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26荀爱嫱冯宇彤
□文/荀爱嫱 冯宇彤
(1.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大理大学经济研究所 云南·大理)
[提要] 物流产业是一个聚合型、复合型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祥云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产业、发展等优势,使得祥云发展物流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为祥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本文以祥云县物流发展为研究方向,对祥云县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祥云县综合交通规划主动融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大理州以洱海保护治理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围绕“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物流产业为主导统筹全县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打造“滇西物流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国际物流港”的发展定位和“产业为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以物流带产业、以产业聚人气,形成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服务南亚、东南亚的“大物流、大产业、大发展”新格局,真正把物流产业打造成为祥云县的核心产业、主导产业。
一、祥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坚持建设“滇西物流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国际物流港”的发展定位和“产业为基、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以现代物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有物流企业62家,一年的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2.67亿吨公里,铁路发送周转量达4.34亿吨公里。祥云县是通往滇西八州市的交通要冲,高速公路、广大铁路、重要省道等交汇、贯通全境,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将物流产业列入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培植,成立了物流园区管委会,组建了祥云国际能投物流公司,培育了一批物流企业,水目山公铁联运物流园开通运营,工业园区铁路专线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祥云县交通区位优势
1、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祥云发展物流业。祥云县位于云南省西部,系滇中高原与滇西谷地的结合部,东连楚雄州,南邻普洱、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接壤,北与丽江、迪庆山水相连,是云南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云南西出缅甸、北上川藏的重要交通中心,还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祥云位于泛亚铁路西线和中线的交汇处,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祥云发展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交通枢纽地位是祥云县发展物流业的支撑条件。祥云位于云南省西部与中部的交汇地带,是滇中向滇西北、滇西南联系的重要通道;大理市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较高,拥有铁路、公路交通体系,与云南省内其他城市间有高等级的公路联系;祥云通过广大铁路及规划的泛亚铁路西线构筑了与滇西区域经济发展通道,是云南西部地区铁路运输的次枢纽。近年来,滇西地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为祥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表1)
表1 祥云县下辖乡镇公路情况一览表
(二)祥云综合交通规划情况。祥云按照“公铁联运、两铁四站(两铁即新广大铁路、老广大铁路,四站即高铁祥云站、高铁云南驿站、祥云西站、水目山站)、三高七站(三高即老楚大高速公路、新楚大高速公路、宾南高速公路,七站即老楚大高速公路红土坡收费站、板桥收费站、下庄收费站,新楚大高速公路祥云收费站、刘厂收费站、禾甸收费站,宾南高速公路祥云收费站)”和“一中两环(一中即财富路中轴线,两环即以环城路为主的内环、以祥云坝区外围道路为主的外环)、一站三场四路N农村公路(一站即客运枢纽站,三场即祥云西站、水目山、财富工业园区三大货场,四路即祥姚路、祥宾路、祥临路、320国道四条二级公路,N农村公路即县、乡、村多条农村公路)”构建东接楚雄、昆明,西通保山、德宏至缅甸,北上四川和丽江、迪庆、西藏至印度,南下临沧、普洱、西双版纳至老挝、泰国的内联外通国际化综合交通网络。随着云南省“五网”建设的推进,祥云将形成内联外通综合大交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为将祥云建设成为云南西部副中心、外向型产业基地、陆港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三)祥云快递网点情况。快递网点是一个地区物流产业兴衰的最有利证据。祥云目前有物流企业共62家,下辖乡镇快递网点覆盖较广,从表2可以看出,祥云县下辖所有乡镇都有快递网点,其中邮政、百世汇通、顺丰、中通涉及范围较广,祥云县快递网点的种类不断增加和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利于祥云县物流产业的发展。(表2)
二、祥云县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有待完善。物流业的发展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多元化,需要各地区部门间的相互组合和协作,体制不健全制约着祥云县物流产业的发展。祥云县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或组织对全县的物流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物流体系内部各环节之间缺乏横向间的联系。由于祥云县下辖区居住较分散,使得运输、仓储等环节自成一体,不利于物流业进行统一规划。由于地形、交通条件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很难开展规模大、范围广的区域间物流服务。
(二)缺少现代物流企业带动引领。物流业进入门槛低,企业服务能力不强。目前,祥云县大多数生产性物流企业仍属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物流设施与设备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专业技术和人才,只能从事简单的产品服务,对大中型生产企业只能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单一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智能化以及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难以提供有效保障。
(三)物流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祥云县工业园区物流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物流建设相对滞后。物流通道不畅、设施设备老化、运输结构不匹配、多式联运水平较低,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祥云县及滇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祥云县公路和铁路数量有限,与各州市之间的通达性较差,便捷的运输体系特别是路网尚未完全形成。祥云县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山高路远,物流成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祥云县以运输环节为主的物流模式长期未能明显改善。在不同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比重较高,高昂的公路运输燃油、路桥费等运输成本,导致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难以提高,物流总费用难以降低。同时,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祥云县物流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四)物流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在祥云县的仓储和物流业务中,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多为中专或以下文化程度,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是小学水平及以下。因此,大多数从业人员对现代物流缺乏认识。物流业发展需要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既懂得仓储、运输等物流方面的专业化知识和操作,还应懂得管理、市场等综合性学科知识,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此外,由于祥云县地处滇西地区,相对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致使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不愿意到此就业,造成物流人才比较缺乏。
三、祥云县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多规合一,注重长远。加紧完成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规划、环保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做到多规合一,全面做好承接洱海流域人口疏解、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二)招大引强,龙头带动。紧盯国内外知名、产业关联度高、拥有市场和货源的物流龙头企业开展定制招商,紧扣园区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平台建设需求,对规模大、前景好的物流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同时加大“内商”的招商力度,精心筛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功能比较完善、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动这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此带动祥云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三)搭建平台,拓展市场。立足祥云工业产品、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结合滇西地区各县市优势产业,在祥云县大力规划建设专业交易市场。专业交易市场产品两头在外,祥云搭建交易平台,商家在交易市场内设点交易,产品可从各地汇集祥云进行集散转运,实现资金、货物、税收向祥云汇集。
(四)健全机制,引进人才。制定物流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兴园战略,坚持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把专业素养高、协调能力强、开拓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吸引到物流园区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务实、精干、高效的园区经营管理团队。
表2 祥云县下辖乡镇快递网点覆盖情况一览表
(五)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助力物流发展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祥云县及滇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只有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显著提高物流运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因此,祥云县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需求十分迫切。
2、巩固和利用交通枢纽和区位优势,建设祥云县物流枢纽。祥云县是滇西地区最重要的公铁联运交通枢纽,因此物流节点的规划、物流网络的构建、物流业的发展,都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交通枢纽的优势。祥云物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交通枢纽和区位优势,将祥云建设成为滇西地区的物流枢纽,形成祥云的核心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地方经济。
3、辐射滇西北乃至滇西地区,通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祥云物流网络的构建,不仅要服务本地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还要依托良好的公路网和逐步完善的铁路运输体系,辐射滇西北乃至滇西地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