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探究

2021-12-25朱天顺尹斌开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1期
关键词:林木树种培育

朱天顺 尹斌开

(1.江西省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江西 安福 343200;2.江西省安福县林业局,江西 安福 343200)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净化大气、美化环境,还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的资源需求,促进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对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林业而言,林木种苗质量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森林培育技术则是决定林木种苗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森林培育技术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究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技术应用层面寻找具体的实践措施,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

1.1 经济价值

林业资源是人类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种类,因此,林业产业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为了满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林业资源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肆意开发和使用林业资源,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急剧消耗和过度浪费。时至今日,林业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重视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林业资源消耗量和补充量趋于平衡,从而为国家经济腾飞提供有力的林业资源保障。

1.2 环保价值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将生态环保理念引入到各个产业体系中,绿色化、可持续化生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产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体系,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退耕还林工作和森林培育工作的同步开展,可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从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从环保工作的层面看,森林覆盖率的提升能够为水土流失防治、空气净化、物种多样性维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由此可见,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的环保价值。

1.3 社会价值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生态、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从林业产业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具有生态环保特性的技术,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学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最大化发挥林业产业的社会效益,从林业资源层面带动我国经济、生态、人口、资源、科技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与基础产业的协同进步与发展。

2.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重要性

2.1 提升森林培育率

平衡林业资源的消耗量与补充量,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林业资源消耗量的控制空间有限。在此发展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的补充量才能有效维持消耗量与补充量的平衡,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显著提升林木种苗的培育质量,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活性,从而提高森林培育率,提升我国林业资源的补充能力,进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2 降低经济损耗

森林培育是一种劳动规模巨大、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高的大体量种植生产工作。在具体培育过程中,森林培育技术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培育操作的规范性都会直接影响森林培育的经济性。而林业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体系,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格外关注产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森林培育技术、森林培育经济性、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使森林培育工作的更加科学、高效、规范,一方面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提高相关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森林培育的经济效益,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3 提升幼苗抗性

据国家林业部门统计分析,每年我国林业经济都会因病虫害问题而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失,病虫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林木幼苗的抗性决定了其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因此,提高林木幼苗抗性是应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重要思路。加强森林培育技术,通过生物工程、栽培管理等技术手段,可增强林木幼苗的抗性,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态,进而提高森林培育率,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未来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定向化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相继开展了多项林业生态工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些林业生态工程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主要划分为“以用材培育为主的商品林”和“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公益林”两种类型。因此,针对不同林业资源种类发展的差异化技术需求,新时期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必然会呈现定向化发展的趋势。

3.2 持续性发展

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意识到森林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因此,为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的资源需求,使森林资源持续处于稳步提升状态,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想要达到上述状态,就需要保证森林培育技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始终保持良好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因此,未来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必然会呈现持续性发展的趋势。

4.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基本原则

4.1 以人为本原则

虽然现阶段林业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森林培育过程中仍有许多作业环节需要人工开展。然而,森林培育工作普遍具有环境条件复杂、作业范围大等突出特征,所以林业工作者在进行森林培育时不仅要付出高强度的劳动,还要面临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森林培育技术,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森林培育工作中的应用,有效降低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投入及人身安全风险,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2 环境保护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对于林业产业而言,在营林造林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以环境保护为原则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在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化培育技术、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避免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5.1 加强土壤改善技术

5.1.1 物理改善技术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可通过以下两种物理方法改善森林培育区域的土壤状态,为林木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环境:(1)翻土。对林间土壤进行翻垦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通气性、使土壤更加疏松,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丰富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从而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此外,翻土的过程中,可以将有机肥料与上层肥沃土壤均匀混合,然后翻填至底部,从而针对性地改善林木根系附近的土壤状态,使林木根系得以更好地生长发育;(2)培土。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培土技术,既可以有效应对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等因素引发的根系暴露、土层变浅等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问题,又能够在低温季节对苗木起到防冻、保温的作用,从而确保林木的健康、稳定成长。

5.1.2 化学改善技术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改善土壤性质的化学类培育技术主要有:(1)施肥。在生态环保理念的指导下,现阶段森林培育工作更加提倡有机肥料的使用。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播撒腐熟后的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从而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进而实现森林培育率的提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将施肥与翻土结合开展,以此最大化发挥两种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要根据林木生物特性、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以及土壤状态,科学调整施肥方式、周期以及用量,在保证施肥效果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调节PH。土壤酸碱性对森林培育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壤酸碱性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以及营养物质转化具有一定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林木的生长;另一个是不同树种对土壤酸碱性的要求存在差异性,若土壤酸碱性与树种生物特性不符,也会影响其生长。因此,科学调节土壤PH是森林培育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通常情况下,可利用草木灰、生石灰改善酸性土壤,利用酸性肥料改善碱性土壤。

5.2 加强树种选育技术

不同树种的生物特性、培育方式、生长需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若森林培育所选树种的生物习性与当地气候环境、土质条件不匹配,必然会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从而减低森林培育率,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树种选育技术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具体森林培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技术要点控制:(1)不要盲目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应该在充分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培育地土壤环境、自身技术水平亟待选树种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从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树种中选择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2)按照功能性差异,森林资源可划分为特用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等多种类型。在选择培育树种时应以当地森林资源的类型为导向科学选择。同时应做好林区划分工作,以此提升森林培育的工作效率;(3)树种选育应遵循“适地适树”“树种多样化”等原则,以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需求为目标。如:针对防护林,应优先选用生长迅速、枝叶繁茂、树形高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树种;针对用材林,应优先选用材质好、产量高、生长迅速稳定的树种等。

5.3 加强林间管理技术

林间管理质量对于林木成活率和生长状态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林间管理能够使森林培育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因此,加强林间管理技术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森林培育而言,病虫害防治是林间管理的重中之重。

森林中树木密度较大,若病虫害产生初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会在短时间扩散至整个林区,进而对森林资源产生严重破坏,造成巨大损失。现阶段,林业部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力:(1)提高病虫害检验检疫水平。一方面加强对外来木制品或苗木的病虫害检疫工作,降低病虫害的交叉传播概率,避免外来害虫通过交通运输途径进入到本地,对当地林业资源产生严重破坏;另一方面注重信息技术在林间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病虫害网络平台,促进病虫害信息的共享和防治技术的交流,从而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处理”;(2)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力。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林业工作者应建立以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为主、以化学防治技术为辅的环保型、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通过多种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最大限度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林间物种的多样性,以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环保、社会三个层面都具有鲜明的价值体现。而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有效提升森林培育率、降低培育过程的经济损耗、提高树苗抗性,因此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未来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将在“以人为本”“环境保护”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呈现出定向化、持续化的发展趋势。而林业部门也应从土壤改良、树种选育、林间管理等层面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以此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林木树种培育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