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

2021-12-25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1期
关键词:现代化战略农业

杨 敏

(中共金沙县委党校,贵州 金沙 551800)

前言

早在1996年,温铁军博士提出了“三农”这一概念以来,这一理念便深入人心,并在此基础上兴起了多种振兴农业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更为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依据和可能。会议上,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措施,我国若想解决好“三农”问题,务必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这一背景下,所提出并完善的,也是在“三农”政策的升级以及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时代背景,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的观点,是指我们要客观认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党用来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法论。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国已经成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移,这也对全局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新时代,并且提出全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转变。要求所提出的,更是为了积极推动新时期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策略。而早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的统筹发展,对于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物质经济差距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基本解决了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的问题,但是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总体战略规划,也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总抓手。在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经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其目标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农业生产者中提高收入的需要,还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指导思想,以市场经济作为基础,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来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点是政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员和资本要素,在城乡之间形成一种双向流动的制度建设体系,能够有效改变现有的乡村社会结构,更能发挥出党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第三点是社会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包括了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制度建设等。而受到以往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劣势。第四点是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而乡村一直以来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许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想要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处理好基层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与文化功能和经济社会彼此之间相呼应,为乡村的稳定发展创设出良好的环境。其五是生态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生活的向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保障生活安全。

在新时期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入新时代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和农业发展情况、了解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遵循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对于现代农业做出的全新部署。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于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由于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本性的问题,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也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根本矛盾已经发生了转移,特别是在现代农业方面体现更加突出。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更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矛盾的一种必然需求。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2.1 机遇分析

第一点,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新时代有效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的主要路径。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提高了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领导班子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的作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紧紧围绕着乡村振兴以及农业发展这两大主题入手,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并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的质量。第二点,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农村地区所做的产业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生产的产品也更加倾向于绿色的有机食品,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好的方向。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对于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使得许多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适时选取合适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并且将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例如,旅游产业融合到农业经济发展中,打造成一种休闲的农业,更有利于推动乡村的振兴,强化农业经济成果发展。第三点,加速了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理念指导下,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生产和发展融合了许多新技术、新理念,打破了以往受到资金、技术限制的影响,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利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方针,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强化其新技术、新工艺,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加速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2.2 挑战分析

第一点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仍然有待提升。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当地的机械化生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目前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仍然会面临一系列的缺陷问题。例如,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以及少数的推广者自身综合技术水平不够过关、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点是农业的产业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现阶段,我国虽然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产业基本结构得到了不断地整合与强化,也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是,仍有一些地区会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滞后性十分明显,很难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影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再加上一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农业的机械化推行力度不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影响了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第三点是农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待推广和加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加侧重于生产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以此来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善其生活品质。但是当前我国仍有许多农村地区缺少系统的农业推广机制,再加上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以及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很难全面地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方法,这也影响了其接收新知识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使得农业生产新式手段的应用中仍然会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3.1 提升农业生产机械现代化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则务必要推动内部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相关部门管理者需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的契机,运用相关政策措施来不断地推进内部的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和应用。还要建立成熟完善的规章制度,重视现代化科技的推广,例如机械推广服务机制的建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在实际的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更多的机械化操作本领。从而最终加速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

3.2 普及培育农业新技术新科技

普及培育农业新技术和新科技,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我国广大的农村更是需要立足于农业产业的创新改革以及新业态的培养,将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作为根本性的目标,积极引进全新的技术和科技,转变以往农村耕种的滞后性观念,重视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要更加重视现代农业新型技术和工艺手段的推广与应用来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要在这一过程中推进农业新型基础工艺手段的力度,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不断地了解并掌握农业新型生产技术、工艺手段,更新其理念,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例如,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的科技发展中,调整其产业结构,构建出了农产品生产整合、加工、处理等一体化的建设,打造成熟完善的产业供应链与价值链,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要不断地加强新型农业的经营对象的培养,以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切实保护农民个人的权益,来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优化和升级。

3.3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优化策略。首先要明确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的主体。在第一时间查明农村土地的所属人,使得农地流转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强化服务来促进土地流转。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为当地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落实进城落户农民的市民待遇。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做到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等要求。切实规范合同中的内容来保障农户的权益。那么,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时,需要专业人士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保证合同的签订和内容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才能进行后续的签约仪式。最后,要进一步规范农地流转行为,加大对于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村土地的流转中,但是要严格审核企业的资质,加强对于企业农地流转方面的培训和监督,避免农地流转中用于建设其他经营方面上,要保证土地的使用合理合法,且用于农业。

结论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其生活品质,更是需要加速当地的土地改革,培育农业的新技术和新科技,更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猜你喜欢

现代化战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