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视化分析

2021-12-26马铁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发文电针图谱

李 晔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其分布区域的慢性疼痛[1-2],多呈持续性钝痛,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慢性起病居多,多见单侧性发病者[3-4]。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多与化学性炎症刺激和椎间盘突出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5-7]。有研究显示,坐骨神经痛的终生发病率为10%~40%,反复、持续的疼痛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8-9]。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检索方式为“主题”(精确),以“针灸”“针刺”“坐骨神经痛”为检索词,检索策略为(“针灸”OR“针刺”)AND“坐骨神经痛”。时间范围设置为201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1 日,于2020 年12 月12 日进行检索。纳入标准:阅读摘要后,确定研究内容符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主题。排除标准:去除会议记录、报刊报道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转换 选定所需所有文献后,以Refworks 格式导出题录文件并存储。CiteSpace 软件选择5.7.R2的版本,通过软件内置转换器将导出的Refworks 格式文件转换为软件可用的download.txt 格式。

1.2.2 参数设置 将软件参数按如下参数设置:时间切片为1 年,阈值设置TOP N=50,剪切方式勾选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通过上述检索方式共检索出文献368 篇,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人工筛选,共去除文献13 篇,最终纳入文献355 篇。

2.2 发文量

年度发文量可以反应学科的发展水平。坐骨神经痛的年度发文量见图1。发文量在1993 年后迅速增长,此后较为稳定,2017—2019 年有较大波动,出现下滑。坐骨神经痛始终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发展水平略有衰退。

图1 年度发文量

2.3 作者

图谱共纳入作者304 位,发文量≥3 的共有6 位作者。其中中心性较高的作者共有5 位作者分别是:吴耀持、马铁明、韩兴军、刘涛、郭义,是此领域的核心作者,并形成了5 个稳定的研究团队。图2 中节点间连线较少,多为团队内部的联系,团队之间分布相对松散。对以上5 位作者进行中心性计算,结果见表1。中心性体现了节点在领域内的重要程度,中心性较高的作者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表1 作者中心性列表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2.4 机构

图3 中共有198 个节点,69 条连线。图谱中所示发文量最高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发文9 篇,是本领域的前沿机构。图谱中连线稀疏,机构间联系多为高校与其附属医院、学院等之间的合作。不同省份间的机构之间连线很少。

图3 机构共现图谱

2.5 关键词

2.5.1 关键词共现 如图4 所示,发文量≥10 篇的关键词共有14 个。除“坐骨神经痛”“针刺”等基础词汇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的频次最高,频次为259 次。“电针”“温针灸”是该领域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干预方式,“环跳穴”是在坐骨神经痛中取穴频率最高的腧穴,“夹脊穴”次之。“临床疗效”是干预后首要观测指标。“根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痛分类中的主要一类。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对高频关键词(关键词频次≥10)进行中心性计算,得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领域中心性关键词10 个,此类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列表

2.5.2 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可反映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主题,聚类中文献多少代表该领域的重要程度。图5 中形成了8 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分别是0# 针灸治疗、1# 大鼠、2# 针刺疗法、3# 临床研究、4#蒙医温针、5#电针、6#环跳穴、7#温针灸。3 讨论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目前临床在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上,多应用镇静剂、止痛剂等药物,具有较强的副作用,疗效欠佳且给患者造成痛苦[10-11]。大量实验研究表明[12-15],针灸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式,具有副作用小、镇痛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16-18]。本研究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得出:①年度发文量在1993 年激增后保持稳定,2017—2019 年下滑幅度较大。提示坐骨神经痛作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发展水平略有衰退。②对作者共现图分析发现吴耀持团队发文量最多,发现了电针结合杵针治疗好于单一使用电针,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19-22]。图谱中节点间连线较少,作者间联系不够密切,多为团队内部的联系,团队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③在机构的图谱可视化分析中,不同地域的机构之间连线稀疏,彼此联系较为分散,体现出领域内研究机构地域局限性过强,缺乏学术团体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协作,不利于学科的发展。④通过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干预方法主要有电针、温针灸等方式,此外还有很多干预方法也在被学者们研究与关注,如关键词聚类显现出的蒙医温针。有学者发现蒙医温针可以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通路起到镇痛作用[23]。电针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镇痛机制的相关研究不足。有研究表明[24-25],低频率和高频率电针产生的疗效是通过不同机制实现的,但仍不明确其存在的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使电针参数得到有效量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完善学科领域。

综上,本文对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领域内近十年文献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行领域内热点趋势和存在不足的探讨,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发文电针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