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小蚕室内床育技术

2021-12-25谭吉众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铁架收蚁蚕儿

谭吉众

(庄河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400)

1 准备工作

养蚕室准备。一般饲养1.5 kg柞蚕卵需15 m2左右,根据饲养量选用大小合适的房屋作为养蚕室,养蚕室要求远离化肥、农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密封条件好、通风、可洗刷,有水源和加温设备。先把屋内彻底收拾干净,把非养蚕用具全部清理出去,加热设备可以选用火炕或者电炉子、电暖气等。还要准备大小号塑料盆、拖鞋、铁夹子、白大褂、帽子、肥皂、毛巾、鹅毛、包叶布、活性炭防毒面具、温度计、茧床及支架、塑料凳等。准备好门窗遮光用的窗帘门帘或其他遮光设备。

2 消毒防病

室内养蚕关键技术是消毒,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春柞蚕颗粒无收。养蚕室消毒一般在出蚕前4~5天进行,首先用压力泵把养蚕室的墙壁和地面进行彻底洗刷干净,再把养蚕用具用1%的苛性钠溶液洗刷好。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用柞园消毒剂把室外院落进行一次彻底的喷雾消毒。养蚕室彻底消完毒后要打开门窗充分放味,以免后期养蚕时人蚕中毒。

2.1 漂白粉消毒

养蚕室用清水洗刷晾干后,按1:20配置漂白粉溶液,待漂白粉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30 min,取上清液用刷车泵把养蚕室全部喷施一遍,不留死角。关闭门窗保持湿度24 h。

2.2 福尔马林—毒消散熏蒸消毒

包叶布、毛巾、蚕筐、蚕剪、白大褂、拖鞋、大小塑料盆等洗刷干净后悬挂于养蚕室内。打开加热设备,待室内温度升至26℃以上时,戴防毒面具用压力泵把3%福尔马林25℃水溶液均匀喷布整个养蚕室,只要是养蚕室内放置的物品,要全部喷到,不留死角。再把毒消散以5 g/m3的剂量倒入铁锅内,用电炉子加热,加热过程中,毒消散会像柳絮一样挥发出来,遍布整个养蚕室。根据养蚕室面积大小,超过15 m2以上就用2个毒消散加热设备。毒消散加入铁锅后,就封闭门窗缝隙,通过窗户观察,待毒消散完全溶解后切断养蚕室电源。预出蚕前两天,开窗通风,排出药味。

2.3 所有养蚕用品同时做好消毒

进行福尔马林—毒消散熏蒸消毒养蚕室消毒时,要把养蚕需要的各种物品用具全部清洗干净后放入养蚕室内,做到养蚕室消毒后,除柞枝叶外不再有另外任何物品用具进入养蚕室。

2.4 卵面消毒

在出蚕前1天进行卵面消毒(一般叫籽第6天出蚕)。蚕卵用尼龙纱袋装好,每袋1 kg左右,放入0.5%氢氧化钠溶液中轻轻搓洗40 s,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洗去碱液。再配置3%福尔马林溶液,溶液温度要维持25~28℃,把柞蚕卵放入,浸泡40 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3次。卵面消毒期间,药液温度要始终保证在25~28℃,如果药液温度低于23℃,消毒效果会明显降低。为防止消毒过程中药液温度降低,可以选用套盆的方式。如果用塑料桶消毒蚕卵,就在塑料桶的外面再放置一个大塑料盆,塑料盆内加入30℃左右的温水,这样可以维持消毒液温度保持不变。消毒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温度,防止温度降低而影响消毒效果。卵消毒漂洗脱药后,将蚕卵放进事先消好毒的带盖蚕盒内,拿到消好毒的养蚕室内晾干。由于蚕农常年养蚕,室内及室外环境中存在很多柞蚕致病病原菌,如柞蚕脓病多角体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容易随着灰尘一起落到卵面上造成二次感染。因此蚕卵消毒以后放在消好毒的养蚕室内,直到出蚕再不要拿出来,防止在未消毒环境中再次感染病原菌。另外用福尔马林消毒很多蚕民往往容易忽视药液温度要求,达不到25~28℃,从而影响消毒效果,养蚕后期出现脓病。

3 搭蚕床

3.1 材料准备

蚕床一般用木架或铁架做框架,用薄木板做底,木板上放置注塑铁丝网,铁丝网上放置一层牛皮纸,牛皮纸上放置秸秆帘,秸秆帘可以用玉米杆、高粱杆或者竹子制作。如果用铁管焊铁架就需要准备相应长度的方管。每斤卵的蚕床面积按8 m2计算。如果地方够用蚕床面积再加大一些效果更好。根据实际需要,准备足够使用的蚕床用具,宜多不宜少,多出的可以移出养蚕室。

3.2 蚕床规格

搭建蚕床不必固定规格,根据室内布局以方便喂蚕操作为原则,宽度一般不超过2 m,两边可以走人喂蚕,长度依房间长度而定,距地面高度一般0.9 m。搭一层蚕床面积不够可以搭成上下两层,层间距0.8 m。蚕床面积按每0.5 kg卵8 m2计算。先用小杆扎成骨架,然后铺上玉米秸秆,床面用牛皮铺好即可。一般顺着屋子搭两排蚕床,炕上一排、地上一排。最好用小方管焊铁架,铁架是活的,养蚕时把铁架支起来,上面铺铁丝网,铁丝网上面再铺上牛皮纸即可。养完蚕可以把铁架卸下来便于存放。下年用时就省去搭蚕床的麻烦。

4 养蚕室做好避光处理

应在养蚕室消毒之前将养蚕室门窗钉挂上市售的保温被,让养蚕室彻底不见光。也可以采取其他避光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小蚕因趋光性而乱跑。同时起到保温作用。

5 收蚁管理

5.1 收蚁前准备工作

在收蚁前一天将养蚕室门窗彻底做好遮光处理。在铺着牛皮纸蚕床上,顺着蚕床铺上去叶的玉米杆,在玉米杆上撒上一层柞树芽叶,等待收蚁。这层柞芽只能放在玉米杆上,四周千万不要与下面牛皮纸接触,这样可以防止小蚕逃逸。

5.2 收蚁方法

蚕卵消毒晾干后,要薄薄地摊在铺有牛皮纸的蚕床上等待收蚁,出蚕前一天晚上在卵上面搭上柞树芽叶做引稞,边出边收到铺有芽叶的蚕床上。由于下层蚕床温度低,先出的蚕收到下层蚕床上,后出的收到上层,后期早出和晚出的蚕发育基本可以达到一致。

为了便于管理,收蚁时可以只利用蚕床中间一小部分,以后随着蚕儿长大,不断扩大蚕床使用面积。或者留一部分蚕床先不用,等后期蚕大时再往上匀蚕。

6 饲养管理

6.1 蚕期防病

蚕病重在预防,预防的措施就是消毒和隔离病菌。所以在室内床育期间,除采叶喂养人员外,禁止任何物品及人等进入养蚕室。采叶喂养人员进入养蚕室,必须换上消毒后的衣服和拖鞋,用肥皂清洗手及小臂。

采叶时要选没有养过蚕的柞树,最好是光照充足的孤墩树,养分充足没有蚕场感染。阴雨天提前备叶,不得喂带水叶。备的叶要放在养蚕室内。不能放到其他地方,否则易被污染。如果必须喂雨天采的叶,需先甩一下,晾一晾。注意晾叶必须在养蚕室内晾,不能在其他没消过毒地方晾。

6.2 给叶方法

每天给叶2次,早5点和晚5点各一次,把柞枝修剪合适大小,均匀放置于养蚕床上。根据食叶量调整给叶数量,当柞枝上叶片被取食90%左右为下次给叶适期,给叶过多可使柞叶失水萎蔫,蚕不喜食,而且饲喂过多会造成柞枝腐烂,影响养蚕室环境。如果给叶过少,蚕会因饲料不足而四处爬动,不仅消耗体力,而且相互抓伤,易造成后期发病严重。给叶时把芽叶均匀撒在蚕座上即可。为了防止蚕儿见光后逃逸,给叶时也不开灯,一般可利用微光头灯或手电照明给叶。

6.3 温度要求

养蚕室要有加温设备,最好是使用自动控温的设备。如果没有自动控温设备,每天要定时观察养蚕室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开始出蚕后前三天温度不能超过16~18℃,温度高了蚕儿跑的厉害,以后饲育掌握在22~25℃,白天高一点,晚上可以低一点,眠期25~26℃。实践中有些蚕民害怕发生蚕病,往往降低饲育温度,由于饲育温度低,结果势必延长室内饲养时间,反而增加了发生蚕病的风险。

6.4 换气要求

饲育期间,特别是中后期养蚕室每天都要通风换气,一般要选在晚间天黑时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对防控蚕病具有重要意义。有条件尽量选用换气扇进行换气,换气扇可以短时间完成养蚕室换气除湿,对养蚕室温度不会有大的影响。

6.5 上山前的处理

收蚁后一般第4天见眠,第5天眠起,第6~7天可送入柞园把场放养。蚁蚕起青至体壁坚实为上山适期。蚕上山前把柞树进行绑把,把蚁蚕放入把内,每个把内放300头蚕左右。待蚁蚕全部上树取食后,把干枯柞枝取出。上山时间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节,如遇雨或低温可以延缓上山。

室内床育在消毒防病、温度控制方面的要求与室内袋育基本相同,其中做好消毒防病工作仍然是室内床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养蚕室和养蚕用到的物品消毒必须按照要求逐步认真进行操作,做到消毒完全彻底。采叶前和给叶前必须用肥皂把手洗好,进养蚕室换拖鞋衣服。给叶时也可以戴消过毒的专用乳胶手套。

室内床育和室内袋育比较,优点是蚕儿是散养在蚕床上,例如室外土坑育,喂蚕时特别省力,工作量不到袋育的1/10。缺点是刚出的小蚕容易发生蚕儿逃逸现象,特别是小蚕刚出的前3天跑的厉害(3天后就不跑了),这是室内床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做好养蚕室避光工作,让养蚕室始终处于黑暗状态,喂蚕时不开灯,打手电喂蚕。二是通过温度控制,出蚕前三天温度控制在16~18℃,以后可以按正常饲育温度饲育。三是在蚕床上垫一层玉米杆,使喂蚕芽叶与下面的牛皮纸不接触。这样就可以解决蚕儿逃逸问题。也可以采取刚出小蚕先装袋进行袋育,三天后小蚕不跑了再倒出来床育。床育的最大好处是在具备了袋育发育快、保苗率高、增产幅度大的优点,同时还能省工省力。

猜你喜欢

铁架收蚁蚕儿
难题
难题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剪刀咔嚓!咔嚓!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KD407:悬挂器
可爱的蚕儿
大货车被卡铁架内 交警迅速救援
向学生赔“蚕”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