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爱民蓝麦1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2021-12-25陈凤龙徐学亮靳小真耿爱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爱民籽粒小麦

陈凤龙徐学亮靳小真耿爱民

(1.淄博市农业农村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255000;2.淄博市农业机械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255000;3.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 山东高青256300)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据估计全世界有四成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其中具有灰、紫、蓝和绿等特殊粒色的小麦称为彩色小麦。彩色小麦是通过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及远缘杂交等方式结合培育而成,其籽粒的种皮或糊粉层颜色与普通小麦品种不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对食物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粮食高品质是对育种者的新要求。在普通小麦中,通常见到的籽粒为白粒或红粒,实际上还有紫粒和蓝粒,但较少见到。小麦的籽粒由胚、胚乳、果皮、种皮和糊粉层等组织组成,这些组织中沉积了不同种类的花青素,这些花青素存在的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粒色[1]。蓝粒小麦是由于小麦糊粉层中含有花青素而使籽粒呈现蓝色[2]。蓝粒小麦的籽粒颜色由糊粉层决定,表现花粉直感[3]。蓝粒胚乳基因的遗传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表现情况类似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行为,蓝粒性状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剂量效应[4]。兰素缺等对蓝粒小麦的粒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蓝粒性状遗传表现花粉直感现象,并且存在剂量效应[5]。许多研究表明,蓝粒和紫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如赖氨酸、苏氨酸,微量元素含量如硒,碘、铁、锰,有机铬(三价铬)含量和花青素含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比白粒小麦的高,并具有低钠、低脂肪的特性[6]。因此,选育产量和品质兼顾、抗性强的蓝色小麦新品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对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蓝色小麦新品种爱民蓝麦1号特性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2008年起步于‘蓝矮败’转育,2010年组建‘蓝矮败’山东轮选群,2012年从该轮选群中发现分离出的蓝育株(株高正常有花药的单株),抽穗期间整株套袋挂牌,单收单脱粒,其同株同麦穗结蓝白两种籽粒,挑选其中的蓝粒种子种植,从后代群体中选择全蓝粒植株,采用系谱法选种程序,对其产量、抗性等性状同步进行选择,对选择稳定的全蓝粒株系测产比较,2016年在品系比较中全蓝粒株系‘16-5-1’综合表现较好,育成出圃。经2017年再度品比表现稳定而优异,并统一确定参试代号为‘爱民蓝麦16-51’,推荐申报参加华润惠民小麦联合体高肥水组小麦区域试验,2018-2019年度爱民种业有限公司在山东省选点组织大区品比自主试验。2020年通过了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06036号)。

2 特征特性

该品系幼苗半直立,叶色较深,叶片上冲,中等大小,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鉴定属半冬性品种;委托中国农科院在河北遵化鉴定抗寒性为3级,耐寒抗冻能力中等,可以正常越冬。分蘖成穗能力中等,亩最大分蘖94.97万,分蘖成穗率44.15%;全生育期232.9 d,熟期比对照山农紫麦1号晚1.4 d,熟相正常,株型紧凑,株高71.4 cm,比对照矮15.3 cm,抗倒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39.1万穗、41.4粒、45.2 g,其产量结构协调,长方形穗,长芒,白壳蓝粒,籽粒角质。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5.05%,沉淀值39.0 mL,湿面筋36.7%,面筋指数64%,面粉白度79.7,面粉吸水率56.3%,面团形成时间4.6 min,面团稳定时间5.3 min。经河北省植保所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

3 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度参加华润惠民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在设置的彩色小麦组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484.45 kg,比对照山农紫小麦1号增产6.81%,产量居该彩色小麦组3个品种第1位,14下试点13下增产1处减产,方差分析增产极显著。2018-2019年度大区对比自主试验,7处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61.66 kg,比对照山农紫麦1号增产5.33%,统计分析增产显著。

4 营养成分分析

唐晓珍等[7]对18个品系彩色小麦全麦粉的各种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彩麦与普通小麦的营养差异主要是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之间含量的差异,彩粒小麦具有了低淀粉、高蛋白质、高氨基酸、高矿物质等高营养品质。苏东民等[8]较系统地分析评价了黑小麦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黑小麦在蛋白质、脂类和灰分含量上比普通小麦高,且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平均高于普通小麦的23%左右,矿物质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尤其在硒、锰与碘含量上具有突出优势。李杏普等[9]研究发现,无论色素基因来源于哪种遗传背景,蓝、紫粒的品质性状普遍好于白粒品种,同一粒色不同色素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的籽粒品质不同,这些蓝紫粒材料不仅可用于小麦优质育种,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保健食品。

为扩大爱民蓝麦1号的应用范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朝晖教授团队开展了全国主要麦区小麦营养与卫生品质调查(2014-2015年)工作,对该品种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化验分析。2014年的营养成分含量检测数据显示,蓝小麦的各元素含量:全氮为27.11 g/kg、全磷为3.88 g/kg、全钾为3.53 g/kg、钙为399 mg/kg、镁为1 859 mg/kg,锌为53.46 mg/kg、铁为99.31 mg/kg、硒为0.033 mg/kg、铜为4.4mg/kg、锰为44.53 mg/kg、钼为1.05 mg/kg、硼为0.66 mg/kg、铬为0.4 mg/kg、镉为0.029 mg/kg、汞为0.014 mg/kg、铅为0.021 mg/kg、砷为0.002 mg/kg、镍为0.022 mg/kg。对照济麦22的各元素含量:全氮为23.56 g/kg、全磷为3.79g/kg、全钾为4.22 g/kg、钙为333 mg/kg、镁为1 680 mg/kg、锌为50.65 mg/kg、铁为49.44 mg/kg、硒为0.019 mg/kg、铜为6.25 mg/kg、锰为36.92 mg/kg、钼为0.65 mg/kg、硼为0.81 mg/kg、铬为0.067 mg/kg、镉为0.027 mg/kg、汞为0.014 mg/kg、铅 为0mg/kg、砷 为0.019 mg/kg、镍为0.144 mg/kg。2015年的营养成分含量检测数据显示,蓝小麦的锌含量为28.054 mg/kg、铁为40.055 mg/kg、硒为0.054 mg/kg、铬为0.128 mg/kg;2015年 济 麦22的 锌 含 量 为25.082 mg/kg、铁 为40.403 mg/kg、硒为0.052 mg/kg、铬为0.063 mg/kg。

对比各营养成分含量发现,2014年度蓝小麦全氮、全磷、钙、镁、锌、铁、硒含量均高于普通小麦济麦22,2015年度的数据这种趋势稍有变化,锌、铬、硒含量略高于对照品种济麦22。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根据资料,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彩色小麦对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富集效应。蓝小麦中的铬连续2年都数倍高于普通小麦品种,且含量处在一个非常安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其2年平均含量为0.264 mg/kg,是普通小麦对照品种的4倍。

5 讨论

5.1 蓝小麦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蓝麦产业化发展分两阶段:高端引领阶段到全面普及、主食养生全民保健阶段。

5.1.1 高端引领阶段 在生产方式上采取蓝小麦原粮订单生产,限定规模与数量;开展订单销售,销售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定价策略上,采取强化宣传引领,广告投入,走高投入、高价位、占领高端市场的营销策略。市场目标群体界定为高收入、高消费群体,以及糖尿病等特定群体、礼品消费类群体。

5.1.2 主食养生全民保健、普及阶段 在高端方向引领下,通过宣传,提升人们的主食养生意识,提高大众对蓝小麦食疗功效的认可接受度,带动加速推广。推广模式主要从3个方面开拓,一是对农村群体,实行销售中高价位种子、自给自足模式;二是对城市平民群体,实行略高于普通面粉的中价位普惠模式;三是对城乡高消费群体,打造蓝小麦高端品牌,实现从产品消费到品牌消费、持续走高端高价位模式。

5.2 目前产业化的探索

5.2.1 蓝小麦原粮生产 一是建立了有400亩耕地的“高青县沿黄河特色小麦家庭农场”,生产的蓝小麦原粮主要用来打造高端品牌产品。二是选择种地大户与家庭农场签订回收合同,实行蓝小麦原粮的订单生产,主要满足电商平台商家订单供货合同。

5.2.2 爱民蓝麦1号的加工 一是投资安装小麦面粉加工设备,加工销售,供给直销店;二是与其他面粉厂合作代加工生产,为商家供货。

5.2.3 爱民蓝麦1号产品的销售 一是在大中城市建立蓝小麦面粉直销处;二是通过与电商平台商家签约,签订供货协议,线上销售。

目前,爱民蓝麦1号的年产销量仅只有几十万斤规模,还处在高端引领、舆论造势阶段。现行的做法是以蓝小麦育种为引领,从种子繁育、原粮生产、产品加工,到线上线下全面销售,打造蓝小麦全产业链。通过对育种产区打造标准化建设基地,以点带面,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扩大到整个鲁中、鲁西北地区,同时控制生产规模,确保蓝小麦生产优质优量。

猜你喜欢

爱民籽粒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李爱民美术作品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油菜联合收获籽粒受力分析及损伤评价
触摸俄罗斯
哭娃小麦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