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念,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创新发展
2021-12-26马开远
马开远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作为生存之本与衣食之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组成成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业正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一些矛盾也日渐突出,主要问题是农机农艺融合遇到了阻碍,导致难以实施农机新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速度。基于此,农业研究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艺与农机之间的融合,使农产品上升新的台阶,实现丰产丰收的目标。
1 农机农艺融合理念含义
1.1 农机、农艺的含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形式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需要依靠人畜力,逐渐转变为依靠机械生产,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也可以被看作为农业历史上的里程碑,不但完善了发展机制,而且扩展了发展领域,促进农业建设脚步。农机是指用于农业活动的装备和机械,可以对农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通过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营条件,增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农艺可以看作为养殖方式,在生产活动中,根据养殖对象的生产条件与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例如动物的圈养和散养,以及田块的轮作、套种、间种、复种、单种等,并且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种养制度。
从广义角度上说,农艺是相关技术与种养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畜禽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土壤施肥、土壤灌溉、土壤管理、育种栽培等,贯穿了整个养殖过程。在农业生产中,要求农艺与机械之间相互适应,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系统,农艺可以明确服务方向,而农机可以实现高效率生产,二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才能最大化挖掘种植技术的潜力,提高农业机械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和优质的生产。农业人员想要大规模与标准化使用农艺技术,就需要与农机技术相结合,提高生产力,使机械成为农业的实现载体。从农机化发展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机发展成就,都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发展前提,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创新发展[1]。
1.2 农机农艺融合的现状
首先,在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下,尚未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例如,机械作业行距与种植行距之间产生矛盾、机械与作物品种之间产生矛盾、种植模式多样化等,导致降低了机械化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而且在收获环节和管理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而另一方面是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农艺和农机部门中,分别侧重于农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二者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具有不和谐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产生一定限制。
其次,由于农业基本上是小范围的家庭经营,难以及时更新先进技术,导致农业给人留下了穷苦落后的印象,根据研究表明,每年报考农机专业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甚至部分学校减少了相关课程,因此农业成为了较为冷门的专业。在农机企业中,大部分留下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员工,难以招聘到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导致在创造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同时,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内部矛盾,在项目规划与政策制定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的价值。而且部分农业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导致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尚未完善掌握先进的农机农艺知识,对农机农艺融合产生影响。
最后,农业生产缺乏标准的额农艺技术要求和种植配套。在传统的栽培技术中,主要重心在人工劳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机械化作业,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机械作业的了解,过于盲目提高产量。另外,虽然栽培思路具有多元化特点,但是也增加了农机的使用成本和开发难度,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念,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具体策略
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制定农机化的发展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农机部门需要分类指导,以分地区和分阶段为原则,贯彻落实相关规定,推进农作物的发展进程。第二,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对于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可以采取相关的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最大化发挥调控作用。第三,各个部门需要密切沟通,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将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作为首要任务,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第四,需要成立农机农艺融合的专家小组,并且派遣协调人员定期会商,解决遇到的困难,确保顺利开展融合工作。第五,需要组织专项培训,结合重点农时,向农机人员讲解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第六,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机和农艺部门共同参与,兼顾多方需求,在新政策的作用下,设计最佳的融合方式,使农机农艺融合的目标与方向达成一致[2]。
2.2 加强人才培训力度
在农机化发展的历程中,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是主力军,农机部门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政策,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农机化事业,不断扩大推广队伍,储备人才资源,为推广工作提供新鲜血液。关于“雨露计划”与“阳光工程”等项目,要求农机人员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其不断学习农机知识与技能,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成为新农村建设者,懂得如何经营管理,可以解决推广农机技术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培养,分别是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从而主动进行推广与应用。其次,需要大力培养科技人员,使其树立融合发展与协同发展的理念,成为复合型人才。最后,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以交流任职和轮岗等方式,履行自身职责。在培训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力度,最大化发挥服务功能,有利于开展阳光工程等重点项目,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各个村落进行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培训,等到农忙时,可以组织人员总结种植经验,不断优化与改进种植技术。
此外,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是农机农艺融合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科学院等机构,不但集成了园艺作物与大田作物的机械技术,而且还加强了与兽医部门的合作,可以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进一步完善了农艺技术体系,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规范了操作行为和质量标准。在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的过程中,农机人员可以带领农户参观示范田,以此增强该技术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使其主动学习农机农艺技术,例如,实用玉米播种机进行播种,可以有效解决对行问题,并且极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从而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
2.3 建立完善的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体系
2.3.1 建立融合平台。在搭建农机农艺融合平台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分别是推广机制与管理机制,可以打破部门业务分割和农业的局限性,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在管理方面,需要成立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等专门小组,主要职能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未来发展目标,集成重大项目,协调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建立创新团队,主要职能是研究与改进农机农艺技术,制定科学的机械作业规范,在技术指导和培训下,确保农机与农业符合农业标准[3]。
2.3.2 成立领导机构。相关部门需要成立领导机构,配置齐全部门人员,其中包括技术人员与农业专家,共同制定发展方略,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从经营角度来看,可以对土地的有偿流转进行鼓励,使土地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向专业合作社的方向发展,而从科研角度来看,需要改变推广方式,打破农机农业分离的限制,通过成立专门的课题,合理划分农业产业队伍的比例,调整技术人员与农机化人员的数量,确保获得实际的科研效果。
2.3.3 研发机械装备。农机部门需要整合所有科研力量,建立完善的攻关机制,以及专门的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设置农机化实验室,组织人员对作物进行研究,加强生产企业与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攻关遇到的困难。同时,需要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与方针,确保作业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而且使用机械技术,用于棉花和甘蔗生产、玉米收获、稻育插秧等薄弱环节,提高田间作业的效率,开发多样化功能,可以进行精深加工,实现健康养殖。
2.3.4 创新制度。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是规范化与标准化,农机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目标与想法达成一致,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从农业产业技术的成功经验来看,对于重大项目,需要使用机械化技术,集成与融合品种,确保形成信息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机械化的劳动过程,加快制度创新。
3 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所有农机农艺融合成功经验,都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共同努力,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研究与实践,经过人才融合、体制融合、政策融合、项目融合等各个方面。同时,农机部门需要加强支持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寻找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当地农机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