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诗歌的人学意蕴

2021-12-26

理论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

杨 雷

马克思的思想轨迹中存在一个浪漫主义阶段,集中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马克思留存下来的诗集共有6部,包括写于1836年10月到12月之间的《爱之书》第一部(12首诗)、《爱之书》第二部(22首诗)、《歌之书》(23首诗),写于1837年的《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60首)以及保留在马克思姐姐索菲娅一本纪念册和一本笔记本里的一些诗作(大约写于1833年到1836年间,共有26首诗)。剔除掉这些诗集里重复的诗作,现在保存下来的马克思的诗作共有111首。马克思曾一度沉醉于诗歌王国,以诗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文学青年的形象。诗歌作为马克思早年生活的艺术产物,发挥着连接马克思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功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青年马克思对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

一、马克思诗歌的人学内涵

德国早期浪漫派主张诗与哲学的结合,声称诗应该具有哲学的内涵,哲学应该具有诗的特质,两者应当融为一体。因此,浪漫诗又被称为“超验诗”“综合诗”,也就是说诗是出于“思的必然性。”马克思的诗歌汲取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精神养料,兼具诗性思维与哲理思索,达到“诗与思”的交融,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毫无疑问,马克思创作的诗和他喜欢的诗并不是一般的诗——即便是献给燕妮的情诗也不是风花雪月的,而是思想驾驭下的诗,是哲学诗,是思之诗。甚至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终其一生就是一位哲学家诗人或诗人哲学家。”〔1〕青年马克思把情感作为理解人性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在对现实的关怀中反思人的生存境遇,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探寻人之为人的根据。

马克思的诗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爱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和讽刺诗。从主题上而言,马克思诗歌的人学内涵可以从在错综复杂的爱中理解人性、突出主体意识、自我超越的人生观、关怀现实的人文精神四方面进行论述。

1.在错综复杂的爱中理解人性

在德国早期浪漫派那里,“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它不是单纯的男女之间的爱恋和思慕,而是能使生命富有激情的精神力量,是生存的中心和感觉的灵魂。代表人物弗·施莱格尔认为爱本身就是一种渴望,渴望就是对爱的渴望。诺瓦利斯则把爱视为最高的真实,而世界正是爱所启示的本我表达。爱既是世界心灵的触动,也是生成的终极目的。它把各种繁多融为一体,孕育着生命的多样性和完满。作为诗人的马克思以诗的方式抒发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慕,探寻爱的本质,揭示爱的奥秘。马克思在诗歌中首先呈现的是一个狂热的爱情追求者的形象,他把对燕妮真挚深切的爱恋浸润在诗句中,叙说着绵绵的爱意。“燕妮,当我把你的心灵窥望/当我焦渴的心与目光/深深沉浸在你的身上/我胸中就会升起太阳。”〔2〕燕妮的圣洁形象和无穷魅力,使青年马克思坠入情网,心驰神往,不能自拔。沉浸在爱情世界的马克思感受着爱所带来的甜蜜与柔情、浪漫与美好。而要获得爱需要相应的付出和奉献,克服一己私欲,给予被爱者抚慰和关怀。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人性不断净化的过程。“我往昔的大胆追求与渴望/目标是那样朦胧迷茫/我心中缺少精神支柱/只是迷恋遥远的地方/如今你给了我精神支柱/如今我不会迷失方向。”〔3〕爱使马克思豪情满腔,心潮激荡,超脱尘世的束缚,变得高尚、充实和美满。爱胜过尘世的虚荣,成为马克思的精神信仰。

爱能使人超越世俗生活,欢欣鼓舞,自信昂扬。但如果爱得不到回应,又让人患得患失、困惑茫然、无奈忧伤、失落痛苦。马克思当时给燕妮写了很多诗作和书信,却很少得到燕妮的回应,这让马克思很苦恼。在《歌手的爱情》中,马克思思索的是爱的忠贞与坚守。“燕妮,哪怕你身居九重云天/我也会对你怀着深情一片/即使你永远不属于我/我也会苦苦地把你思念。”〔4〕马克思与燕妮订婚七年后才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在这七年的漫长时光里,对双方而言,都是巨大的折磨和考验。在这些充满复杂情绪的爱情诗篇中,马克思体味着爱的温馨与浪漫、美好与崇高、脆弱与无奈、忧思与疑虑、执着与磨难、考验与救赎。马克思在对爱的深刻领悟中逐渐超越个人的视野,将爱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泛化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并由小爱走向大爱。

2.突出主体意识

弗·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等人在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把艺术创造视为自我精神的显现,把自我作为设定诗意世界的根据,认为艺术家是至高无上、绝对自由的精神器官,不受外界任何的束缚,自由地构造对象和世界,以此来反抗现实,反叛传统、解放自我、张扬个性、宣泄情感,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在马克思的诗歌中有着鲜明的表达。

马克思在诗作中常常以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和理想抱负,凸显鲜明的主体意识。在《海上渔夫歌》中,变身渔夫的马克思激情如火,意志如钢,以豪迈的心绪写道:“我把滚滚浪涛劈开/平稳地驶向大海/我用自己的双桨/让船儿离开幽暗恐怖的汪洋/我击打你们的脊背/我压倒你们的狂啸/我的努力定会成功/我终将制服脚下的巨涛。”〔5〕诗行间充溢着无限的壮志豪情。劈波斩浪,无所畏惧,意志坚定,慷慨激昂,勇猛刚强,颇有英雄气概。在《转变》中,马克思再次表明自己的志向:“我带着心中的幻想/扬起风帆启程远航/任风暴在周围发狂/我决不畏惧惊慌。”〔6〕诗人嘲笑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讥讽大自然的肆虐逞狂,而自己无惧狂风暴雨,无畏艰难险阻。纵使前方坎坷艰难,也无法阻挡青年马克思一往无前、毫不退缩、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而这正是生命激情和自由意志最生动的体现。马克思在诗作中从主体出发,面向无限生成的世界,彰显个体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显示出青年马克思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呈现出一个独立、自由、顽强、超越的自我形象。

3.自我超越的人生观

青年马克思在诗作中以诗性思维对生命之谜作出的诗化解答和形上之思,积极探寻人生在世的终极意义,对人的价值有限性予以积极的肯定。在《人的自豪》中,马克思写道:“难道我应该过这种浮华生活/浑浑噩噩白活一场?/不!你们这些外表魁伟的可怜侏儒/不过是冰冷、僵硬的魔妖/我的目光对你们不屑一顾/我的眼中映现出内心的狂飙!”〔7〕志存高远的马克思不愿追名逐利、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也不屑于跟那些徒有其表,内心却贫乏空虚的人为伍。他所要追求的是超功利、超世俗的人生,这才是真正属于人的自豪。在《终曲》中,马克思直抒胸臆:“我不需要尘世的虚荣/它处处侵入人们心中/一旦它把人们的心弦震动/人人都甘愿俯首将它称颂。”〔8〕马克思鄙弃尘世的庸俗追求,不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抱负,也就是对崇高和永恒之物的渴求。马克思在《感触》中写道:“我心中却激荡着永恒的渴望/永恒的心潮,永恒的热情/我无法强迫自己顺应流俗/也不愿碌碌无为听天由命。”〔9〕劝告世人不要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消耗时光,也不要一味地犹豫彷徨。既然胸怀抱负和渴望,就应当珍惜时光,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在《转变》一诗中,马克思写道:“海妖的动人歌唱/不会使我神往/我不听那悦耳的音响/那是勾魂摄魄的伎俩。”〔10〕表明自己不会被外在的诱惑和骗人的伎俩所干扰和迷惑,而是朝着心中的信念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实现生命的不断超越。

4.关怀现实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诗歌中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他在《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中对人性之恶及德国国民性的批判和反思。马克思在一系列讽刺短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中的多种负面样态,诸如冷酷无情、冷漠麻木、无所事事等等,俨然一幅光怪陆离的浮世绘。

在《维也纳猴子戏团在柏林》一诗中,马克思写道:“告诉我,为什么人们都拼命拥向那里?/准是塔尔玛要登场,在缪斯女神掌管的地方!/我说朋友,人们不喜欢真刀真枪/这是喜剧——全由猴子上场。”〔11〕人们涌向同一个地方看热闹,诗人的朋友原以为看的是喜剧女神的表演,没想到全都是猴子耍把戏。从古希腊到柏林,时代看上去进步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却变得无聊至极,令人唏嘘。在《致真理的太阳》一诗中,马克思嘲讽一些人自吹自擂,得意忘形,妄自尊大。“你从来都把这一切弄得不清不楚/因此,你把自己当作真理/像太阳一样普照四方。”〔12〕一些人本来能力不高,却总喜欢给自己戴高帽,自以为是真理的掌握者,简直贻笑大方!马克思还讽刺数学家思维单一,自以为符号能表示一切,理智能变成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既然用a和b能解决任何纠纷/那法庭就变得不值分文。”〔13〕这就是囿于专业限制而自以为是的结果,既可笑又可悲!马克思特别写了一组关于医生的讽刺诗。在那些市侩庸医眼中,病人只是一堆骸骨而已。这些医生对人的精神疾病束手无策,就编造出一些荒诞不经的理由,说什么“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精神”“关于灵魂的侈谈纯属骗人。”〔14〕他们能做的只是夸大药品的功效,让病人赶快买,甚至可以帮助那些不想活的人实现他们的愿望,这些都揭示出庸医们金钱至上和冷酷无情的丑恶嘴脸。

马克思在诗作中毫不留情地批判和反思德国国民性的人性之恶。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德国社会最重要的症结在于,它是属于庸人的,是一个庸人的世界、庸人的社会,或者说庸人是这个世界和社会之主”。〔15〕整个社会弥漫着庸俗的气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异化,这是青年马克思所无法忍受的。马克思在诗作中对这些社会怪状的揭露和解剖,显示出他对人的现实处境的深切关注,彰显独特的人文精神。

二、马克思放弃诗歌创作的原因

马克思的诗歌创作前后持续了大概四年的时间。1837年11月,马克思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自我批评,认为“写诗可以而且应该仅仅是附带的事情,因为我应该研究法学,而且首先渴望专攻哲学”。〔16〕这实际上宣告了青年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某种告别。青年马克思之所以放弃成为诗人的梦想,结合马克思当时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可以从研究兴趣的转向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1.研究兴趣的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接受

马克思1836年转学到柏林大学后,按照父亲的意见继续法学的研究,但马克思实际上对哲学和历史更感兴趣。他深入研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著作,致力于探讨哲学与法学的关系,力图构建不依靠具体经验的、先验论的法哲学体系。马克思当时还计划写作法形而上学和法哲学,阐述关于法哲学的原则和概念。写了大约300页后,马克思发现自己的见解有许多缺陷,便没有继续写下去。在柏林大学期间,马克思旁听了一些著名教授的课程与讲座,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比较大的是讲授刑法学的爱德华·甘斯。甘斯是黑格尔的学生,不过与老师在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立场不同,甘斯具有强烈的自由民主倾向,他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蒙昧主义,同情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甘斯在课堂上进一步阐发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认为绝对理念在普鲁士国家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应当加以发展。在甘斯等法学教授的影响下,马克思逐渐接受他一度憎恶的以晦涩难懂著称的黑格尔哲学,而这一转变,也使得马克思以后的精神面貌特别是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此外,由于过度的用功和紧张的工作,马克思的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1837年4月,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到柏林郊区休养。在休养期间,马克思通读了黑格尔本人以及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意识到黑格尔哲学思想中闪烁着天才光芒的辩证法,并决心深入挖掘这座思想的宝藏。与此同时,马克思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成员,并加入博士俱乐部。青年黑格尔派注重挖掘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激进的成分,反对封建专制,批判宗教神学。马克思加入博士俱乐部后,更加积极地进行哲学研究,分析哲学与现实的内在关系。此时的马克思意识到浪漫主义内含着形式无限性和内容空泛性的冲突,限于情感发泄的诗歌解决不了现有与应有的对抗性矛盾。他把目光转向强调运动、变化、发展的黑格尔哲学,以学者的姿态攀登真理的高峰。

2.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

183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去世。父亲去世后,马克思与家庭的联系更少了,他所能得到的经济援助也逐渐减少。马克思不得不考虑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1839年年初,马克思为了取得大学哲学讲师的资格,着手写作博士论文。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哲学著作的阅读和摘录,已经完全放弃诗歌写作。送给燕妮的诗作也只是从其他诗人的诗集中摘抄的。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和燕妮的关系也趋于稳定。青年马克思由侧重于从精神层面寻求自由和幸福转向从现实的尘世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处境。谋取大学教职的希望破灭后,马克思进入《莱茵报》,为报纸撰稿,猛烈批判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报纸被查封后,马克思颠沛流离,不断遭到驱逐,贫困交加,病痛缠身。在这样艰辛的生活环境中,马克思不仅进行理论研究,而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壮丽的诗篇,而谱写这首诗篇的主体是千千万万受压迫受剥削的无产阶级。

三、马克思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德国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深刻洞察到现代文明使人丧失了内在的和谐和想象的青春。神性被技术亵渎、灵性被机械压制、诗意被金钱践踏,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人性与文明处于普遍的分裂状态,思维庸俗、道德败坏、精神沦丧。浪漫派诗哲力图给有限的生命寻找到灵魂皈依的家园和自我超越的途径,他们将目光转向人本身,通过诗化世界和诗化人生的方式挽救人的灵性和属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强调自我、推崇个性、主张恢复完整的人性。青年马克思深受浪漫主义的浸润,继承浪漫派关于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与此同时,马克思又意识到浪漫派理论的抽象性和虚幻性,并进行积极的扬弃,从诗化现实走向现实批判,从诗意解放走向现实解放,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和转变。

1.从绝对自我到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德国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强调自我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弗·施莱格尔认为:“只有浪漫诗才是无限的,一如只有浪漫诗才是自由的,才承认诗人的随心所欲容不得任何限制自己的法则一样。”〔17〕浪漫派将自我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在世俗的存在物序列中,人的地位是最高的。自我是超验的、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束缚和禁锢。

马克思虽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对“唯我主义”思想持坚决的批判态度。马克思认为,人不是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受到客观物质因素的制约。马克思所考察的“人”是“现实中的个人”,而非思辨哲学家凭空想象和杜撰出来的人;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和某种抽象物,而是感性的、具体的、置于社会历史领域之中的人。感性个体的活动并不是像浪漫派所主张的那样是随心所欲的,不受任何限制。事实上,人不但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脱离人生活的客观环境,超越空间与时间的约束,来一般地抽象地分析人的本质,纯粹是感情上的自欺和天真的幻想。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有着吃喝住穿等现实的生存需要。人的感性血肉之躯不可能否弃世俗的、经验的东西,也不可能否弃空间和时间。马克思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他从实践出发理解人,把人融入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认为“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成、活动和发展的人。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人的感性丰富性,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从鄙弃世俗到注重现实生活

德国早期浪漫派认为现实是庸俗的、丑陋的,不应当成为艺术创作的对象。法国大革命的后果使人们深感失望,逃避现实,远离现实,力图从主观精神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浪漫派追求的是超世俗、超功利、永恒的、不朽的、无限的、崇高的事物,自然会对世俗不屑一顾。马克思也在诗作中讽刺德国人的无聊至极、冷酷无情,但后来他逐渐意识到艺术终究无法解决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无法承担起人类解放的使命。人类要想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依靠现实的物质力量,而不能寄希望于艺术形式的幻想。

马克思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人的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在写于1842年10月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对国家和法律沦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对贫苦人民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感到震惊和愤怒。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本质特征:工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过程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洞察到无产阶级非人的生存现实,深刻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状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剖析资本逻辑下无产者的不幸命运,“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8〕个人受到资本逻辑的抽象统治,使人陷入“物的依赖性”之中,沦为资本的奴隶,丧失独立个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第八章“工作日”中考察了工人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遭遇。“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探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19〕资本只追求自身的增殖,对工人的健康和寿命漠不关心,充分暴露出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和丑恶嘴脸。马克思高度关注人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现实处境,并指明改变现实的路径不是理论批判,而是现实的革命行动。

3.从恢复完整的人性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早期浪漫派洞察到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导致人的普遍分裂,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的状态,他们批判现实人生的支离破碎和物欲主宰下的片面性,主张恢复完整的人性,具体来说就是以诗的方式使世界审美化、诗意化,从而克服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的矛盾。与浪漫派不同的是,马克思不是在纯粹的审美领域描绘人的感性存在的完满形象,不是以乌托邦的方式寻求人的救赎之道,而是在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探究人如何能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存在状态。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主张:“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这段经典表述显示了马克思对人自身特别是个人的关注,个人拥有自主自立的品格并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一切人正是由“每个个人”组成的。马克思坚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有机统一,既看到个人的发展依赖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又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目的。相比于浪漫派呼唤恢复完整的人性,马克思赋予人的发展以现实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实现价值取向的革命性变革。在“自由人联合体”阶段,人的活动超越基本生存的需要和谋生手段的束缚,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走向自我生成、自我确证、自我实现,最终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开启真正的人类历史进程。

4.从诗化人生走向物质实践

德国早期浪漫派鄙弃现实的庸俗的日常生活,认为只有将世界浪漫化和诗意化,以诗化的力量去拯救普遍非人化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人在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复归为自由完整的人,彰显生命原本的灵性和超然。但问题在于,浪漫派诗哲逃避现实、耽于梦幻、溺于情感和想象、过分推崇主观最大化和精神绝对自由的做法不过是主体想象的活动和自说自话的臆想,思辨意义上的批判和逻辑范围内的否定根本无力解决现实人生的支离破碎和物欲统治下的人的自我分裂。

青年马克思意识到浪漫主义的内在缺陷,并由此陷入世界观危机。马克思在1837年11月写给父亲的信中剖析了自己的诗作是自我纯粹的凭空想象,带有明显的空洞性,无法解决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立。自此以后,马克思放弃曾经热烈追求的诗人梦,不再寻求人生之谜的诗化解答,而是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从人们的吃喝住穿等基本需求出发,把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依据,从而开启新的人学致思理路。在马克思那里,所谓实践,即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里的“人”不是淹没于观念、精神、情感等概念中的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际的实践活动、进行物质生产并承载着特定社会关系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人在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对象化为客观实在,从而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

马克思多次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1〕和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3〕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以及人的社会性,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和产生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命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不断建立和革新自己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认识、把握和利用社会规律,不断培育和建构理想的人性。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想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的变革和道德层面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哲学家只有充分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革命性意义,凸显哲学的实践品格,才能实现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统一,寻找到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现实力量。

四、结语

研究马克思的诗歌不是要在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之外,给马克思加上一个诗人的头衔,而是探讨马克思诗歌在马克思整个思想史上的地位,以便更好地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发现一个“诗的马克思”。马克思不只是一个严谨刻板、埋头苦思的学者,也是一个感情充沛、爱憎分明、沉醉于艺术与审美、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诗意追求的诗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憎恶。这些内涵丰富,饱含着浪漫情怀、英雄情结和理想主义气息的诗歌作品中,蕴含着青年马克思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和解放等方面的初步思考。诗行间充溢着情感的热力和蓬勃的朝气,彰显着马克思的追求与理想、浪漫与激情、迷茫与痛苦、想象与渴望。青年马克思早期的感性智慧为他以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哲学思维基础。因而,马克思的诗歌不应被片面地视为纯粹的文学作品,而是应当从马克思思想史的高度去把握。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青年马克思的人生历程和内心世界,而且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渐进性和延续性。■

猜你喜欢

马克思现实
马克思像
“剧本杀”里的现实逃脱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画:现实背后(上)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梦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