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的农机推广工作
2021-12-27徐平
徐 平
(云南省昭通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 昭通 657000)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提高了农机的装备水平与质量,将农民从繁重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要性
近年来,政府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颁布了系列政策措施。农民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增加了农机购置投入,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仍有部分农民无力购买,还有部分农民不清楚如何购买到适合当地的农机设备,导致农机设备应用效率不高。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生产力,需推广农机设备。需有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农机时一部分费用由国家补贴,使农户得到实惠,有效促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二、云南地区农村特点及农机使用现状
1、劳动力现状及农村特点
云南地处西南高原山区,面积39.4 万km2,幅员辽阔,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较小、零星分散,且多处于坡地和缓坡上,农村也多位于山区和半山区。受云南特有的地形、气候影响,农作物种类较单一。随着城市发展,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镇,导致农村缺乏劳动力。
2、农机应用现状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农机使用主要集中在坝区,半山区、山区很少或几乎没有,且配套的拖拉机、旋耕机、培土机的使用频率较高、较成熟,但针对农作物种植要求的器具种类偏少且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种植需求[1]。
三、基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的农机推广
1、深入推进农机推广工作
只有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农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体会到真正的优惠,才能有效展开农机推广工作。补贴政策落实可采用以下办法:
建立责任和监督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建立责任制来强制性推动落实此项政策。
加强政策宣传。农民对政策了解的多对落实政策也是一种监督,这样才能发挥出政策的实际作用[2]。
2、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应全面应用互联网和辅助管理系统开展工作,提高申请、受理、资格认定、机械设备检验、拟补贴对象公示等相关环节的服务效率。针对远距离山区的农户,应安排相关人员深入协助。
此外,农机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与农机销售的联系,敦促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加大对农机生产不规范、降低配置、抬高价格、以次充好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推广效果和范围[3]。
3、做好农机宣传工作
以宣传大会的方式,向当地农民讲解相关农机的优势和使用方法,并印发宣传卡片或者宣传册,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发放,让更多农户认识到农机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必要性,以此增强农民对农机的重视程度和购买意愿,进而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工作人员可到农户家进行调查,了解用户对农机的满意程度和使用意见、建议,有效增强工作人员与农户的联系,真正掌握农户的需求。此外,配合国家补贴政策,让农民感受到切实利益,让农机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4、做好农机售前售后工作
农民在选购农机时经验不足,工作人员需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具体需求,然后根据云南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农户推荐合适的农业机械。
农户在使用中,技术与工作人员需进行实时跟踪观察,定期与农户进行沟通,了解农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与农户的生产生活是否匹配,保证农机正常使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根据云南实际开展农机推广工作
云南高海拔、纬度低,山脉河流纵列南北,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在高层阔叶林下,形成了自然隐蔽的生态环境。云南省的土壤多属森林土壤第四类型红壤,滇南和滇西南多属砖红壤性红壤及砖红壤,pH 值为4~5。不同地域应配备不同的农业机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补贴政策。农机设备的性能决定其推广价值,推广前要科学计算投入与收益,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
6、加强科技创新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应提高创新意识,促进先进农机设备在更大范围内的使用和推广。农机管理和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反馈农机的使用意见,确保研发与推广机构根据农民的使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这样在保证先进科研成果实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同时可大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应注重对农机使用者的培训,确保使用者了解农机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确保农民增收。
四、结语
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普及与发展,不仅减轻了劳动者压力,还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农机采用更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可提升生产的精度和质量,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业机械。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了解到使用农业机械的切实效果,促进当地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