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区黑刺粉虱绿色防控技术
2021-12-26袁安友
袁安友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山东日照 276800)
0 引言
茶树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就是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出发,根据茶树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生态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用药相辅助的防治方法,不是单一依赖几种防治措施。
目前,黑刺粉虱已成为日照茶区茶树重要虫害之一,它不仅影响日照茶叶品质和产量而且减少茶农的经济收入。通过对日照茶区茶叶生产周期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的调查,帮助茶农针对黑刺粉虱的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
1 概述
日照市自1959年开始从南方引种茶树,到1966年南茶北引获得成功,经过60多年的发展,日照市发展成为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日照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山东省茶叶面积和产量60%以上和75%以上,是山东省茶叶主产区,被誉为“北方绿茶之乡”。同时,日照茶区与日本的静冈、韩国的宝城被誉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产区。
2019年全市茶叶生产涉及38个乡镇、760个村,茶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茶园总面积达到约1.91万hm2,年产干毛茶1.77万t,总产值32亿元。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几年日照市主要茶树害虫有茶盲蝽象、茶叶瘿螨、茶小绿叶蝉、角蜡蚧、黑刺粉虱等五种,黑刺粉虱对日照茶区茶树全年造成危害,特别是在茶叶采摘期发生危害,将对茶农造成重大损失。
2 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征
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
2.1 成虫
体长0.95~1.35 mm,翅长2.02~3.35 mm。头、背黑色,复眼红色,触角淡黄色,胸背有黑斑,体翅均紫褐色,前翅周缘有7个白斑。后翅淡褐,无斑纹,体表薄覆白色蜡粉,腹红色。雌虫腹末有细毛,触角第一节最短。雄虫胸背有黑斑腹末抱握器黑色,触角第四节最短。
2.2 卵
长0.21~0.26 mm,宽0.1~0.13 mm,长椭圆形,略弯芒果状或香蕉形,端部稍尖,基部有短柄粘于叶背倒悬,早期时乳白色,渐变淡黄,孵化前转暗紫褐色。
2.3 若虫
体椭圆扁平、背中隆起,初为乳黄白色,有3对足。固定后很快变黑,虫体周缘有1圈白蜡。共四龄,一龄体长0.25 mm左右,扁平光滑,背面有二条稍弯的白蜡线,后期有刺毛12对。二龄体长约0.5 mm,足消失,虫体漆黑,四周白蜡线明显,背有长短刺毛9~10对。三龄体长0.7 mm,体黑有光泽,白腊圈加宽,背上黑刺毛增加13~14对。四龄若虫特征与用相同。
2.4 蛹
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1.2 mm,宽0.7~0.75 mm,体色漆黑,多黑刺。四周有白色蜡圈,体背隆起,头胸有刺9对,头前另有短刺1对,腹部10对,周围亚缘有10~11对,其中头部5对,腹部雄虫5对,雌虫6对。
3 黑刺粉虱的发生时间与特点
黑刺粉虱的发生时间,一般是丘陵、平地茶园略早于山区茶园,背风向阳茶园略早于背阳茶园发生;在黑刺粉虱发生量上,平地、丘陵茶园一般较山区茶园多,尤其低洼窝风地段,因成虫随风漂移下降,虫口发生较高。另外,成虫发生期暴雨对黑刺粉虱有很大的冲杀作用。
经调查,黑刺粉虱在日照茶区一年发生3~4代,以卵或幼虫在叶背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大量羽化(越冬代)。1~3代成虫分别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盛发。卵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量出现,盛卵期在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上旬。第一代发生整齐,二代后世代重叠越来越明显。成虫羽化后,蛹壳背面留有“⊥”形裂口,成虫白天较活跃,早晚喜在芽梢新叶背面栖息,卵产于叶背,以中、下部成叶和鱼叶附近的叶片的叶背为多,初孵化幼虫就近在叶背定居刺吸为害,直至化蛹羽化。黑刺粉虱的发生与茶园密度、间作物多少、树势都有密切关系,密植园多于常规园。间作套种作物、低洼茶园透气透光不良,小气候温湿等茶园都易于发生。另外冬季低温和4、5月份的气温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第一代虫的孵化和发生迟早及多少。幼虫孵化后作短距离爬行后,固定生活。一生共蜕皮3次。
4 黑刺粉虱的危害症状与后果
黑刺粉虱以幼虫刺吸茶树成叶、老叶汁液为害,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被害叶片正面复盖一层污煤状霉层,叶背有黑色椭圆形虫体,虫体周围有一白色蜡圈。严重时茶蓬一片乌黑,影响茶树光合作用,使芽叶稀少、瘦小,树势衰弱,茶芽少且小停止萌发,叶片干枯脱落,新梢生长停滞,致使茶叶减产,品质下降。
5 防治期预测
5.1 蛹羽化期
定期从田间采集有蛹叶,室内检查新鲜旳蛹壳数量和活蛹数量(体背无“⊥”型裂口,或用大头针压破蛹体有液体出现者记作活蛹),掌握蛹羽化的高峰期。
5.2 成虫发生期
田间定点、定期在早晨露水未干前调查芽捎上的成虫数量,统计百梢成虫数量,成虫数量最大值的这段时间为高峰期。然后计算防治适期。
6 黑刺粉虱的防治措施
黑刺粉虱以卵在茶树老叶背面越冬,在防治上主要防治越冬卵和第一代幼虫,补治2~3幼虫。越冬卵防治要在霜降后进行,选用0.5 Be的石硫合剂把茶园中的茶树喷匀喷透,对第一代黑刺粉虱幼虫可在5月中下旬、黑刺粉虱卵孵化率达75%~90%时进行防治。
6.1 防治指标
观察叶背,从侧面看,可看到卵有一短柄,卵刚产下时为肉黄色到深黄色、周围有许多针尖大小的黑点出现时,表明幼虫开始孵化,当大部分孵化时即可开始喷药防治。一龄若虫小叶种2~3头/叶,大叶种4~7头/叶开始防治。
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采取增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培养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分批勤采,尤其是春茶可带走产于新梢上的虫卵。及时疏枝、边缘修剪、台刈中耕锄草,增进茶园通风透光强度,破坏黑刺粉虱的生存环境,抑制其发生。茶叶的及时采摘对黑刺粉虱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6.2.2 物理防治。采用黄色板诱杀:茶园中有飞行能力的黒翅粉虱,可采用黄色板诱杀。悬挂粘虫板 25片/667m2,粘虫板悬挂在高出茶蓬顶部生长点10 cm处,可有效地诱杀成虫并控制下一代虫口密度。在绿色有机茶园中可以利用吸虫机吸除黑刺粉虱幼虫。
5.2.3 生物防治。①引种定殖虫生真菌至黑刺粉虱种群中,5月中旬左右在茶园中喷施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 kg/667m2喷施,浓度为含孢子量2~3亿个/mL,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5~10枝/m2,对黑刺粉虱若虫较强的致病性。②保护利用天敌:在寄生蜂等天敌多的茶园应避免喷用化学农药,让天敌发挥自然控制黑刺粉虱的发生。
5.2.4 药物防治。无公害茶园的黑刺粉虱防治可选用茚虫威或虫螨腈,有机茶园的黑刺粉虱防治可选用藜芦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等。防治时,提倡侧位喷洒,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叶背。注意喷透叶背,在发生严重的茶园,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一次后过7~10天再喷一次。
1)植物源农药防治。在有机茶园中防治黑刺粉虱应以藜芦碱为主,其次是选用三保奇花2号、果圣或绿浪可作为其轮换农药。在黑刺粉虱病情发生严重时,选择三保奇花2号进行首防,虫情下降后再选择其它植物源农药防治,如苦参碱、粉虱真菌制剂等。
2)矿物源农药防治。冬季封园时,清除茶园中的杂草、茶树的枯枝和落叶进行深埋或焚烧;同时喷施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做到上下内外喷匀喷透,可杀灭黑刺粉虱的越冬卵和越冬幼虫,降低第二年黑刺粉虱的发生基数。
3)常规化学农药防治。①在卵孵化盛末期,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成虫以低容量蓬面喷扫为宜,防治若虫宜选用侧位喷药,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叶背。用药后安全间隔期5~6天。②选择合理的药剂,不盲目使用农药。不随意扩大浓度和剂量,不长期单一使用和过量使用一种农药。
7 结语
对日照茶区茶园中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危害后果及绿色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目的是指导茶农进行有机茶叶生产,提高日照茶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