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及建设内容的探讨

2021-12-26王玉华刘贵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农田

王玉华,刘 洋,刘贵今

(赤峰市翁牛特旗水利局,内蒙古赤峰 024500)

0 引言

农田建设有着多种问题,比如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田林路先进的栽培农作物技术引进不足、土壤耕作层不够深、土壤质量良莠不齐等。因此,需要建设高标准农田,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结合农田技术推广和农田标准,保证全面提升农田耕作质量。内蒙古赤峰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整修机耕路等工程措施,培肥土壤等农业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农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可极大提高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局面,以利于市场的形成,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起到固土蓄肥,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的作用。

1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

建设高标准农田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节水灌溉、基本原理,通过研究当前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平坦的土地,合理布局,改善田间灌溉和排水技术设施,修复技术工程措施,如机耕道路改善了目前的农地基础设施条件,农地田承房、土壤肥沃、水源畅通、道路交叉常见、林木成林的技术标准。它可以提高和改善当前的土地质量和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当前农民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和致富,争取一个富裕和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绿色灌溉农田,基本上可以达到节水灌溉,形成区域布局,专业生产,经营规模,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增加绿化建筑面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变小气候,坚实的土壤肥料,尽量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设高标准农田仍旧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约束着建设过程发展。

2.1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存在问题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田水利设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基础内容,只有加强建设水利设施,才能够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发展,但本区水利专业人才较少,配备不合理。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处于最低的土渠和水泥渠道状态,技术投入较低,无任何现代化水利设施。首先是人员配备不合理,专业农田技术人员有利于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但若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较少,同时又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这些情况均可能会阻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造和进展,进而制约了高标准建设农田的步伐。其次是技术投入少,未将充足的、先进技术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中,致使技术和现代生产需求不匹配;最后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未及时更新换代,加之工作人员对设备不够重视,设备的维护工作少,导致设备严重受损,无法使用,阻碍着农田水力设施的建设发展进程。

2.2 投入建设资金少

内蒙古始终对农村建设工作给予重视,根据农牧业各专项规划,以制定贯彻落实特色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为工作重点和抓手,推进特色农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聚焦特色农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科技服务支撑、产业发展等重点专项,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特别是重要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广大农牧民的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大的支持。农业生产工作总体思想是:以“十九大”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加大结构性调整,做好农村工作和农田建设工作。但在实施中,由于各部门在不同项目规划中投入资金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在对高标准耕地进行建设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异,部门之间缺少了沟通,导致项目建设经费不集中。资金分散注入,不但使高标准农田的生产建设速度大大受到影响,同时无法保证建设的质量。

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措施

3.1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设施

该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农田综合生产的能力、促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项目实施,将有效降低地下水用水量,降低农业用水比重,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所降低,对改善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滴灌、喷灌和灌区现代化改造、计量设施配套、运行管理体系建设,使项目区达到现代化高标准条件。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区粮食作物单产,为增加粮食总产提供了有效保障。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一,加强管理技术人才。定期的对操作技术人员开展技能的培训,保证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从而减少损坏水利设施,延长设施的使用年限,并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为水利设施提供服务,有效解决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增加技术投入,不断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优化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是技术投入。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设施及时的更新,符合技术发展需求。并且及时更换维修老化设备,有利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第三,提高使用水资源效率。建设高质量农田水利设备能够提高水资源使用率,节省资源,解决水资源应用的问题,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有效渠道。

3.2 加大整合建设高标准资金力度

政府需要构建沟通制度,有效地整合建设资金,确保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供应中有着统一的标准,部门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确保能够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资金能合理使用,供应充足,从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

3.3 多样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有关政府和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农业机械的力度,购买国内外的新型农机设备,保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也要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保证农业机械使用率得以提升,从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程。同时也需要将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出来,若想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则需要重视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不但可以为农民学习技术提供平台,同时也能够推动现代化建设发展。

3.4 规范建设高标准农田制度

政府要结合土地规划和农田规划文件制定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制度,便于规范主体开展工作,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要有法可依,确保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同时要按照各区域情况、农田特征制定规范制度,确保因地制宜。并且也要参照农民意见,以农民作为主体,发挥出主体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此区域农田发展在农田建设中,也需要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严格审核农田建设工作,防治出现工程问题,使农田建设符合标准。

4 建设内容

4.1 农田输配电设施配套工程

农田输电线路,应该做到是与田间道路紧密结合,符合了用电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所需要的有关规范和标准,保证了农田用电的质量和安全。对于适宜地进行水力灌排的农田,铺设高压、低压输电线路,配套修建变配电基础等设施,为泵站、机井的供电服务提供了保障。建成后,实现了我国农田机井、水泵厂房等电能供应基础设施全面健康完善,用电质量、安全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

4.2 田间灌排工程

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实施滴灌、喷灌以及灌区现代化改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同时,在浅层灌溉地下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盐碱耕地区,积极挖掘资源,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与综合效益。对于局部地势低洼盐碱地,通过建立完善的管排体系、实施配套节水改造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高效节水、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高标农田过程中,需要开展有效的措施才能够保证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应使农牧业合作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进而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水平。同时配套林路电等多种措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集中解决,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最后要考虑水资源是否紧缺,保证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受阻碍。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水利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农田创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