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效性激励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25张思圆蔡宗钰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1期
关键词:时效性呼吸衰竭依从性

张思圆 张 琴 蔡宗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 43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表现为喘息、咳嗽、气短等症状加重,气流受限,易引起呼吸衰竭[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 伴呼吸衰竭,可克服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维持器官组织供氧,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2]。但长时间行机械通气治疗可影响患者肺功能康复,对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尤为必要。既往临床实施的常规护理,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康复风险,提高肺康复效果,但未能考虑到患者主观能动性对肺康复的影响[3]。因患者缺乏激励,可导致对治疗和康复缺乏希望,影响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获益[4]。针对此情况,可对患者实施激励。时效性激励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激励模式,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被证实可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促进功能恢复[5]。但有关时效性激励模式护理对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尚无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时效性激励模式在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91 例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 例和观察组46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17 例;年龄54~72 岁,平均(63.85±7.17)岁;入院时肺功能分级[6]:Ⅱ级17 例,Ⅲ级24 例,Ⅳ级4 例;入院时间1~7 d,平均(4.52±1.06)d。观察组男30 例,女16 例;年龄53~74 岁,平均(64.02±6.83)岁;入院时肺功能分级[6]:Ⅱ级19 例,Ⅲ级24 例,Ⅳ级3 例;入院时间2~9 d,平均(4.78±1.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有关AECOPD 的诊断标准[6],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咳痰、咳嗽、喘息、气短症状加重;②符合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7];③行胸部X 线、肺功能检查明确患者病情;④经检测患者气道解剖结构正常,双侧肺呼吸动力学参数相近,可耐受机械通气治疗。(2)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患有肺栓塞、肺结核、咯血、气胸;③残疾;④昏迷;⑤患有精神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治疗 患者均接受祛痰、抗感染、平喘等常规治疗。符合上机指征:患者呼吸不规则,氧合指数<25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频率>30 次/min。应用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A-500 型呼吸机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1.3.2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肺康复护理。①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肺康复健康教育手册,对患者行一对一口述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明确肺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②营养支持:由营养师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合理规划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的摄入,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③运动训练:患者撤机后,由康复师为患者制订运动训练方案,由康复护士辅助患者实施运动训练,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内容包括有氧运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④康复相关注意事项:肺康复期间,需指导患者禁烟;为降低拔管后再插管率,还需指导患者配合氧疗治疗。

1.3.3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时效性激励模式护理。①建立激励护理小组:选取1 名护士长,2 名护理人员建立激励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每周组织小组学习AECOPD 伴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并向组内成员普及时效性激励理论知识,120 min/次,至少3 次/月,由护理人员实施各项激励护理。②实施情感激励:护理人员对患者行正性引导、积极心理暗示,引导患者说出内心顾虑或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答疑,向患者介绍医疗护理措施,并告知患者院内既往治疗成功的案例,10~20 min/次;引导患者朋友及家属采用鼓励性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提供同伴支持、家属支持,5~10 min/次。③实施目标激励:以肺功能康复为终点目标,以周为单元,记录患者肺康复计划的完成情况,包括治疗配合度、营养摄入、运动训练等,对能完成每周目标的患者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可根据患者喜好设定奖品,发放给能持续完成目标的患者。④实施榜样激励:定期召开病友座谈会,邀请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参加,由专科医生到场,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在讲解结束后,引导病友进行互相交流,由肺康复较好的患者向其他患者介绍自身康复经验,使患者明确运动训练、康复期间禁烟及氧疗的重要性,为患者树立良好榜样,90~120 min/次。组织微信视频互动,由护理人员对康复训练较成功的患者录制视频,并将视频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内分享,使院内AECOPD 患者获得可借鉴的意见,自觉向榜样学习,规范自身行为。两组均护理1 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肺康复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肺康复依从性调查表评估患者依从性,参照有关文献[8]编制,克伦巴赫系数为0.831,包括有氧运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禁烟、氧疗五条内容,每条记为0~3 分,分别代表未完成、部分完成、完全完成,总分为0~15 分,0~5 分为依从性差,6~10 分为依从性一般,11~15 分为依从性良好。②呼吸状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9]评估,包括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3 个维度,每维度记为0~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呼吸状况越差。③希望水平:采用Herth 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10]评估,包括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3 个维度,各有4 个条目,每条记为1~4 分,总分为12~48 分,分值越高,患者希望水平越高。④检测肺功能指标:采用南京奥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HEST-肺功能仪记录患者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康复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肺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康复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SGRQ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GR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 个月,两组SGRQ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SGRQ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SGRQ 评分比较(分,)

注: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

2.3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HHI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1 个月HHI 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HHI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HHI 评分比较(分,)

注:HHI:Herth 希望量表

2.4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肺功能比较

两组护理前PEF、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1 个月PEF、FVC 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肺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护理前、护理1 个月肺功能比较()

注:PEF:呼气流量峰值;FVC:用力肺活量

3 讨论

既往临床采用的常规肺康复护理,主要关注点为患者生理方面需求,通过健康教育、营养支持、运动训练、指导患者禁烟、氧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康复风险,但COPD 伴呼吸衰竭所需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自身积极性对肺康复有重要影响[11-12]。因此仅实施常规肺康复护理仍有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探讨时效性激励模式在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对AECOPD 患者实施合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大量研究指出,激励护理适用于多种疾病中,可通过满足患者个体激励需求,唤醒内源性动力,利于缩短康复进程[13-18]。本研究将时效性激励模式应用于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结果显示,观察组肺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提示时效性激励模式可提高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分析原因在于,时效性激励模式通过情感激励,解除患者内心顾虑,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为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进而提高肺康复依从性[19]。此外,时效性激励模式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为患者提供可达到的目标及可借鉴的榜样,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并通过设定奖品、召开病友座谈会等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促使患者积极配合肺康复治疗,依从性提高[20-21]。观察组护理1 个月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时效性激励模式可改善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希望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因COPD 伴呼吸衰竭可造成通气功能障碍,并引起活动受限,患者存在较重心理负担,加之机械通气可造成一定创伤,撤机时患者呼吸功能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可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易导致患者希望水平低下[22-23]。而实施时效性激励模式护理后,患者得到同伴支持、家属支持,并接受护理人员的积极心理暗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希望水平[24]。此外,时效性激励模式通过目标激励,制订短期目标,为患者提供可行的努力方向,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通过榜样激励,使患者了解肺康复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树立良好榜样,可进一步增强患者希望水平[25-26]。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1 个月HHI 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EF、FVC 高于对照组,其中FVC 指患者在用最大力气吸气后,呼出来的最大气量,该水平高低可反馈患者呼出肺活量气体的能力[27]。PEF 指呼气流量时的瞬间流速,该水平高低可反馈患者呼吸肌力量强弱[24]。两者可共同反馈肺部通气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时效性激励模式可改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状况,促使肺部通气功能提升。分析原因在于,时效性激励模式可通过情感激励,满足患者情感需求,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进而培养患者内源性动力,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利于提高治疗获益,进而可改善呼吸状况及肺功能[24]。此外,时效性激励模式通过引导病友互相交流,为患者提供肺康复经验,利于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通过为患者树立良好榜样,使患者向榜样学习,增强患者行为能力,积极进行运动训练,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进而降低肺康复风险[28-29]。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模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可提高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并可改善患者希望水平、呼吸状况,促使肺功能提升。

猜你喜欢

时效性呼吸衰竭依从性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