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揭示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

2016-03-27

蔬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种子休眠赤霉素红光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紧密关联的植物生理过程,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种子休眠与萌发既受内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的调节。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是决定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两类主要植物激素,赤霉素抑制休眠、促进萌发,而脱落酸起到相反的作用。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红光促进种子萌发,而远红光抑制萌发,并且二者的效应可以逆转。植物光受体之一光敏色素B(phyB)在响应红光/远红光调节种子萌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hyB在种子休眠中的调控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运用分子遗传学等手段,发现了2个类Myb型转录因子RVE1和RVE2负责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RVE1和RVE2可以促进种子休眠,同时抑制红光/远红光介导的萌发,并且二者在遗传上位于phyB的下游。RVE1可以直接结合到赤霉素合成基因GA3ox2(编码的酶将无活性的GA转变为有活性的GA)的启动子元件上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从而专一性抑制活性GA的合成(不影响ABA的合成),进而促进休眠和抑制萌发。DOG1是控制种子休眠的关键因子,研究人员还发现,RVE1可以回复dog1的缺失表型,并且DOG1在遗传上也位于phyB的下游。在种子发育过程中,RVE1、RVE2及DOG1的表达量逐渐升高,而种子浸泡后,三者的表达量迅速下降,同时phyB可以抑制三者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在拟南芥不同的生态型中,RVE1/RVE2的表达量与休眠程度均成正相关。

该研究发现RVE1和RVE2是一对能同时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转录因子,揭示了phyB抑制种子休眠的机理,解析了光信号通过phyB-RVE1/RVE2-GA3ox2通路整合内源激素代谢来调节植物早期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为未来作物通过分子设计以防止穗发芽或提高种子发芽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种子休眠赤霉素红光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分蘖洋葱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红光的蔬菜
先锋引领致富路
——记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党支部
NaOH处理打破紫椴种子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科学家揭示乙烯调控种子休眠新机制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欧洲冬青种皮特性与种子休眠的关系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大托叶猪屎豆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