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021-12-25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林木成活率林业

海 潮

(甘肃省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林检站,甘肃舟曲 746301)

为有效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林业生产质量要求,保证种子成活率成为现阶段林业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在林业生产中加大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研究力度,对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林木种子生长特性

1.1 林木种子休眠及成因

为使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提高林业生产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对林木种子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尤其是林木种子的休眠现象。种子萌发阶段,种子内部生长状态因受到温度、氧气等条件的影响,会出现生长暂停现象,此现象也是种子对气候、环境等外部条件适应性的体现。林木种子内部生长状态的内源抑制物主要是指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产生的化学物质,不利于种子内部细胞的分裂及发育,使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导致生长发育延迟[1]。其中主要涉及后熟过程未完成和种胚未成熟2 个阶段:前者是指种子与母株分离后,部分种子在形态上呈现出成熟状态,但仍需要利用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此萌发过程也是种子后熟过程,而后熟过程如未完成也会导致种子休眠现象的产生;后者是因部分种子在与母株脱离时,组织分裂分化及生长不完整,导致种子进入休眠发育期,这也是促使种胚真正成熟的内在需要。

1.2 林木种子休眠类别划分

根据不同标准,林木种子休眠类型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根据生长环境条件的不同,种子休眠划分为光休眠及温休眠2 种;根据休眠程度,种子休眠划分为浅度、中度及深度休眠3 类;根据种子休眠因子所在的位置,种子休眠划分为壳休眠、胚休眠及组合因素引发的休眠3 类,其中前2 种分别来源自于种子外源及内源因素的影响[2]。

2 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及应用要点

2.1 贮藏技术要点

在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中,种子合理、科学、安全的贮藏是提高林木种子成活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需要对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加以研究。目前,林木种子贮藏技术主要采用密封干燥、普通干燥、保湿贮藏3 种处理方法。1)密封干燥贮藏技术更适用于林木种子已成熟状态,并且对环境干燥程度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密封的方式,隔离种子与空气,确保其在干燥状态下完成自我休眠。同时采用此方法的种子贮藏时间较长,因此通常在其他干燥贮藏法无法适用或难以满足种子萌发率要求的情况下加以应用,要求在贮藏工作中,对贮藏容器空间、种子水分含量及干燥程度等加强控制,保证种子与空气的隔离效果,满足林木种子贮藏需求。2)普遍干燥贮藏技术更适用于林木种子含水量不高的情况,其中又可分为短期与常规普通干燥贮藏2 种,林业人员应根据种子的实际特征进行判断,同时需要对贮藏容器进行清洗,避免因容器中存在杂质,对贮藏效果造成不利影响。3)保湿贮藏技术更适用于对林木种子湿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林木病虫防治工作加强重视。

2.2 休眠消除技术

在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中,林业人员应对种子休眠消除技术加强重视,解决种子休眠过程中种子在适当环境下无法出芽的问题。休眠消除技术包括物化处理、光学处理及浸泡处理3 种。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浸泡处理方式,其需要根据林木种子的外皮厚度,对其浸泡时间加强控制,通常采用的浸泡时间为3 d,针对种子外皮较薄或较厚的情况,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浸泡时间,防止种子出现过度浸泡或浸泡不足的问题。林业人员还应根据林木种子吸水率对浸泡处理质量进行评判,通常应保证种子吸水率达到60%。另外在此技术应用中,可利用化学物质进行处理或略微曝光的物理方式处理,同时应对具有针对性的淋洗处理、种壳处理等方式加强重视[3]。

2.3 种子精选技术

作为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中的基础环节,种子精选能使种子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实际的林木生长环境。在实际种子精选过程中,林业人员应对其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利用种子精选的方式,使种子更好地适应实际生长要求,使种子生产繁育质量不断提升。另外,种子根须在提高林木种子成活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从种子根须入手,确保种子成活率有效提升,并为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种子催芽技术

种子催芽技术的科学应用能有效解决林木种子的过度休眠问题,保障种子的快速生长。此技术应用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为层积催芽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低温潮湿的环境条件使种子胚芽实现后成熟,同时通过此方式的应用能有效抑制胚芽休眠过程中的物质合成,有利于种子养分含量的提升,在提高林木种子发芽率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种子催芽技术中,水浸催芽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林木种子休眠期,并且具有强制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准备发芽的林木种子浸泡在水中,与传统的“发豆芽”的方法相结合,能够使林木种子实现强制性催芽处理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提升水浸催芽法的应用成效,需要对种子浸泡水温及浸泡时间加强控制,提高种子在水中的受热均匀度,做好搅拌处理,确保处理效果后采取静置的方式,使技术应用效果得到切实保障。还应控制水和种子之间的比例,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二次浸泡。在此技术应用过程中,通常林木种子浸泡时间超过12 h 后,需更换浸泡水,并且确保浸泡水无色时停止浸泡及换水,并在浸泡水浸处理完成后,应与传统“生豆芽”方法相结合,实现两者的无缝衔接,并在林木种子胚芽露出1/3 后播种[4]。

2.5 种子包衣技术

在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中,除了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催芽处理外,还需要对种子包衣处理技术加强重视,此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包衣剂(主要由杀菌剂、成膜剂、杀虫剂、植物激素及各类元素等混合制成)。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利用包衣剂均匀包裹林木种子外表面,在林木种子表面形成光滑且牢固的带药种膜。在种子萌发时,种子外表面包裹的带药种膜所包含的有效营养成分开始释放,通过植物根系或种皮的有效吸收,利于种子萌发及正常生长,使种子成活率有效提高的同时抑制各类有害菌及害虫的侵害。目前,林业行业中林木种子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了种子丸化及种子包膜2 种包衣方式,其中种子丸化主要适用于机械进行精量播种的情况,借助机械方式将丸化材料与林木种子进行加工处理,使林木种子外表包衣光滑,并且保证颗粒均匀、种粒增加;种子包膜处理方式主要利用特制种衣剂,对林木种子进行覆盖处理,同时需要合理控制包衣剂比例,确保完成包衣处理的种子能够形成与种子基本形状保持一致,此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种子颗粒属于大粒及中粒的情况[5]。与传统种子加工处理方法相比,种子包衣技术主要应用优势体现在能够确保林木种子幼苗壮实,并发育齐全、良好;采用营养肥料、杀虫剂及生长调节剂等配料进行包衣剂的制作,能够使林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同时通过包衣剂处理的种子需要保证颗粒饱满,因此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的品质并能正常生长。经过此技术处理的种子,能够使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质量有效提升。

3 结语

在林业生产中,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应用加强研究,对提高种子成活率和生长质量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中所包含的种子选择、贮藏、种子外包技术、催芽及种子休眠消除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林木生产质量和水平提供支持。同时为提高技术应用成效,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应用加大研究力度,在实际应用中对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发挥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猜你喜欢

林木成活率林业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land produces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