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绿色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2021-12-27高丽霞张丽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畜产品牧区

高丽霞 张丽芳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农牧工程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5)

畜牧业是内蒙古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对保障全国绿色畜产品供给、生态安全和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内蒙古农牧业的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种植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区畜牧业的增长速度惊人,草原畜牧业保持优质稳定。农业部门结构、种养业的内部结构有所调整,农畜产品的产量有所增加,品质也逐渐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系统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

在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 鲜明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原则、任务、举措,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区各族群众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全会突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明确提出推动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发展,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1.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然

1.1 我国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

2017 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1.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概括为“四个一”,在“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1.3 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必然

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支柱产业。全区103个县级行政区中99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养殖活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是关键,是基础。目前,全区已认定的家庭农牧场1.3万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8.2万家,每年标准化养殖牲畜存栏3000万头(只)以上。以优势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积极创建特色畜产品优势区,打造蒙牛、蒙羊、蒙草等“蒙字号”品牌和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阿拉善双峰驼、鄂尔多斯绒山羊、呼伦贝尔三河牛等区域公共品牌,有力支撑了农村牧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

2.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传统文化优势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优势产业。内蒙古传统畜牧业,即游牧型畜牧业拥有长久的历史。在当今社会下,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在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并不少见,而特色文化对特色产业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2.2 绿色资源优势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

2.3 农牧结合优势

内蒙古不仅是全国畜牧业大区,也是种植业大区,为农村和牧区畜牧业资源互补提供了天然优势。一是“牧繁农育”优势明显。为推进草原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在农区养殖集聚区和农牧交错带,以“粮改饲”“草牧业”为抓手,积极引导牧区牛羊养殖向农区转移,实现牧区“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全区牛羊区域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2.4 发展基础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内蒙古一直以来注重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牧区产业发展、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等工程项目,不断加大棚圈、机井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二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在牧区通过联户、合作社、草牧场流转等,发展生态家庭牧场。在农区引导龙头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养殖场建设,推动千家万户庭院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

3.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将面临的挑战

3.1 畜产品整体档次不高

内蒙古畜产品种类丰富,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是高端畜产品相对短缺,特别是高端牛羊肉产品比重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满足差异化、个性化消费能力低。

3.2 草原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

因草原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低等原因,绿色产品优势没有充分体现,虽然市场认可度高,但优质不能优价。例如,内蒙古最具优势的肉羊中,乌珠穆沁羊、 阿拉善羊、呼伦贝尔羊、苏尼特羊的肉产品与国际上的新西兰羊肉、澳大利亚羊肉、土耳其羊肉和国内喀什羊、巴什羊、尉犁罗布羊、宁夏滩羊等媲美,在国内市场认可度较高,但是牧户在活畜交易中很难实现优质优价。

3.3 绿色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处于“杂、散、小”状态,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 2018 年,全区73个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销售收入为 1856.1 亿元,其中伊利、蒙牛两家能达到 1485.3 亿元,占到 80%,其余 71个仅占20%。

3.4 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内蒙古牧区绝大多数牧户以天然草地放牧为主,降水变化是影响牧民牲畜饲养效益的重要因素。十年九旱是内蒙古牧区的基本气候特点,直接影响牧草返青和年度产量。草牧场是否超载,与年度降水量与季节分布关系密切,干旱成为草原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导火索”,也成为草原生态问题的主要自然根源。

4.绿色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路径

4.1 优化农畜产品产地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2 打造绿色畜牧业品牌

全力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 标准化是品牌农业基础,品牌农业要依靠可追溯体系来支撑。标准化生产后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信得过,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农畜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

4.3 培育现代畜牧业带头人

人才是农村牧区的短板,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通过教育、培训、引进等多种途径,培育发展现代畜牧业经营人才、社会化服务人才和畜牧业种业、防疫、畜产品研发等多领域的人才,加快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4.4 完善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出台具体举措,明确在引导新兴产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细则。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打造“互联网+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构建科技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4.5 强化新兴产业发展资本供给

科技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较大,需要大量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区相关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4.6 持续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加大投资、大力引导,加快传统畜牧业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畜牧业产业革命。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 时代已经来临。5G技术可能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市场化路径,使生产者的生产效益、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使生产者更加方便地管理畜牧业生产,使消费者更容易、更放心地获取绿色畜产品。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畜产品牧区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蒙古国消费者购买畜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民族传统游戏在牧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新巴尔虎左旗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