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地区小麦种植与施肥技术要点

2021-12-25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麦苗粉剂田间

李 刚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招远 265406)

小麦是全国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供给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小麦适应能力较强,能在大部分土壤中健康生长。为了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做到科学栽培、合理管理。

一、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1、科学选择种植地

小麦种植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品种特性科学选地和整地。

小麦适用能力强,能在多种条件下健康生长。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应优选种植地,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需确保土壤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充足。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对土壤进行有效检测,掌握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种植地面积较广、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地,以壤土为宜。

选地后,对种植地进行有效翻耕。前茬作物收获后使用翻耕机进行深松灭茬作业。整地结束后,确保地面上实下虚,适合播种。

很多种植户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小麦,过量使用化肥,使耕作层逐渐变浅,生产性能逐渐变差。为增加耕作层深度,每间隔2~3 年应使用深松机对耕作层较浅的种植地进行一次全面深松作业[2],打破犁底层,保障小麦根系的纵深生长。

2、优选小麦种子

种子的生产能力与适应能力直接决定最终生产效益。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小麦生育周期,选择高产、稳产、适应能力较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进行新品种推广应用前,一定要在当地的示范基地进行5~6 年的示范种植,确保该品种适应本地区气候环境且具有增产潜力,然后才能够在当地推广应用。

3、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前1 周选择晴朗天气,连续晒种2~3 天,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同时还能够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和发芽能力。晒种结束后进行机械化选种或饱和食盐水选种,将瘪粒、机械损伤粒和病虫害粒全部去除。播种前,有条件的种植户应进行发芽率试验,确保发芽率达到95%以上。

4、科学播种

(1)播种时间

合适的播种日期能够使小麦错过病虫害发病高峰期,同时还能够满足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以及栽培习惯综合确定。山东地区小麦的播种日期一般在10 月中旬到10 月下旬,具体播种日期要结合当年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有条件的种植户推荐购买包衣种子,没有包衣的种子应在播种前选择相应的种衣剂进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能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减少小麦苗期病害的发生。

(3)播种量

播种量应结合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种植地的生产条件确定。在适期播种条件下,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2~14 万,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8 kg[3]。

(4)机械播种与镇压

播种前对机械设备进行精细化调整并试播,调整好播种深度与行距,确保下籽均匀,不存在重播和漏播问题。小麦精量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机械要匀速前进,确保下籽均匀、播种深度一致,保证播种到头到边。秸秆还田的种植地,在播种过程中还需做好镇压工作,保证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提高发芽率。

5、冬前管理

出苗后要做好查苗工作,缺苗时应使用同一个小麦品种进行催芽后补种;缺苗不严重的可以从稠密地区移栽幼苗。连续降雨后,应及时破除板结,避免墒情散溢。11 月底到12 月上旬,土壤昼消夜冻时灌溉越冬水,保证小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正常返青、高效分蘖奠定坚实基础。

6、春季管理

早春季节应观察田间麦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划锄,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旺盛生长的小麦田应进行镇压处理,起身期和拔节期及时灌溉。如果田间墒情较好、肥力充足,可以把灌溉期推迟到灌浆初期。

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使用2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45%戊唑双可湿性粉剂60 g,兑水50 kg,喷施,可防治小麦条锈病。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 g,兑水50 kg,喷雾,可防治赤霉病。小麦蚜虫、粘虫、红蜘蛛可使用20%蚜必杀乳油30 mL 或3%吡蚜灵乳油30 mL、25%灭幼脲3 号悬浮剂20 mL、20%甲氰菊酯乳油30 mL,兑水30 kg,喷施,效果显著。双子叶杂草可以使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单子叶杂草可以使用3%世玛乳油,喷雾防治。

二、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1、确定最佳施肥时间

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选择恰当的肥料科学施肥,保证养分的针对性供给,可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施肥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播种前施足基肥,结合田间麦苗生长情况施入冬肥和返青肥,重施拔节肥,轻施孕穗肥,并进行适当的叶面施肥。

小麦生长前期对氮、磷的需求较大,此时应以化肥为主,能为小麦苗期提供养分供给。同时增施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有机质含量,还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入冬前,结合麦苗生长情况,施入适量尿素,增加植株的抗衰能力,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第2 年进入拔节期后,根据分蘖数量及时追施拔节肥。如果田间麦苗生长旺盛、分蘖数量达标,应适当推迟施肥时间;否则应早追施,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

孕穗阶段是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追施适量尿素,能够提高叶子的光合作用,保证麦穗吸收更多氮元素,积累更多有机物质。

小麦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受气候影响较大,每年5 月下旬容易遭受干热风危害。可以使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每间隔5~7 天使用1 次,连续使用2~3 次,能够有效对抗干热风对小麦造成的威胁。

2、精确计算施肥量

施肥前应依据测土结果和田间目标产量科学配比肥料。亩产400 kg 以上的种植地,小麦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吸收纯氮12 kg、五氧化二磷4 kg、氧化钾12 kg,三种营养元素的比例为3:1:3。小麦在起身期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大,进入拔节期后,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显著增高,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56%、70%和60%。技术人员要结合土壤养分含量精确计算施肥量,满足小麦健康生长,避免过量施肥,减少化肥残留。

三、结语

小麦高产、稳产需从品种选择、播种日期确定、田间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入手。农业技术人员应密切关注当地小麦的种植特点和种植现状,结合小麦生长需要,通过追施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结合苗情进行追肥,保证养分供给充足,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目标。

猜你喜欢

麦苗粉剂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红绣鞋
红绣鞋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给麦苗盖被子
小雪花与麦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