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生态旅游定位
——以莆田市囊山森林公园为例

2021-12-25郭国英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莆田森林公园分值

郭国英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州 350003)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走进森林,利用森林的特殊功能来调节身心已成为一种旅游的趋势[1]。森林公园的生态美学、旅游度假、教学科普及文化传承等功能,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健身观光、养生度假及科普传承的特定场所[2]。开展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前先评价其风景资源质量,将使森林公园旅游定位和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风景资源评价和旅游规划开展过相关研究。美国学者Clare A.Gunn 1979年出版的《旅游规划》研究认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资本、劳力、社区、组织(或领导)等是对旅游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的要素[3];加拿大Calgary大学Donald Getz教授于1986年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4];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从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评价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5-7]。森林公园的开发规划设计,要总体上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等吸引旅游游客的重要因素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这有利于森林公园的整体规划定位和发展提升设计。

1 研究区域概况

莆田市囊山森林公园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梧桐镇九峰村和江口镇农山村境内,公园规划总面积201.07 hm2。公园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西部山岭隆起,山脉自北向南倾斜,呈梯状下降,向东延伸;南部为丘陵、台地。景区内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景观资源。植被垂直分层次较为明显。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7.81%,主要植物有26科60种。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对莆田市囊山森林公园的资源类型开展分类研究与质量评价,包括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利用条件分析等。在资源类型分类研究中,自然景观资源分地文、天象、水文和生物等四种景观类型分别进行分析;人文景观资源分历史宗教类、民俗风情类和旅游产品类分别进行分析。同时,深入分析森林公园功能分类、形象打造和客源定位等公园规划定位问题。

采取外业详细调查与现地资料收集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公园的森林资源概况、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莆田市囊山森林公园资源类型的质量评价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相关标准确定。

3 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

3.1 自然景观资源

3.1.1 地文景观

囊山山势一列如屏,绵延几公里长,独具特色。山脚裸露的花岗石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山上峰峦叠嶂,状如莲瓣,蔚为一大奇观,明清时文人墨客雅称其为“古囊峢巘”,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鲎姆石、天犬岩、无字岩、鳄鱼岩、蛤蟆含丹、冰山一角、石景天下、求佛石、绿石奇观、白石岩等,野趣横生,充满无限的遐想空间。

3.1.2 天象景观

景区内山体秀丽,山风起处,雾霭慢慢从山脚升起,弥漫峰峦,山林景物若隐若现,尤如海市蜃楼。园内四季分明,物候景观色彩纷呈,气象万千,变幻多姿。山上绿树成荫,雨后初霁,林间水汽蒸腾,云雾缭绕,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别有一番滋味。

3.1.3 水文景观

森林公园内地表水体景观资源并不丰富,主要分布在山间主路线中部思亲亭周边的山谷里,水量虽小却长流不息。可在思亲亭周边建一个圣水亭,供游客祈福取水。

3.1.4 生物景观

园内主要树木有26科60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分别为香樟(Cinnamomumcamphora)、闽楠(Phoebebournei),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分别为油杉(Keteleeriafortunei)、福建冬青(Ilexfukienensis)。园内森林覆盖率高,林分类型多样,春有山花烂漫,秋有硕果累累,富有季相变化。园内有野生动物4纲13目20科26种,其中哺乳纲5目8科8种;鸟纲5目8科12种;爬行纲1目1科1种;两栖纲2目3科5种。园内国家、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园内常见山雀、雉鸡、乌冬、松鼠、白鹭、鹧鸪、喜鹊、斑鸠、棕背伯劳、红嘴蓝鹊等,偶见山麂、野猪。

3.2 人文景观资源

3.2.1 历史宗教类

公园内囊山寺始建于公元875年,旧名伏虎庵,后名延福寺,公元886年扩建改名“囊山慈寿禅寺”,寺名千年不易,沿用至今。囊山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全重点保护和开放寺院之一。在山体海拔230 m处,有一个天然巨洞,层层套叠有无数小洞,形若蜂窝,人称“百廿间”。洞前有民国初年修建的一座道教神庙“天元岩”。此岩坐落于高峰之上,岩宇宽敞,凌虚幽遂,天气晴好时于岩前凭栏远眺,兴化湾秀丽风光一览无余。山体右下山腰间还有一座道教庙观“九莲岩”。

3.2.2 民俗风情类

涵江区传统节令丰富,民风民俗独特,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春节期间有“做大岁”;元宵期间涂假山、摆斋菜、踩高跷、妆阁、十音八乐、车鼓、演戏、放花、扎花、蹈火等;清明节踏青;七月初七乞巧节、七月半祭祖;中秋节“做九”;重阳节“九重果”;冬至“搓丸”;除夕围炉、守岁等独特的民俗,其中“蔗塔”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寿诞,当地群众都在九莲岩举行隆重庆典,除“师公”设坛做醮外,还有三至五天不等的演戏活动等。此时,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令节日的气氛更为浓厚。

3.2.3 旅游产品类

涵江区美食众多,著名的主要包括涵江炒米粉、水焖豆腐、温汤羊肉、蛏溜、蚮猴、炒豆皮衣、擦粉、温汤章鱼、土笋冻、金粿等。

4 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涵江区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采用国标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其分值N=M+H+L。式中,M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满分值30分;H为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满分值10分;L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满分值10分。N满分为50分,其中40~50分为一级;30~39分为二级;20~29分为三级。

风景资源评价的因子分为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科学度、利用度、组合度等;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分为大气、地面水、负离子质量及空气细菌含量等;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评价指标有森林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依据标准,按风景资源现状对每一种景观类型按要求进行打分,并计算它的得分值。

对囊山森林公园各类风景资源评测,其M值是19.11分。对囊山森林公园内各游览区域随机抽样,以测定各区域中的空气、水和土壤,评测出公园内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是8.3分。从区位、交通条件等方面综合评测,计算得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是8.2分。综上,莆田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分值是35.61分,已达到国家森林公园二级标准。

5 森林公园的规划定位及对策

5.1 功能性质定位及对策

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较好,久负盛名的“古囊峢巘”和“鲎姆石”均在公园境内。公园距离莆田市区15 km,从莆田驱车到森林公园仅35 min,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公园地处福州、莆田、泉州三个城市周边,可以打造大众化、经济型和城郊型的周末度假公园。建议加快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建设,通过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营、争取项目运行资金等途径形成开发促进保护、保护吸引开发的良性循环,强化囊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

5.2 旅游形象定位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形象是旅游者对公园的综合感知印象,是构成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者决策、消费选择和旅游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囊山森林公园内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较为简单,不利于规范旅游活动和提升旅游形象,但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环境空气清新,对喜欢亲近自然、爱好自然和登山健身的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建议结合囊山森林公园特点,继续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力度,科学合理开展植物配置,打造独特的森林景观,增强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吸引力。

5.3 客源市场定位及对策

目前莆田囊山森林公园主要客源来自莆田,客人驱车到达的较多,其区位便利条件优势明显。在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上,要坚持以客源市场为导向,通过打造新旅游景点、优化整合旅游产品,加大森林公园自身的吸引力,进一步打造生态旅游的品牌,形成与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莆田南少林等特色景点旅游产品互补、客源相通、产品互助的共享资源型+市场导向型旅游产品。同时,建议客源市场定位为辐射福州、莆田、泉州三个城市范围内为一级市场目标,将杭州、厦门、广东等作为二级目标市场。

猜你喜欢

莆田森林公园分值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森林公园游记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莆田闹元宵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
莆田工艺美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