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方法
2021-12-27丁歌
丁歌
摘要: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作为优质储集层应具备良好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粒度、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图像分析、物性等实验测试手段,对储集层特征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储层的基本特征包括: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吼特征、物性特征;其中,沉积控制的洁净粗粒砂岩及成岩溶蚀改造对优质储层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1优质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现多个大气田,但储层评价与预测问题突出,主要是储层埋深大(>3500m)、巨厚砂体内部非均质性强,且缺少对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条件下的优质储层形成条件、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多位学者从沉积、成岩方面对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致密背景下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进行研究,通过评价区域成岩相,对区域优质储层成因进行分析,利用对应的测井曲线特征作出优质储层分部的预测,但依然存在大区域少井、取心少的问题,本文结合岩石薄片鉴定、岩石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在储层岩石学特征分析基础之上,从沉积物源、成岩环境等方面,结合实验研究对研究区发育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预测优质储层分布的准确率作依据。
2储层的基本特征研究
2.1.岩石学特征
优质储层在岩石学方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石英含量较高,抗压实性强,利于保留较多孔隙;二是泥质杂基含量低(一般<5%),砂岩较“洁净”。可以通过铸体薄片观察统计,将储层划分为长石岩屑砂岩,或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等。
2.2微观孔喉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进行铸体薄片镜下鉴定、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检测,可将储层定义为孔隙型储层或碳酸盐储层等等,如孔隙型储层可判断原生孔隙是否以粒间孔为主,含有少量粒间、粒內溶孔及颗粒铸模孔次生孔隙,粒间孔隙是否被伊利石、绿泥石、石盐、片状云母、自生石英等充填。通过岩石薄片观察统计,储集层是否发生了胶结、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
2.3物性特征
通过物性分析将储层物性总体划分为特高孔高渗、高孔高渗、中孔中渗、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五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5、20-15、15-20、10-15、5-10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000、100-1000、10-100、1-10、0.1-1.0之间。
3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优质储层在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控制,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主要从沉积控制的洁净粗粒砂岩及成岩溶蚀改造对优质储层的影响进行分析。
3.1洁净的中粗砂岩与优质储层的形成有正相关
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体内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主要受岩性、粒度及泥质含量的控制,归根结底短期旋回的控制,在沉积旋回内(含砾)中粗砂岩物性明显好于细砂、粉砂岩物性。可通过粒度分析实验判断储层粒度,粒度大小代表沉积时水动力的强弱,强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的(含砾)中粗砂岩、中砂岩等和细粒度砂岩相比,在相同埋深条件下拥有更强的抗压实能力及更好的原始物性,因此,对于埋深条件下的低孔低渗储层来说,粒度对物性的控制作用尤为明显,所以随着粒径的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逐渐变大。砂岩洁净程度主要由砂岩中泥质含量决定,而泥质含量主要受物源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岩石颗粒沉积时在强水流中被冲洗干净,优质储层泥质杂基含量都不超过5%,所以洁净中粗砂岩是形成厚层优质储层的基础。
3.2强溶蚀作用有助于发育较好的物性储集层
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统计,孔隙类型可分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其中次生溶蚀孔是研究区形成优质储层的条件之一。通过岩石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图像、流体包裹体测温等资料可对成岩期溶蚀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在早成岩A期为弱碱性环境,主要发生火山岩屑及杂基的溶蚀,形成局部富铁环境,易在河道粗相带中形成早期 “环边绿泥石”,保存一定原生孔隙的同时抑制后期胶结作用;另一方面在成岩早期阶段,煤系地层泥岩中的有机质块快速腐烂、分解,形成大量腐植酸,地层流体介质为酸性,有机酸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溶蚀,随着埋深增加,地温升高,有机质成开始成熟(Ro>0.4%),有机酸大量生成, “三明治”式生储組合更易发生就近侵入,长石等溶蚀普遍发育,高岭石随处可见。因此长时间处于酸性成岩环境,是形成强溶蚀区的有利条件。
4 结论
通过粒度、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图像分析、物性等实验测试资料,结合勘探资料,对储层基本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储层基本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受沉积物源控制形成的中粗砂岩及后期溶蚀改造为发育优质储层提供条件。砂体周缘隆起母岩可提供大量的刚性石英颗粒和可溶性长石颗粒,为发育优质储层奠定物质基础,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作用可为优质储层的形成创造条件,为优质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喜杰,马遵敬,韩冬,等.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29(4):481-490.
[2]孟万斌,吕正祥,刘家铎等,川西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分析[J], 岩石学报,2011,27(8):2371-2380.
[3]黄思静,黄可可,冯文立等.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J]. 地球化学,2009,38(5):498-506.
[4]公繁浩,鲍志东,范正平等.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集层影响的新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11,32(4):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