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百年追求及其启示
2021-12-26李正军尹若琪
李正军 尹若琪 孟 鑫
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勇往直前的过程,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体现了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使命初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构思设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前行;从改革开放找到实现现代化的人间正道,到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划时代飞跃,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以不懈奋斗使现代化在神州大地成为现实,留下了深邃的历史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构思设计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正是神州大地“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备受凌辱、军阀混战不已、人民在苦难中挣扎”〔1〕之时。现代化,在当时的理解就是工业化,对于中国而言,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深知,为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而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国家和人民稳步地进入富强康乐之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缜密地分析国情,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设计构想,如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就是代表作。
中共七大召开时,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已成定局,未来的主要任务,正如毛泽东所言,在于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的光明中国,而这样的中国,也正是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中国,是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中国。早在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勾勒了未来中国的蓝图,而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具体纲领和政策。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在20年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方案。
关于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指出,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建立发达的农业和与工业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必须贯彻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原则,决不能任由地主资本家“所得而私”进而“操纵国民生计”。〔2〕这就必须取缔官僚资本,经过减租减息实现“耕者有其田”,消除通货膨胀;必须支持民族工业发展,予以各方面的便利优惠;必须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调节劳资关系,使公私、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发展工业生产;必须繁荣农业、建设农村、解放农民,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和大量近代大都市。
关于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指出,必须确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3〕这个势力的现实任务,就是在彻底消灭日寇的同时,废止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并同时实现言论、思想、信仰等各项最重要的人民自由。
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指出,必须清除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借鉴外国文化;联合并教育现有知识分子,有计划地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扫除文盲,培养造就新人才;扫除一切奴化、封建、法西斯的文化教育;推广人民医药卫生事业。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方案,指明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但是也正如历史早已证明了的那样,只有推翻反动统治,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剥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开启现代化的征程。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又确定了未来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总目标,将全力恢复发展人民经济文教事业作为新中国的工作重点;必须建立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必须遵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4〕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形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准备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恢复建设的浩大工程。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激烈进行的情况下,仍然制定和执行了“边打、边稳、边建”〔5〕的基本方针,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借助以苏联为主的国际援助,使得国民经济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战争需要,而且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最为激烈的1950年和1951年,新中国消灭了长达12年的数以亿计的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当时此起彼伏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安定人民生活的有力标志。清末以来40年未能修成的成渝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到3年便顺利通车,荆江分洪、淮河水利等工程的陆续兴建,成为新中国基本建设的开端。从读书识字到卫生保健,亿万人民第一次享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开篇。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的1951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思路。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制订了奠定工业化基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以来最为全面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计划,同时也是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第一个成为现实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计划。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全方位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这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一个不亚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全党转入武装斗争那样艰巨的课题。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固然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认识,但也是与苏联的支持帮助不可分割的。然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陶醉于成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了1954年宪法、八大文献等一批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探索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活泼自由的政治局面的思想。〔6〕这个思想是对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创历史成果。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冲破了当时作为思想界主流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错误认识,明确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思想认识的最根本意义所在,就是证明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这也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
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探索成果,就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确立了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及建立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规划。所有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创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创新性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具体而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长期流行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认识过于短促急躁而又估计过高的超越阶段的“左”倾错误,并因而导致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这方面,固然中国共产党也曾一度深陷其中并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总体而言,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物中,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比较早而明确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尽管在这方面的探索同样走过弯路甚至经受过严重挫折,但对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长期性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的明确认识,毕竟奠定了以后走向正轨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不朽功勋。早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就先后投入建设资金黄金7亿两,创鸦片战争以来未有之纪录。从鞍钢的复兴到第一、第二汽车厂的新建,从“解放”卡车到“红旗”轿车,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南京长江大桥,从川藏公路到青藏公路,从大庆到三线建设,从“两弹一星”到人工合成胰岛素,从电视台到杂交水稻,从农村用电量10年增长70倍到书报杂志发行量数以亿计,从“洋火”“洋油”的消失到外贸出口的蓬勃发展,从血吸虫病的防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普及……“现代化”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可以感知的现实,成为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动力,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远景逐步成为现实,形成的物质储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成为继续前进不可或缺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成熟和实践的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标志着现代化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成为现实,已经实现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不仅在当时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格局剧变的标志和见证。然而,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探索中逐渐成熟直至成功一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也必须走过从探索到成功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一个必须时刻结合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概念。实践证明,照搬苏联模式或者“全盘西化”,都解决不了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必须勇于突破时代和历史的局限,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遵循发展规律,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原则为指导,立足实践,推进新发展。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定位,这就是: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尚未摆脱贫穷落后,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处在持续上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这一切,要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决不能重蹈超越阶段、急躁冒进的覆辙。基于这一切,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定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把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积极而稳妥地规划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里程碑,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其整体概括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20世纪现代化建设目标,因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成为必须坚持100年不动摇的党和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到20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2010年远景目标,拉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序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在新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完整指导方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鲜明标志和最突出特征,就在于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探索得出的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各方面建设齐头并进,建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体系。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从经济特区到西部大开发,从“深圳速度”“温州模式”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从合资合作到股票证券,从“万元户”到企业家,从植树造林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战胜重大突发灾害到可持续发展……书写着创新和发展的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时,绵延2600余年的“皇粮国税”也根据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雄厚国力的基础上,于2006年和中国农民告别。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增长已接近20年。如果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地体现在解决生存需要的“雪中送炭”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更多地体现在从具备到繁荣的“锦上添花”,更多地体现在满足发展需要方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征程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前行、接力奋进,其辉煌成就业已彪炳史册。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我们走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意气风发、齐心奋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时代,开启了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化,是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的现代化,因而与以往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不同,就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这就要求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更多侧重民生,侧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8〕尤其是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启航,体现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如同“一五”计划揭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揭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序幕一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张宏伟蓝图的实现之日,就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设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规划成为现实之时。“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中华民族复兴将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14亿中国人民将携手迈入现代化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这8年的历史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而言,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史而言,将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8年和改革开放初期8年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8年,以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载入史册,初步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以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提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设想载入史册,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一个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历史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8年,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11〕的8年。
2021年,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的起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新的前进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规划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初蓝图,确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就是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随着“十四五”规划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逐步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又将谱写现代化道路上新的辉煌篇章。
五、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包含了分别以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为标志的各个时代,实现了并将继续推进中国人民从最悲惨命运向最伟大前途的历史飞跃。在所有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其中留下的宝贵启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首先在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实践证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只能将民族和人民推向深渊,旧式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包括改头换面的“第三条道路”,最终都因为反动势力的镇压和自身的缺陷而败下阵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略,才恢复和捍卫了中华民族的主权尊严,为实现现代化扫清了障碍,确立了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使神州大地旧貌换新颜;进而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建设理论体系,确立了根本指导方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各个历史时期现代化探索和建设的继续,又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划时代飞跃。今天,在21世纪已经走过五分之一之际,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迈进。“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12〕而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成就,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业绩、以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新体现,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新的里程碑。
2.现代化道路必须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关键在于现代化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循序稳步前进。任何有关中国现代化的方案,如果不是深刻研究中国国情的产物,如果不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那么无论多么美好,也只能是削足适履,无以实践,甚至可能走向反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之所以不能实现“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美好愿望,责任正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阻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扼杀现代化的生机。在新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崎岖征途上,超越阶段和急躁冒进之所以屡遭挫折,也正是因为脱离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务虚名而得实祸”。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奋斗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和发展了以“三步走”战略方针为代表的适合中国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以2035年为界,通过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构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国情科学认识的产物,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更是进一步实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整体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将因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生命力,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3.现代化过程中要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和整体性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优势在于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和整体性。注重全方位发展,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历史结构所决定的。具体说来,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固然经济建设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但绝不能与其他方面相脱离。对此,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而明确的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全方位发展的优势,因而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不是片面而短暂的。注重整体性发展,这是由中国发展不平衡、各方面差异明显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更必须坚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把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现代化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核心在于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人民性,确保现代化事业为人民而建,由人民共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正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进程。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持续不断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以此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将消灭绝对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现代化建设更加侧重民生,更加注重实现共同富裕。在就业、脱贫、社会保障方面,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更是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的又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将继续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