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城区示范草莓温室育苗技术效益显著

2021-12-26张志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母株匍匐茎温室

张志敏

(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农村局,河北保定 071000)

1 独特的育苗模式,为草莓植株健壮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1.1 精心选择育苗场地

草莓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要求沙壤土,土壤肥沃,前茬作物以小麦、瓜类、豆类、菜园地为宜,切记草莓重茬或种过烟草、马铃薯或番茄等作物,避免发生再植病害或共生病害,如果必须选择这些地块,要求必须做好专业的土壤处理。

1.2 避雨棚育苗

可选择旧的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或新建简易大棚(选择旧温室必须做好整棚的消毒处理工作)。

1.2.1 选择旧的日光温室,可在冬春茬作物收获结束后,迅速将棚室内壁、尤其是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整地、施肥,切记塑料棚膜必须是新的或者是无洞旧塑料膜。

1.2.2 已建成的连栋温室,连栋温室只适合春茬作物和秋延后两茬作物生产,温室自身的温度不能满足冬季作物生产,如果人为采取措施保温,成本太高,投入产出比太大。采用连栋温室草莓育苗,可以充分利用连栋温室的风帘和湿帘效应,既能解决草莓育苗过程中温度高、湿度大、病菌蔓延快的问题,又能大大降低连栋温室的投入产出比,提高连栋温室的利用率。

1.2.3 新建避雨棚要求在3月底前搭建完毕,大小可根据地块而定,采用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拱形,参照普通简易大棚搭建,棚顶高2~2.5 m,不管哪种结构必须设中风口,既不能让棚内温度过高,又能保证雨水不能过多的进入棚内。

1.3 优选种株

草莓苗种株质量直接影响所繁子苗的质量和数量,首选必须品种纯正。要求:茎粗1 cm以上、4叶1心、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此外,育苗应选上一年繁殖圃健壮的匍匐茎苗且经过冬季自然休眠的种株,通过长时间低温的种株甩出的匍匐茎多。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脱毒苗。

1.4 施足底肥

将选好的旧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或新建的简易温室,清除枯枝杂草,集中堆沤处理。母株定植前一周整地,施足底肥,深翻耕耙。苗圃一般施腐熟好的优质圈肥4 000~5 000 kg/667m2或烘干的成品有机肥150 kg/667 m2,复合肥25~30 kg 以及钙镁磷肥25 kg/667m2,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同时结合耕翻可施入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

1.5 高畦育苗

草莓育苗圃一般要求:做1.5~2 m宽的畦,畦长依地而定,可长可短,方便即可,沟宽30 cm,深25 cm,畦面整成龟背形。

1.6 垄上滴灌

改以往大水漫灌的陋习为垄上微滴灌技术,即是每畦安装一根微滴灌管,管上隔30 cm一孔(或洞),浇水时适当控制水压,让水慢慢渗入土壤、渗透地面。掌握水浇足即可,既可以节水,又可以解决大水漫灌造成的因温度高湿度大造成的死苗、烂苗问题。

2 合理的种植结构,使草莓种苗出现超乎寻常的繁殖力

2.1 适时合理密植,因株施栽

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将草莓种株定植到育苗圃,选晴天,避开阴雨天。每畦种1行,保持行距60 cm、株距80 cm,或者株距、行距各为70 cm,亩株数以600~1 500株/667m2为宜,有利于匍匐茎苗的延伸和布局。栽植深度做到“深不埋芯,浅不漏根”,栽植过深苗心被埋住,轻则导致缓苗慢、新叶伸出生长困难,出苗率低,产苗量少,严重时种苗窒息死亡;栽植过浅则根系受风寒,母株容易干枯死亡,栽植成活率降低。栽植后立即浇缓苗水,透水连浇3次,水下渗后及时将埋住苗心的土壤扒开并用清水冲净,将裸露的根系用泥土埋严并将倒伏的秧苗扶正,以保障种苗栽植成活率。

2.2 创造宽松的生长空间

2.2.1 摘除花蕾和花穗:栽植成活长出新叶后要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以利于匍匐茎抽生,多发匍匐茎。摘花时,要注意防止损伤腋芽,以免影响匍匐茎的抽生量。同时摘除老叶、病叶,整个育苗期保持4~5片叶即可。

2.2.2 匍匐茎整理:首先是均匀分布发出的匍匐茎,保证其足够的生长空间;其次是及时整理生长方向杂乱的匍匐茎,将匍匐茎引向畦两侧的空间生长;第三是新株和匍匐茎布满畦面时摘除重叠多余的匍匐茎;第四是为保证早期匍匐茎的健壮生长及减少田间郁闭的环境,应剪除较密集的匍匐茎及小的子株苗;第五是将弱苗、小苗和靠近母株根部已发黑的老化苗于8月上中旬拔掉,挖除母株苗或摘除母株苗残叶和老叶,以确保每株小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使新苗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健壮。

2.2.3 压蔓:为避免草莓匍匐茎之间交叉重叠,影响子苗生长。当匍匐茎长至30~40 cm或子苗具有2片展开叶时,开始引茎、压蔓。引茎可使匍匐茎分布均匀,压蔓可结合匍匐茎整理时进行,方法是用泥土将匍匐茎节段压牢即可。

3 精准的田间管理技术,使草莓种苗繁育创造更高效益

3.1 因时因地因苗管控水肥

草莓育苗掌握“前促后控”,因为前期气温逐渐升高,正值草莓匍匐茎抽生最旺盛时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追肥,促发匍匐茎;后期即是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控制肥水、控制苗高,促进花芽分化、培育壮苗。

3.1.1 水分:种株定植前先洇畦,掌握草莓种株定植时“湿而不黏”即可。一是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然后根据实际土壤墒情浇缓苗水;二是草莓苗中午不出现打蔫,表明缓苗成功,要求划锄断根控水,保持土壤一定的干旱,促进二元次生根和三元次生根萌发;三是经过短期控水,后面浇水可配合使用生根剂等进行养根促根;四是紧接着需要见湿见干浇水,等大量匍匐茎抽出来了,采取见湿不见干浇水;五是等草莓苗差不多铺满后,极度控水,采取干不死不浇水,促根壮苗,安全进入雨季,安全越夏。

3.1.2 施肥:种株定植成活后,可冲施腐殖酸肥50 mL/667m2,或复合肥10 kg/667m2,以促进母株抽生匍匐茎和分发幼苗。同时根际和根外追肥兼施,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发育。

前期可以使用腐殖酸冲施肥,少量多次,根据苗子铺满地面的程度,可冲施、可叶面喷施;待匍匐茎大量生出可以追施复合肥5~10 kg/667m2;植株旺盛生长初期,每隔10~15天追施尿素10 kg/667m2,连施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8月后停止施肥,尤其是停止氮肥施用,控制水分,及时排水放涝,以促进花芽分化;旺长苗地可断根控旺;高温季节,可交替喷施喷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过磷酸钙,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补充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

3.2 降温

草莓种株定植后,4月至6月避雨棚可选择天、地、中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内温度与室外自然温度保持一致,草莓种株靠自然温度让匍匐茎迅速抽生;6月以后,育苗棚可早晚密闭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2~18℃;7月至8月份白天气温高于32℃时,及时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掌握白天温度不超过28℃即可。

3.3 保湿

草莓抗旱能力弱,需要勤浇水草莓苗定植后立即浇水,要浇足、浇透,一周内浇第二水;天气干旱时,一般每周浇水1次,浇水应在傍晚或夜间最好,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降低地面温度;植株中午出现萎蔫、地面发白时立即灌水抗旱,掌握水洇透地面为止;以后视气候和土壤干旱程度及时灌水,切忌大水漫灌和在中午灌水,以免伤根死苗。

3.4 防涝

草莓不抗旱,同时也不抗涝。7、8月及时覆盖遮阳网、封闭棚室,坚决杜绝遮雨育苗圃内暴雨侵入。遇狂风、暴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幼苗涝死。

3.5 严格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3.5.1 发病规律: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主要发生在苗圃种株定植初期和匍匐茎抽生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匍匐茎,草莓苗染病的典型特征是叶片受害后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随被害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在苗圃借助雨水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等进行传播,7—8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连阴雨或暴雨过后的草莓连作田、氮肥过量、老残叶多、郁敝、通风透光差的育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3.5.2 防治措施:从种株匍匐茎抽生期开始用药预防,一般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悬等预防和治疗,定期喷雾。雨后3~5天喷雾一次,连续防治3~5次。掌握新棚区发现死棵,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可灌根2次。

3.6 分地假植适时移栽

移栽好草莓苗是草莓丰产的先决条件,移栽和管理不当会影响草莓花芽分化,影响草莓生长结果。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起苗分地假植,待假植苗长满新的白色次生根时是草莓苗移栽的最佳时期,可及时移栽,移栽时间最晚不能超过10月15日,选4叶1心、直径1 cm以上的壮苗,定向栽植,栽植深度掌握苗心与地面平齐,确保移栽质量和移栽成活率。

猜你喜欢

母株匍匐茎温室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