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26李桂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农机精准

李桂香

(穆棱市下城子镇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穆棱 157516)

0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被很好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人们的生活越发快捷,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高,生活和生产都迈上新的台阶。现如今,信息技术被投入到了更多的产业运用,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就农业而言,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及效率,是推动农业生产作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开展的重要保障,将信息技术引入农机设备中,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进一步优化了技术手段,不仅推动农机技术的提高,也提升农业生产的总体水平,为农业实现高效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就已明确表明要实现“深入贯彻并落实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生产的速度与步伐,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可见,信息技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农机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元素,不可或缺,信息技术包含信息的获取、传递、储存、应用等多个方面,将这些相关技术应用到农机技术中,依托机械设备(体现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所需用的器具),使信息技术和农机基础技术研发融为一体恰当运行,通过GP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项监控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传输、监控、分析与利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收成效率,实现作物高效高产,减轻劳动者的体力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机技术,改变了传统农机设备控制的操作模式,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准确控制,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农机设备的技术性和科技型,让农机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操作者更加容易操作,不仅能提高农机产品生产效率,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机产品的生产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随着农机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技术会更加深入的应用到农机设备中,更好的掌握具体生产情况,提高劳动效率。由此可见,在农机技术中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是农机技术推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农机技术的信息化水平,让农机技术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快、更稳定的发展,对于农业未来发展和质量效率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可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定能实现我国农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 农机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我国农机信息化已处于较为完善的阶段,农机信息化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隶属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三者相辅相成,既是载体,也存在包含关系,彼此不可分割。现阶段把信息技术推广到农机技术上并实现应用是改善我国现有农机技术必经的阶段,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现有的农机技术还只是基础型的农机技术,信息技术在我国其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农村生产的实际环境有关,因此,在农机技术上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着较广泛发展空间。

目前,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机械化比较发达地区农机信息化比较完善,还有一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还是沿用以往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相对迟缓,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上的应用有一定难度;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对于新的农业机械设施使用缺乏经验,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农业机械使用技巧,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使得大部分农机产品推广困难;农机技术人员思想观念相对较固化,素质较低,很难接受新技术和新事物,习惯于固有的农机技术,导致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方面产生阻碍;一些地区大部分农机设备并未得到信息技术支持,还是由人来操控,不能达到自动化,一些辅助系统没有加装到农机中,各方面装置的缺乏如GPS系统,导致农机信息化技术的严重不足。

3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可以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精准农业的构成包括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现代农机生产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实现精准化生产,而精准化生产则是通过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定位技术、激光扫描定位技术、信息化处理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精准整地、精准种植、精准施肥、给药等,促进农业经济向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

3.1 精准整地

精准的整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农作物是否长久存活以及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很关键,智能化农机利用GPS定位系统获取农机在田间的最佳位置、红外激光扫描技术、土壤样品采集技术,接收田间数据,进行精准整地。

3.2 精准种植

农作物种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播种,如不同地块的土壤肥沃度不同、不同地块的播种期不一样等,要使产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就要精量播种,而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和导航技术两者相结合运用才能达到精量播种的效果。精量播种技术通过变量播种机不仅可以精确的控制播种量,均匀的播种,让播种的深度保持一致,还可以增大施肥沃度,给农作物提供优质的肥沃土壤,精准播种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种子,满足精量化种植的要求,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3 精准施肥

精准施肥技术主要根据现有的土壤肥力,利用电子地图提供土壤中养分盈亏状况,结合当前土壤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系统管理,分析、整合和处理数据,依据作物产量水平,结合软件系统做好精准的施肥数据设计,科学配比氮磷钾、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施用量,针对性的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在多系统之间形成自由的操作以及共享,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在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因过渡施肥形成的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

3.4 精准灌溉

原有的粗放灌溉形式不利于灌溉的精准以及高效,精准灌溉是在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在自动监控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中水量或者土壤的具体营养量,通过远程监控让灌溉更精准和及时,目的是节约用水,增加农产品的产量。现在规模化作物种植区多是实行集约化灌溉,精准灌溉可以使用水更加高效。

4 农机信息化技术的推广思路

4.1 提高认识,加强农机信息化技术推广力度

信息技术提升了农机智能化水平,促进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不仅创造了更多的效益,也使农机技术得到普及,更加科学,更加稳定发展,要想使农机信息化推广工作得到高效率的开展首先要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的知识,提高认识,加快促进信息化的建设。农机信息化建设优化、整合了农机工作流程,有助于提升农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只有实现认识上的高效和统一,才能全力支持农机信息化建设,在这个层面上,企业的管理层应积极做好管理部门与农业用户之间的协调与互动,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统筹规划确保新的研究成果科学的运用到实际农机技术推广中,提升农机技术的产业发展能力。

4.2 强化培训,促进农机信息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

农机信息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农机人员的推广宣传,应重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针对目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缺乏的局面,应定期做好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各个层次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进而符合农机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通过多引入新兴技术进行农机培训、让相关人员在适应农机新技术的前提下认识农机信息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农机推广工作的服务质量。

4.3 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力度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信息化推广方式推荐符合当地生产的农机技术,并组织、联合相关农机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工程师对农户进行宣传、演讲或面对面或通过运用网络的途径讲解和指导,让更多的农户亲身感受到农机设备的强大功能,了解一些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真实案例,以及高科技农机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益,并能积极参与农机信息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为以后正确地使用有关农业机械设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农机精准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不一样的农机展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精准扶贫二首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