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2021-12-25方召维李宁远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水源水土保持植被

方召维 李宁远

(1.山东省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2.山东省威海市水政监察支队,山东 威海 264200)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更新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水资源问题的重视,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的措施,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成熟。以下主要围绕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与探讨。

1.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概述

1.1 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演变特征

生态环境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演变,来自生态系统组成的四大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演变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或者人为的环境污染,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与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不断被破坏。经济效益影响生态环境,同样生态环境也反作用于经济效益。由于人类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过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且由于工业生产等因素,大量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导致水资源的破坏,使得人类可以使用的水源越来越少,严重破坏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平衡,导致其逐渐变得匮乏和恶劣。经专业人员判断,非点源是水资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非点源污染又称为面源污染,是指由于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环境而导致的污染。这种污染具有随机性、广泛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等特点。这一研究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主要方向,对于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发展现状

经调查发现,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情况在世界上排名前列,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南水北调解决国民用水紧张问题。

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重工业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向,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忽略了生态的保护,导致水资源的不断破坏。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水以及工业废料的随意排放,导致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污染破坏。目前,由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污染破坏,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农业耕地减少,灌溉水源被污染以及短缺问题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工业用水短缺等问题导致工业发展经济效益降低。由此看来,解决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2.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2.1 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由于工业发展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导致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由于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随意排放,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发展。水土保持措施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流失以及由于土壤中有害颗粒造成的水源污染,对于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保证了土壤中充足的水分,增强土壤肥力,有效提高作物生产率,大大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2.2 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

河流水库中泥沙的淤积导致河流水径堵塞狭窄,导致水流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不仅污染了下游水域,而且导致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紧缺以及周围植被因缺水导致干枯,进而使自然植被减少,不利于环境保护。开展水土保持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河岸淤泥的堆积堵塞,扩大径流量,保证周围生态、生产、生活用水。同时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保证植被与农作物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利于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水库中淤泥的减少能够增大水库蓄水容量,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2.3 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农业生产需要充足的水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水分减少,导致农作物从土壤中获取的水分大大降低,在阳光充沛的天气下,土壤中稀少的水分再次被蒸发,能够营养农作物的水分更加稀缺,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减少农作物含水量,导致农作物抗旱能力差,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开展水土流失措施,保证土壤中水分不被流失,农作物获取到的水分增加,大大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提高农田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3.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措施

3.1 工程和农业措施

针对地区地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主要原理是人工改变地区局部小地形,拦截地表水和泥沙,从而提升土壤水分,保证农作物充足的水源供应。例如黄土高原中水平梯田工程,由于黄土高原地势高,山体坡度大且坡体范围广,且由于当地长期的滥垦、滥伐和滥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土高原植被难以生存,加剧了黄土高原风沙大等自然现象。人们根据黄土高原自身特点,开垦水平梯田,从而缩小陡坡的距离,有效实现水土保持,同时在梯田种植植被,利用植被的生物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保证植被、土壤、水源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的自然问题。

3.2 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保持水土,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通过在水土流失地区种植植被提升地区地力,不仅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流失,而且可以利用植被防止土壤被侵蚀,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秋天万物凋零,所谓落叶归根,就是利用枯枝叶保持土壤地力,枯叶覆盖于土壤表面,有效防止土壤流失,起到固土截流的作用。对于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雨水的冲刷以及大风的侵蚀都会导致缓坡水土的流失,枯落叶覆盖于地表,恰好减少了因雨水冲刷和大风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从而起到很强的抗侵蚀作用。对于斜坡而言,高大的树木拥有繁茂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地表,不仅提高浅层地下水的利用,而且根系对于土壤的抓力,对土壤起到聚集作用,防止了因坡体切斜导致的土壤流失,故而在斜坡种植树木大大促进了水土保持。此外,枯枝落叶与腐朽的根系回归土壤,为土壤带来天然免费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4.水土保持措施对水环境的影响措施

4.1 工程与农业措施

通过建筑淤地大坝,修建小池塘等措施,对于改善水环境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河道水库中淤泥堵塞现象,人们修筑淤地大坝,不仅在疏通河道的同时合理利用水分充足的淤泥,而且使污染物得以沉淀,避免对下游水域的污染。村庄周围修建小水塘,不仅起到蓄水作用,而且防止了村庄水土流失,保证水环境的平衡,保证充足的农业灌溉,提升农作物产量。农业灌溉过程中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横坡耕作的方法有效截断水流,不仅保持水土而且减少农药和肥料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4.2 生物措施

节约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就是开源+节流+储备的三步走方法。大面积种植树木和草本,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对于拦截面源污染物,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发挥植被自身的作用,使植被与土壤水源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保证其自身的循环发展。首先,植被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因雨水冲刷和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壤流失,从而对土壤起到固结作用。此外,植被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植被根系与根茎会主动地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地下水利用率,减少水分流失。另外,大面积的植被覆盖于土壤表面,减少阳光对土壤的直接照射,减少水分蒸发,而且植被的覆盖减少风蚀导致的土壤侵蚀,对土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最后,经常种植植被的土壤吸收了大量枯枝落叶带来的有机物质,土壤更加肥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为保证国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相关部门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制定了水土保持的方法和措施,不仅减少了河流水库的泥沙淤积,提高了农田抗旱能力,而且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绿色美丽健康中国贡献了巨大力量。

猜你喜欢

水源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