.236g)和地塞米松(1ml:5mg),对肿胀关节进行分点封闭注射,注射后在关节处涂抹鱼石脂(10g)。针对败血症型病猪,主要采用头孢噻呋(0.5g)注射,利用黄芪多糖对其进行稀释,起到广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株有效,与萘普生(0.1g)进行配合使用。为了避免猪群遭受大范围感染,同时要对猪群用多西环素粉剂(0.05g),起到广谱杀菌作用,可以将其添加在饮用水中,也可以采用粉剂拌料的形式。在对脑膜炎型病猪进行治疗时,通过采用复合磺胺嘧啶(0.5g),能够减少细菌合成的必需物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能够确保猪的健康生长,避免因为传染病造成猪的大批死亡,为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猪的链球菌病防治中,主要需要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出发,在预防上需要维持猪圈的良好环境,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保持其干燥通风。为了避免健康生猪感染病菌,需要及时对生猪注射疫苗,或者通过用药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在发现病猪后应该第一时间上报与隔离,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降低病菌的传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