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及时代价值
2021-12-26莫少群
于 俊 莫少群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产生。《形态》所包含的关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解放等大量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南。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原理与目标导向等角度系统梳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阐述《形态》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价值。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从工作属性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价值观的塑造,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开展带有意识形态特征的教育活动,影响并帮助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正确认知和把握人的意识特征和规律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形态》关于意识来源和动因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科学论断,不仅从根本上破除了唯心主义在意识来源问题上的谬误,而且科学说明了生活实践在意识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意识能动性的意义,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其一,《形态》关于“意识产生的根源是人的物质实践”的论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化”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之前,唯心主义历史观把意识或者解释为神秘力量的产物,或者解释为主观精神活动的结果,“教化”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面纱,意识的本质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形态》指出,意识的产生过程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从意识产生的原始动因来看,需要是人产生意识的原初动力,是由于和他人迫切交往的需要才产生意识。“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1页。意识不是如唯心主义所认为的超脱人之外的存在物,意识是人的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人是意识产生的主体存在。离开了社会生活实践,脱离了实践主体,一切意识或思想都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态》对意识来源的科学考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彻底变革,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哲学依据。
其二,《形态》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论断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方法论原则。《形态》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这一观点回答了意识与社会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曾说,德国哲学家从意识出发,把人定位为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下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形态》从现实生活出发,把人理解为“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考察方法彻底把人从精神抽象统治中解放出来,赋予人历史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创造者的身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的对象与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的人,其思想观念是由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只有从现实、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思想意识产生的前提,才能科学把握思想观念的本质方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论上要始终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等要旨,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扎根于社会生活实际,方能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其三,《形态》关于意识能动性的论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给予了科学定位。《形态》认为意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具有能动性,表现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起初是对他人与他物产生的直接的、可感知的一种狭隘联系的意识,但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意识也逐渐可以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等等。从这时起,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能动性,开始对现实存在产生作用,甚至与现实产生了矛盾,表现为对现实的迟滞性或超越性。“意识能动性”理论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意识可以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同样,人的意识也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在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指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工作,作为现实的人,其思想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反映。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任务就是指导和帮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社会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指引。
社会基本矛盾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在《形态》中完成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内容的构建,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化解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方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实现根本转化的基本方式,社会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生部分质变的主要方法。
《形态》首先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线,为阐释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形态》指出,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把社会历史的基础与前提建立在“寻找某种范畴”上,是精神对精神的历史。它的“软肋”就是,一方面他们忽视了历史的现实基础,把现实的生活生产看作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是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处于或者超乎于世界之外;另一方面他们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造成了自然界与历史的对立。唯物史观则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前提,把人“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作为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以此为出发点来考察人类历史发展。因此,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是,“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2页。
其次,《形态》提出了生产力、交往形式、市民社会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形态》认为生产力是由各个人的自主活动形成的实践活动合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也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对于“交往形式”,《形态》认为交往形式既是个人自主活动的交往,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交往,是生产力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前提。《形态》还对“市民社会”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7页。。市民社会是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相伴而生的社会组织,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市民社会是一个广泛概念,包括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该阶段的个人物质交往和社会的商业生活、工业生活,是构成国家的基础,也具有资产阶级的意义。同时市民社会是意识的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产生的。
再次,《形态》提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6页。的重要论断。以所有制、社会分工为历史线索,通过对物质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人的生产或是生命的生产、物质联系等历史关系四个因素的考察,得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发生矛盾,并准确指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与交往手段发生矛盾,那时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变成了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同时《形态》也阐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矛盾转化过程,旧的交往形式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新的交往形式所替代。
上述《形态》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论述,对于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属性、运动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正是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人们普通的、社会性的意识才蜕变为“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34页。,也才产生了对特定人群进行特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7)武东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趋势,有效协调社会矛盾,积极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全面把握《形态》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与观点,科学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刻内涵和探寻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人的解放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教化”活动,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教育”就是要启发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并公开申明无产阶级的目标就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3页。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种“阶级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自然服从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宗旨。
首先,《形态》有关“现实的人”“历史的人”的人学思想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出了根本性规定。《形态》把人定义为现实的人,通过对德国意识形态家的批判以及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考察,发现了与德国哲学家眼中截然不同的“人”,人“不是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这种革命性的观点把“人”从唯心主义宗教化、抽象化、精神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人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特征。同时,《形态》把人看作历史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6页。这一观点深刻指明了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完全颠覆了唯心史观“目中无人”的认识。需要是人创造历史的推动力量,正是人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而进行各种各样的满足新需要的历史活动,推动历史向多形式、多层次、多方向发展,呈现更加多元的历史维度。
其次,《形态》在勾勒共产主义基本轮廓时对人的解放所做的描述,规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态。《形态》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0-171页。这段话既是对共产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内容的表述,又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构建。《形态》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已消灭了劳动的异化,劳动不再是对人构成束缚限制,每个人依据自己的兴趣在各个部门之间自由选择,可以成为“猎人”“畜牧者”“批判家”等。共产主义社会是已消灭阶级的社会,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双重消失。“共产主义和过去所有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02页。这句论述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在继承历史遗产的基础上,消除历史自发性,消灭私有制,建立起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的新的生产关系,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最后,《形态》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与手段。《形态》指出,人的解放不是从哲学、神学等“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而是只有从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解放。《形态》还赋予人的解放丰富的内涵,“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解放”是有条件的,既要清除实体、主体等纯意识的无稽之谈,又只能在充分发展之后才能清除;“解放”还需要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进行斗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形态》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实现了人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12-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20-7-23。,“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如何认识“人”、理解“人”、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命题。《形态》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从理论上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深刻内涵、历史条件、实践方向等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目标指引。
四、 《形态》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价值
《形态》作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历史的重构,虽然批判的历史对象发生变化,历史时空发生转换,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方法仍带有很强的真理性和时代性,不会因历史变迁而失去真理价值,反倒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淬炼愈发熠熠生辉,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唯物史观教育。《形态》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党历来就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3)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仍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更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国情、党情、民情和世情,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敏锐捕捉经济基层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大力开展唯物史观教育,抓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运动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核心要义,把学习教育融入党员干部培训、学校教育、理论宣讲中,创新教育载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实效性,让唯物史观真正成为武装人民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0页。《形态》以“现实的个人”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对德国哲学进行猛烈批评,对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提出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断。
《形态》关于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教育引导“人”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民者,国之根也。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背景认识人,落脚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心人,充分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与祖国繁荣发展中共享成果、分享荣耀,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
第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在“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客观存在。《形态》提出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2-173页。的重要论断,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界定。“人创造环境”体现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性,反映了主体的能动性;“环境也创造人”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历史预设性和限制性,说明人在创造新的历史环境的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只有条件成熟、力量强大、革命群众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环境变化。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是辩证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人既受到环境的制约,又能够主动地创造环境。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特点,一定的时代条件预先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等,不能离开历史环境进行纯精神的构建。同时也说明了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人实践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创造新的历史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