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寿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

2021-12-27李应生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田间病虫害水稻

李应生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三觉镇农技站,安徽 淮南 232231)

寿县处于安徽省中部,四季分明,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县是水稻生产大县,水稻栽培面积在16 万hm2以上。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农民种植收入,需积极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同时,依据病虫害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秧田选择

合理选择育苗田块,保证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光照条件适中,具备便捷的排灌系统,避免育苗秧田附近种植其他谷类。栽培田需有机质含量较高,磷钾含量在中上标准。确定秧田后及时开展换水处理。

在育苗前施足基肥,满足种苗生长的养分需求。基肥一般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动物粪便等。同时,依据秧苗生长的养分需求,配施尿素、过磷酸铵、硫酸铵等化肥。一般每吨稻谷需20 kg 纯氮、10 kg 五氧化二磷、20 kg 氧化钾。

2、稻种选取

综合考虑地块土壤类型与环境条件,科学选择水稻品种,如齐两优908、晶两优534 等。播种前对稻种进行处理。

(1)晒种与选种

播前2 周内选择晴天晾晒稻种3 天左右,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同时提升种子的吸水能力。阳光的紫外线还能有效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致病菌,有助降低苗期病害发生率。晾晒后及时去除掉病粒、残缺粒、瘪粒,除去种子中的各种杂质,确保种子纯度。

(2)浸种与催芽

浸种可降低苗期病害发生率,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先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然后使用广谱杀菌剂拌种。

为保证催芽效果,需严格控制催芽温度。一般遵循破胸、催芽以及晾芽等步骤,破胸环境温度保持在30℃左右;破胸种子达到80%以上后,按照20℃标准进行催芽处理;种芽达到2 mm 后,按照15℃标准进行晾芽[1]。

3、科学播种

寿县一般在6 月上旬开展播种工作,最晚不超过6 月下旬。播种时依据水稻品种科学控制播种密度。通常常规水稻品种用种量为25 kg/亩;杂交水稻品种则需适当降低播种密度,用种量为12 kg/亩。

4、适时移栽

秧苗达到35 天苗龄且处于5~6 叶期,即可实施移栽工序。移栽秧苗需挺立、叶片直立、根系发达,白须根较多。为满足水稻生长发育需求,提升水稻整体产量,需依据田块地力水平合理控制移栽密度。通常中等地力及肥力水平的田块,每公顷基本苗数保持在75~105 万株左右。

5、田间管理

(1)返青分蘖期

此时需密切关注水稻生长状况,开展分蘖、晒田工作,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速度加快。通常移栽1 周后结合田间杂草类型开展化学防除工作,鸭舌草、牛毛毡等浅层杂草可喷施25%恶草灵、EC 等药物进行防治。此阶段可适量施用分蘖肥,一般每公顷施用尿素70~100 kg,可促进水稻分蘖,有助于提升水稻产量、质量。

(2)拔节孕穗期

此时需适当增加灌溉水量,一般按照3 cm 标准控制灌溉深度[2]。密切关注田间湿度,避免出现干旱缺水问题。为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可适量追加穗肥,一般施用尿素与氯化钾。

(3)抽穗结实期

此时需开展浅水灌溉,同步进行根外施肥处理。为满足水稻植株发育需求一般进行2 次追肥,混合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与0.1%尿素肥液。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中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其中,恶苗病、纹枯病、灰飞虱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几率较高。为保证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避免化学农药影响水稻品质,需逐步构建综合防控体系。

恶苗病属真菌性病害,一般出现在水稻苗期和抽穗期。幼苗患病后容易徒长,叶子黄化较严重。茎秆腐烂后表面会出现白色、粉红色的霉菌层,之后变为黑色。

纹枯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般在苗期和穗期发生,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子、茎秆等部位。患病后,患病部位会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之后扩展为云纹形、椭圆形病斑。若病菌侵染到水稻叶片,叶子会变为黄色并逐渐腐烂。如果田间湿度高,患病部位还会产生白色网状菌丝。

1、农业防治

合理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尽量种植农业农村部门推广的品种,如齐两优908、晶两优534 等。这些品种经过试验种植,适应性良好。种植前使用饱和食盐水法,清理上方漂浮的瘪粒、病虫害粒等。播种前深翻和晾晒田块,杀灭土壤中的致病菌与虫卵,减少土壤致病菌数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水稻收获后堆沤处理秸秆,彻底杀灭秸秆中的成虫和虫卵。

2、物理防治

(1)频振式杀虫灯

很多害虫的趋光性特征明显,可借助频振式杀虫灯高效诱杀,如二化螟、三化螟等。一般2 公顷田地安装1 盏杀虫灯即可,杀虫灯底部与地面距离控制在1.5 m。害虫高发期间,晚上9 点打开,次日上午9 点关闭。

(2)性诱导剂

性诱导剂能诱杀害虫成虫,减少田间的虫卵基数。结合田间虫害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诱捕器,诱捕器与地面距离控制在30 cm。

3、生物防治

相较于其他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的难度小且效果显著。

(1)天敌防治

积极保护病虫害天敌,营造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利用天敌消灭和控制害虫。如田埂种植豆类植物,可吸引蜘蛛等天敌昆虫;也可在害虫高发期在田间释放适量赤眼蜂。

(2)生物农药

水稻田病虫害问题较严重时也使用新型生物农药。与常规化学农药相比,新型生物农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不会影响水稻品质。目前,苏云金杆菌、植物源除虫菊脂等使用较为广泛。

4、化学防治

当田间水稻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时,可结合病虫害类型进行针对性化学农药防治。

水稻恶苗病可使用50%加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药液进行浸种处理,持续3 天左右。每天及时翻动种子,保证浸种效果,可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可喷施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药液。灰飞虱虫害可田间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兑水药液,持续喷施3 次,喷施间隔在1 周左右。稻纵卷叶螟虫害可田间喷施多靶标2000 倍液或80%杀虫单粉剂药液[3]。

三、结语

为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规范水稻栽培技术,科学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持续提升水稻栽培效益。水稻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要在传统化学防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等技术,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猜你喜欢

田间病虫害水稻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一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