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双创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2021-12-27王宇飞姬潮心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业财双创

王宇飞 姬潮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0 引言

伴随“大智移云物”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基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背景,以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建设、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为智能财务的实现搭建了数据基础、组织基础与技术基础,成为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借此布局新技术,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构建竞争力的重要议题。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强调,“加快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学化分类管理,探索个性化培养路径,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对传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改革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创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的探索。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1)“大智移云”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综合应用先进数字化手段,推动实现传统财务向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自动化、财务职能智能化以及机器学习智慧化财务变革,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财务数据价值。

(2)“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发展,导致企业经营环境与商业模式不断变化,“业财融合”更加深入,掌握一定岗位实践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企业招聘基本要求。

(3)创新创业的实施者是学生,指导者是教师。通过双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开发、创业知识学习、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实践开展;有助于教师研究企业新商业模式,开拓融合双创理念的教学新思路。

(4)数字技术正在解构重组经济与商业,给财务人和财务组织带来新机遇,为创新创业输入新活力。

(5)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结合,有助于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趋势预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根据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推动力量,强调在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大数据环境与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有机结合,推动互联网环境下各个经济活动业务流程的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双创活动开展,充分实现“业财融合”,构建一套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并带动财务管理专业改革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结合,具有专业知识和双创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智商、情商和数商“三商”合力的双创型人才,是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伴随“大智移云物”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财务工作更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财务转型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为了培养智商、情商和数商“三商”合力的双创型人才,教师将双创目标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指导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双创活动和竞赛等,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创业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共创“校、企、师、生”共赢。

(2)根据“业财融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运作的需求,设计一套柔性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与程序,建立能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办法,在原有专业评价体系中增加双创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并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与措施。

(3)利用校内外信息化平台,面向市场,开发与教学融合的创新创业项目,解决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问题。学校通过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数据学习与实践创新平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完成信息化类基础课程和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经济管理学院现有两个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信息工程实验中心,其下设的信息工程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室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课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教师学习和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提供平台;学生还可以通过“经管问道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进行实战模拟,对接企业真实情景;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供教师全方位开展案例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基地。经济管理学院签约了省级示范校外实训基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白浪开发区,此外,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湖北恒佳房产评估有限公司、深圳市兢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湖北精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湖北安旭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十堰市商务局、上海东风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十堰伊莱特工贸有限公司等均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操能力,了解企业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市场所需,师生共同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过企业专家认证后实施创业。

(4)构建集“平台思维、连接思维、共享思维、协同思维和智能化思维”于一体的网上实训基地。财务管理专业以现有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并开发“大数据财务系统”,主要具有:电算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功能,从而拓宽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空间,真正实现课堂与市场的结合。

(5)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业财融合”案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计划。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引入大数据、信息化,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实现“业财融合”目标,突出“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重新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创新创业项目为核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大数据财务信息平台网站合作,实现课程教学与双创项目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编辑一系列以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的,体现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教材。实现“以所学治所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技能与创业的紧密结合”。

4 双创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1)从学生方面来看,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得到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企业业务人员的经验指导,学生带着创业任务进行实操,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将大数据理论和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加强熟练使用大数据信息系统,提高从海量数据中分析、整理、挖掘数据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和创业积极性。

(2)从专业建设方面来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而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业项目建设,激发教师创新潜力和动力。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零距离接触企业,把握最新发展形势、对接企业最新需求、掌握业内人际关系,为教师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在环境基础。

(3)从企业方面来看,业财充分融合,通过财务数字化运营提高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为企业创新赋能,改善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再实习上岗,企业实习人力资源稳定,节省人力流动成本。

(4)从学校方面来看,最大限度利用校内和校外现有资源,调动了企业、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企业因发展需要而关注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因能力培养及创业需求关注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基地的建立让市场与学校实现了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了实践基地的开放性。

5 结语

通过改革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改革教学模式,将财务管理专业结合大数据发展背景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培养具有“数商、专业、人际、商业、领导和职业道德”六维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依据企业财务转型需要,商业运作现状,依据新时期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开发并建立企业参与下的创新创业项目,根据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开展学生上岗操作业务,体现了校企合作下的业财融合。

创新创业项目带动财务管理专业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业财融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4方面的共同利益,符合学校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办学指导方针;对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实践意义。在大数据背景下,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改革尚处于在探索和起步阶段,通过研究大数据时代特点和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业财双创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