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后勤系统“三全育人”机制研究
2021-12-25王春燕
杨 明,王春燕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转变高校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管理机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新时代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三全育人”模式,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高校后勤是高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营、管理、服务的职能,承载着“三服务、两育人”和育人环境建构使命[2]。如果说高校课堂教育是显性育人功能的表现,那么后勤的管理与服务育人就是隐性育人功能的体现,更是显性育人功能的补充,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后勤系统作为高校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在“三全育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发挥好育人职能。
1 “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内涵
“三全育人”主要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3]。“三全育人”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包含知识、文化、道德、心理、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角度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4]。高校后勤在“三全育人”体系中承载着“服务育人”的主要功能,兼有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等功能。
1.1 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强调施教者的范围问题,指每一社会成员都是育人的参与者,都要有相应的责任感。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联结,加入育人的全过程。高校以强大的全员力量,推进育人工作全面、系统地运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推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高校的育人队伍,不仅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而且包括专业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教辅人员及后勤管理服务人员,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大力推进,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企业及个人也成为了高校后勤育人队伍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人们对高校德意普及性的认识,高校整个育人队伍中人人都要有育人意识,都应立足本职工作,与其他育人主体交叉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分工合作、协调有效的育人团队。
1.2 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从时间维度提出的育人要求,强调育人工作必须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学校都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不遗漏,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整体建设。
全程育人,强调高校在育人工作中应根据大学生的阶段特点及心理变化,全程设计、全程跟踪、全程干预,进行不同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时间维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体系的一条主线。高校后勤工作覆盖了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参与了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高校后勤工作者在学生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朋友又是长辈,既是服务者又是管理者,既是施教者又是受教者,密切参与着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其服务育人的功能渗透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1.3 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维度提出的育人要求,强调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从全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服务,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互联结,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之中,力求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治安、卫生、餐饮、物业、基建、水电、商超、快递等,在高校课外育人、社会育人领域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领域优势,搭建一个广泛的学习、交流、互动平台,与其他领域的育人工作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和良性的循环,在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育人工作中可有效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
2 目前高校后勤育人存在的问题
2.1 师生对“三全育人”理念认识模糊
许多高校师生对“三全育人”理念不够了解,影响了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发挥。许多师生认为高校育人是专职教师的事情,而把后勤单位作为服务于师生的社会实体单位,不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尤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过多强调后勤工作的服务功能,忽略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育人作用。因此这种消费者、服务者角色的定位使得后勤服务部门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管理权力自然受限,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对后勤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
后勤育人是一项潜在的工作,对成果没法测量,部分高校领导看重高校后勤的保障和服务职能,不够重视高校后勤在对学生思想教育、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育人职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学校重视解决后勤资源“瓶颈”问题,不重视育人方面的要求,“三全育人”的思想未真正落到实处,在政策制定和经费投入方面没有考虑到后勤育人的需要,再加之高校对后勤的育人考核体系及评价体系不健全,在管理服务与育人的标准和规范方面缺乏监督,使得高校后勤育人呈现边缘化倾向。
2.3 高校后勤自身缺乏育人条件和有效措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进入高校的部分企业对高校的教育属性和教育规律认识不够,对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特殊性认识不够,缺乏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育人成效不明显,再加之后勤员工呈现出学历技能水平低、年龄偏大、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参与学校的育人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后勤员工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在工作中仅限于忙于自己的业务工作,参与后勤育人的意识不足,热情不够,主动性差,不能正确理解、深刻领会育人的目的和意义,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
3 “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后勤育人中实施途径
3.1 正确认识后勤的育人地位与作用
在高校教育中,既要重视后勤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又要充分发挥后勤育人功能的补充作用,强化后勤育人功能。高校要重视后勤对学生的影响力,后勤工作与学校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尤其是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无法脱离后勤部门的管理与服务,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在学生的思想、品格和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师生应与后勤部门形成育人合力。“三全育人”在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同时也强调服务育人,服务育人要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坚持高效、便利、健康、安全的理念,在餐饮医疗、基础设施维修、安全问题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手册,划分岗位职责,照章办事,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通过专业的技能、热情的态度将育人工作外化于行动中。
3.2 加强后勤制度建设,以科学的规范影响学生
高校后勤工作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基本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勤工作人员涉及的行业面广,层次众多,包含各行业基层技术人员、一线服务人员及各层管理人员,挖掘不同领域中的育人因素,整合不同社会力量的育人功能,探索不同载体的育人方式,并紧紧围绕“以德育人”这一中心,从制度建设、科学实践、总结建立长效机制等各个流程入手,方能更好地实践和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为此,高校后勤工作需以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学生主体、强化安全意识、构建服务育人体系为主线建立完善后勤服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激励后勤员工要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形成一支服务好、作风优、业务强的后勤队伍。这样的后勤队伍才能在工作中了解同学们的特点,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和管理,通过主动服务,建立在服务中育人的良好后勤育人机制。高校后勤员工既是服务于广大学生的服务者,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者,后勤员工通过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良好的后勤秩序,通过以科学的规范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服务中感受后勤的魅力,达到育人效果。
3.3 架起后勤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后勤服务非常繁杂,服务和师生的需求始终存在差距,因此建立后勤和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非常有必要。让师生参与后勤管理和建设,定期召开师生参加的后勤交流会,设立意见箱等听取学生的意见,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后勤,走进后勤。后勤要主动将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宣传给广大师生,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和师生沟通,对于一些不能解决的特殊问题,要主动积极地和广大师生说明情况,争取广大师生的理解;对于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后勤要积极整改,让学生能感受后勤的温暖,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后勤与学生就能形成良性互动,同时也能促进后勤在提高服务水平中增强育人效果。
“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在全面系统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统筹规划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多方面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推进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后勤服务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多渠道、多层次提升“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